【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涡旋式流体机械及涡旋式流体机械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涡旋式压缩机)。该涡旋式流体机械包括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以及固定部件。在该涡旋式压缩机中,形成在静涡旋盘上的静侧涡卷与形成在动涡旋盘上的动侧涡卷啮合,从而形成流体室(压缩室)。静涡旋盘固定在固定部件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0798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涡旋式流体机械中,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以及固定部件组合在一起。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以及固定部件分别具有尺寸误差(即,实际尺寸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值)。因此,在静涡旋盘的静侧涡卷与动涡旋盘的动侧涡卷之间就会形成间隙,流体便通过该间隙从流体室泄漏出来。迄今为止,为了减少从流体室泄漏出来的流体的量来提高涡旋式流体机械的效率,已经实施了提高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以及固定部件各自的加工精度的举措。但是,在批量生产涡旋式流体机械的情况下,由于加工所需的时间、机床性能的问题,而使得这些部件的加工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因此只能将涡旋式流体机械的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谋求提高涡旋式流体机械的效率。-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为对象,该涡旋式流体机械包括动涡旋盘50、固定部件60以及静涡旋盘40,所述动涡旋盘50形成有动侧涡卷52和凸缘部53,所述固定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其包括动涡旋盘(50)、固定部件(60)以及静涡旋盘(40),所述动涡旋盘(50)形成有动侧涡卷(52)和凸缘部(53),所述固定部件(60)形成有支承与所述动涡旋盘(50)的所述凸缘部(53)相连结的旋转轴(25)的轴承部(64),所述静涡旋盘(40)形成有与所述动侧涡卷(52)啮合的静侧涡卷(42),且所述静涡旋盘(40)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60)上,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静涡旋盘(40)和所述固定部件(60)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定位结构(44、67),多个该定位结构(44、67)用以确定所述静涡旋盘(40)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60)的固定位置,/n另一方面,在将所述凸缘部(53)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动侧涡卷(52)的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动涡旋盘(50)的尺寸偏差,/n将位于距所述固定部件(60)的各所述定位结构(67)的距离为最短的等距离的位置处的直线作为固定部件侧中心轴,将所述固定部件侧中心轴相对于所述轴承部(64)的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固定部件(60)的尺寸偏差,/n将位于距所述静涡旋盘(40)的各所述定位结构(44)的距离为最短的等距离的位置处的直线作为静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99331.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其包括动涡旋盘(50)、固定部件(60)以及静涡旋盘(40),所述动涡旋盘(50)形成有动侧涡卷(52)和凸缘部(53),所述固定部件(60)形成有支承与所述动涡旋盘(50)的所述凸缘部(53)相连结的旋转轴(25)的轴承部(64),所述静涡旋盘(40)形成有与所述动侧涡卷(52)啮合的静侧涡卷(42),且所述静涡旋盘(40)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60)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静涡旋盘(40)和所述固定部件(60)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定位结构(44、67),多个该定位结构(44、67)用以确定所述静涡旋盘(40)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60)的固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将所述凸缘部(53)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动侧涡卷(52)的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动涡旋盘(50)的尺寸偏差,
将位于距所述固定部件(60)的各所述定位结构(67)的距离为最短的等距离的位置处的直线作为固定部件侧中心轴,将所述固定部件侧中心轴相对于所述轴承部(64)的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固定部件(60)的尺寸偏差,
将位于距所述静涡旋盘(40)的各所述定位结构(44)的距离为最短的等距离的位置处的直线作为静侧中心轴,将所述静侧涡卷(42)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静侧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静涡旋盘(40)的尺寸偏差,
将所述动涡旋盘(50)的尺寸偏差、所述固定部件(60)的尺寸偏差以及所述静涡旋盘(40)的尺寸偏差之和作为总偏差,
将所述动涡旋盘(50)、所述静涡旋盘(40)以及所述固定部件(60)中的一者作为第一部件,将所述动涡旋盘(50)、所述静涡旋盘(40)以及所述固定部件(60)中剩余的两者中的至少一者作为第二部件时,
所述第一部件的尺寸偏差的方差包括所述第二部件的尺寸偏差的方差,并且所述总偏差的方差小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尺寸偏差的方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涡旋盘(40)和所述固定部件(60)中的一者为所述第一部件,
所述动涡旋盘(50)为所述第二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涡旋盘(40)为所述第一部件,
所述动涡旋盘(50)和所述固定部件(60)为所述第二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60)为所述第一部件,
所述动涡旋盘(50)和所述静涡旋盘(40)为所述第二部件。
5.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其包括动涡旋盘(50)、固定部件(60)以及静涡旋盘(40),所述动涡旋盘(50)形成有动侧涡卷(52)和凸缘部(53),所述固定部件(60)形成有支承与所述动涡旋盘(50)的所述凸缘部(53)相连结的旋转轴(25)的轴承部(64),所述静涡旋盘(40)形成有与所述动侧涡卷(52)啮合的静侧涡卷(42),且所述静涡旋盘(40)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60)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静涡旋盘(40)和所述固定部件(60)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定位结构(44、67),多个该定位结构(44、67)用以确定所述静涡旋盘(40)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60)的固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将所述凸缘部(53)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动侧涡卷(52)的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动涡旋盘(50)的尺寸偏差,
将位于距所述固定部件(60)的各所述定位结构(67)的距离为最短的等距离的位置处的直线作为固定部件侧中心轴,将所述固定部件侧中心轴相对于所述轴承部(64)的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固定部件(60)的尺寸偏差,
将位于距所述静涡旋盘(40)的各所述定位结构(44)的距离为最短的等距离的位置处的直线作为静侧中心轴,将所述静侧涡卷(42)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静侧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静涡旋盘(40)的尺寸偏差,
将所述动涡旋盘(50)的尺寸偏差、所述固定部件(60)的尺寸偏差以及所述静涡旋盘(40)的尺寸偏差之和作为总偏差时,
所述静涡旋盘(40)的尺寸偏差的方差比形成在所述静涡旋盘(40)上的多个所述定位结构(44)彼此之间的间隔的方差大,而使得所述总偏差的方差小于所述静涡旋盘(40)的尺寸偏差的方差。
6.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其包括动涡旋盘(50)、固定部件(60)以及静涡旋盘(40),所述动涡旋盘(50)形成有动侧涡卷(52)和凸缘部(53),所述固定部件(60)形成有支承与所述动涡旋盘(50)的所述凸缘部(53)相连结的旋转轴(25)的轴承部(64),所述静涡旋盘(40)形成有与所述动侧涡卷(52)啮合的静侧涡卷(42),且所述静涡旋盘(40)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60)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静涡旋盘(40)和所述固定部件(60)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定位结构(44、67),多个该定位结构(44、67)用以确定所述静涡旋盘(40)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60)的固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将所述凸缘部(53)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动侧涡卷(52)的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动涡旋盘(50)的尺寸偏差,
将位于距所述固定部件(60)的各所述定位结构(67)的距离为最短的等距离的位置处的直线作为固定部件侧中心轴,将所述固定部件侧中心轴相对于所述轴承部(64)的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固定部件(60)的尺寸偏差,
将位于距所述静涡旋盘(40)的各所述定位结构(44)的距离为最短的等距离的位置处的直线作为静侧中心轴,将所述静侧涡卷(42)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静侧中心轴的偏差作为所述静涡旋盘(40)的尺寸偏差,
将所述动涡旋盘(50)的尺寸偏差、所述固定部件(60)的尺寸偏差以及所述静涡旋盘(40)的尺寸偏差之和作为总偏差时,
所述固定部件(60)的尺寸偏差的方差比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60)上的多个所述定位结构(67)彼此之间的间隔的方差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真征,岸川光彦,松本畅二,儿玉旭,池谷拓巳,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