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气性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316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30
一种阻气性膜,具有基材、以及位于上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阻气层,上述阻气层包含水性聚氨酯树脂(A)、水溶性高分子(B)以及无机层状矿物(C),上述水性聚氨酯树脂(A)包含具有酸基的聚氨酯树脂以及多胺化合物,沿厚度方向切断上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部到底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沿厚度方向将上述第一区域均等地划分为11个带状区域,沿厚度方向切断上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部到底部的不同于上述第一区域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沿厚度方向将上述第二区域均等地划分为11个带状区域,从而制作了总计为22个带状区域,在上述第一区域中的上述11个带状区域当中,对于从上述阻气层的表面起配置为第2个、第4个、第6个、第8个、第10个的带状区域,将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1μm设为测定对象区域,在上述第二区域中的上述11个带状区域当中,对于从上述阻气层的表面起配置为第2个、第4个、第6个、第8个、第10个的带状区域,将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1μm设为测定对象区域,选择作为10个测定对象区域的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求出上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上述10个测定对象区域各自在长度方向上的亮度投影(α)的标准偏差,当求出上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α)的标准偏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值时,上述阻气层的上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上述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α)的上述标准偏差的上述平均值为1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阻气性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气性膜。本申请基于2018年4月27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87687号要求优先权,并在本文中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用于食品、药品等的包装的包装材料中,为了抑制内容物的变质和腐败等以保持它们的功能和性质,需要具有将水蒸气、氧、以及使内容物变质的其他气体的侵入阻断的性质(阻气性)。因此,以往使用了具有阻气层的包装材料作为这样的包装材料。以往,阻气层通过溅射法、蒸镀法、湿式涂布法或印刷法等设置在膜或纸等基材上。作为阻气层,使用了金属箔、金属蒸镀膜、树脂膜、复合膜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6)。作为金属箔或金属蒸镀膜,可列举出由铝等金属构成的箔或膜。作为树脂膜,可列举出由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水溶性高分子、聚偏二氯乙烯等树脂构成的膜。作为复合膜,可列举出上述水溶性高分子和无机层状矿物的复合膜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130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8729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6536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93133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9-150484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37807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金属箔和金属蒸镀膜具有优异的阻气性。但是,由于金属箔和金属蒸镀膜是不透明的,因此无法确认内容物。此外,由于金属箔和金属蒸镀膜的伸缩性差,因此在几%的伸长率下产生裂纹,阻气性降低。进一步地,金属箔和金属蒸镀膜具有各种问题,例如在使用后的处置时需要作为不燃物来进行处理。由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水溶性高分子构成的树脂膜在低湿度气氛下显示出高的阻气性。但是,阻气性具有湿度依赖性。随着湿度的上升,树脂膜的阻气性降低。特别地,在高湿度气氛下,例如当湿度为70%RH以上时,阻气性丧失,因此在使用上存在限制。由聚偏二氯乙烯构成的树脂膜具有低的湿度依赖性并且显示出优异的阻气性。但是,由于聚偏二氯乙烯含有氯,因此在进行废弃处置等时可能会成为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源头。与金属箔或金属蒸镀膜相比,水溶性高分子和无机层状矿物的复合膜的透明性优异。但是,尽管在高湿度气氛下的阻气性优于由水溶性高分子制成的树脂膜,但是性能并不能令人满意。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高湿度气氛下也表现出更高的阻气性的阻气性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方面。[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阻气性膜具有基材、以及位于上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阻气层,上述阻气层包含水性聚氨酯树脂(A)、水溶性高分子(B)以及无机层状矿物(C),上述水性聚氨酯树脂(A)包含具有酸基的聚氨酯树脂以及多胺化合物,沿厚度方向切断上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部到底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沿厚度方向将上述第一区域均等地划分为11个带状区域,沿厚度方向切断上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部到底部的不同于上述第一区域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沿厚度方向将上述第二区域均等地划分为11个带状区域,从而制成了总计为22个带状区域,在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11个带状区域当中,对于从上述阻气层的表面起配置为第2个、第4个、第6个、第8个、第10个的带状区域,将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1μm设为测定对象区域,在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11个带状区域当中,对于从上述阻气层的表面起配置为第2个、第4个、第6个、第8个、第10个的带状区域,将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1μm设为测定对象区域,选择作为10个测定对象区域的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求出上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上述10个测定对象区域各自在长度方向上的亮度投影(luminanceprojection)(α)的标准偏差,当求出上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α)的标准偏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值时,上述阻气层的上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上述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α)的上述标准偏差的上述平均值为10以下。[2]上述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α)的上述标准偏差中的最大值与上述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α)的上述标准偏差中的最小值之差可以为8以下。[3]在沿厚度方向切断上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将在上述阻气层的上述厚度方向上距离上述阻气层的上述表面的深度为上述阻气层的上述厚度的10%的位置设为第一位置,在沿上述厚度方向切断上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将在朝向上述阻气层的上述表面的方向上距离上述基材的表面的深度为上述阻气层的厚度的10%的位置设为第二位置,将以从上述第一位置到上述第二位置的长度作为一边的正方形区域设为测定对象区域,在垂直于上述阻气层的上述厚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以相互间隔的方式选择10个上述正方形区域以确定作为10个测定对象区域的第2测定对象区域组,求出上述第2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上述10个测定对象区域各自在长度方向上的亮度投影(β)的标准偏差,当求出上述第2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β)的标准偏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值时,上述阻气层的上述第2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上述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β)的上述标准偏差的上述平均值为2.90以下。[4]上述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β)的上述标准偏差中的最大值与上述总数为10个的上述亮度投影(β)的上述标准偏差中的最小值之差可以为3.0以下。[5]相对于上述阻气层的总质量,上述水溶性高分子(B)的含量可以为25~80质量%,相对于上述阻气层的总质量,上述无机层状矿物(C)的含量可以为3~20质量%。[6]在上述阻气层的表面上可以依次具备粘接层和密封剂层。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的阻气性膜,即使在高湿度气氛下也表现出更高的阻气性。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气性膜的截面图。[图2]是说明测定方法1中的测定对象区域的示意图。[图3]是说明测定方法2中的测定对象区域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阻气性膜的截面的照片。[图5]是表示比较例1的阻气性膜的截面的照片。[图6]是表示测定方法1的亮度投影(α)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1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阻气性膜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本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任何限定。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阻气性膜例如具有基材、以及位于上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阻气层,上述阻气层包含水性聚氨酯树脂(A)、水溶性高分子(B)以及无机层状矿物(C),上述水性聚氨酯树脂(A)包含具有酸基的聚氨酯树脂以及多胺化合物,沿厚度方向切断上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部到底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沿厚度方向将上述第一区域均等地划分为11个带状区域,沿厚度方向切断上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气性膜,具有基材、以及位于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阻气层,/n所述阻气层包含水性聚氨酯树脂(A)、水溶性高分子(B)以及无机层状矿物(C),/n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A)包含具有酸基的聚氨酯树脂以及多胺化合物,/n沿厚度方向切断所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部到底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沿厚度方向将所述第一区域均等地划分为11个带状区域,沿厚度方向切断所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部到底部的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沿厚度方向将所述第二区域均等地划分为11个带状区域,从而制作了总计为22个带状区域,/n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11个带状区域当中,对于从所述阻气层的表面起配置为第2个、第4个、第6个、第8个、第10个的带状区域,将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1μm设为测定对象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11个带状区域当中,对于从所述阻气层的表面起配置为第2个、第4个、第6个、第8个、第10个的带状区域,将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1μm设为测定对象区域,选择作为10个测定对象区域的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n求出所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所述10个测定对象区域各自在长度方向上的亮度投影(α)的标准偏差,/n当求出所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总数为10个的所述亮度投影(α)的标准偏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值时,/n所述阻气层中所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所述总数为10个的所述亮度投影(α)的所述标准偏差的所述平均值为10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7 JP 2018-0876871.一种阻气性膜,具有基材、以及位于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阻气层,
所述阻气层包含水性聚氨酯树脂(A)、水溶性高分子(B)以及无机层状矿物(C),
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A)包含具有酸基的聚氨酯树脂以及多胺化合物,
沿厚度方向切断所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部到底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沿厚度方向将所述第一区域均等地划分为11个带状区域,沿厚度方向切断所述阻气层而得的截面中从顶部到底部的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沿厚度方向将所述第二区域均等地划分为11个带状区域,从而制作了总计为22个带状区域,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11个带状区域当中,对于从所述阻气层的表面起配置为第2个、第4个、第6个、第8个、第10个的带状区域,将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1μm设为测定对象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11个带状区域当中,对于从所述阻气层的表面起配置为第2个、第4个、第6个、第8个、第10个的带状区域,将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1μm设为测定对象区域,选择作为10个测定对象区域的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
求出所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所述10个测定对象区域各自在长度方向上的亮度投影(α)的标准偏差,
当求出所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总数为10个的所述亮度投影(α)的标准偏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值时,
所述阻气层中所述第1测定对象区域组中的所述总数为10个的所述亮度投影(α)的所述标准偏差的所述平均值为1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气性膜,其中,所述总数为10个的所述亮度投影(α)的所述标准偏差中的最大值与所述总数为10个的所述亮度投影(α)的所述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沙耶佳神永纯一尾村悠希野本裕香
申请(专利权)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