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032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及其制作方法,其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通过强力粘合剂连接防滑层,所述基层的底部通过强力粘接剂连接塑胶底层,所述塑胶底层的底部设置有塑胶吸附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地毯具有柔软性好、抗氧化性和耐磨性强和防滑效果好等优点,而且在地毯的底部增加塑胶吸附盘,当地毯放置在光滑的地面上时塑胶吸附盘会牢牢的吸附在地面,避免了地毯在光滑地面上时出现移动的现象,降低了人员在地毯上行走时滑倒的机率,提高了地毯在光滑地面上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毯
,具体为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防滑地毯的制作流程为:利用发泡机将液态天然乳胶和硫化促进剂、胶凝剂、发泡剂等材料与压缩空气相混合后进行机械发泡,再由软管将机械发泡后的混合材料输送到地毯背面进行上胶,上胶一般采用平台刮胶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平台和挡板上下的位置来控制上胶量,已上胶的地毯经过红外区域预烘,加速发泡乳胶的凝固,再经过花辊压出花纹,最后经过烘。目前,现有的地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地毯柔软性较差、抗氧化性和耐磨性比较弱、防滑效果一般和吸尘效果比较差,而且地毯放置在光滑的地面上时容易出现移动的现象,提高了人员在地毯上行走时滑倒的机率,降低了地毯在光滑地面上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通过强力粘合剂连接防滑层,所述基层的底部通过强力粘接剂连接塑胶底层,所述塑胶底层的底部设置有塑胶吸附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层是采用棉、麻、毛、丝、草纱线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滑层包括以下原料: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染色剂、阻燃剂、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滑层加工方法步骤如下:a.首先称取好选用的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染色剂、阻燃剂、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聚氯乙烯树脂放入到混合机中加热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为30~50℃,混合的时间为20—30min,混合时混合器的转动速度为500~850r/min,得到混合原料A;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染色剂、阻燃剂、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放入到盛有混合原料A的混合机中,然后再加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15~25min,温度保持在60~80℃,转速640~800r/min,得到混合原料B;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混合原料B放入到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塑料线条;e.待步骤d完成后,再将制作好的塑料线条采用编制机进行编制,形成防滑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抗氧剂选自N,N′-二对苯二胺、硫代二丙酸十八酯、季戊四醇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或1,1,3-三丁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塑胶底层和塑胶吸附盘的主要原料包括:聚氨酯和多种辅助材料,并且采用注塑成型机一体成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静电防滑地毯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步骤如下:f.先将准备好的强力粘合剂均匀的涂刷在基层的上表面,然后再将防滑层铺平,并且粘接在基层的上表面,再使用压制板对防滑层和基层进行挤压,再让防滑层和基层凝结3—5min;g.待步骤f完成后,再将强力粘接剂均匀的涂刷在基层的底部,然后再将塑胶底层铺平,并且粘接在基层的底部,再使用压制板对塑胶底层和基层进行挤压,再让塑胶底层和基层凝结3—5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地毯具有柔软性好、抗氧化性和耐磨性强、防滑效果好和吸尘效果比较好等优点,而且在地毯的底部增加塑胶吸附盘,当地毯放置在光滑的地面上时塑胶吸附盘会牢牢的吸附在地面,避免了地毯在光滑地面上时出现移动的现象,降低了人员在地毯上行走时滑倒的机率,提高了地毯在光滑地面上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基层1、强力粘合剂2、防滑层3、强力粘接剂4、塑胶底层5、塑胶吸附盘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通过强力粘合剂2连接防滑层3,所述基层1的底部通过强力粘接剂4连接塑胶底层5,所述塑胶底层5的底部设置有塑胶吸附盘6。进一步,所述基层1是采用棉、麻、毛、丝、草纱线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进一步,所述防滑层3包括以下原料: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染色剂、阻燃剂、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进一步,所述防滑层3加工方法步骤如下:a.首先称取好选用的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染色剂、阻燃剂、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聚氯乙烯树脂放入到混合机中加热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为30~50℃,混合的时间为20—30min,混合时混合器的转动速度为500~850r/min,得到混合原料A;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染色剂、阻燃剂、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放入到盛有混合原料A的混合机中,然后再加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15~25min,温度保持在60~80℃,转速640~800r/min,得到混合原料B;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混合原料B放入到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塑料线条;e.待步骤d完成后,再将制作好的塑料线条采用编制机进行编制,形成防滑层3。进一步,所述的抗氧剂选自N,N′-二对苯二胺、硫代二丙酸十八酯、季戊四醇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或1,1,3-三丁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进一步,所述塑胶底层5和塑胶吸附盘6的主要原料包括:聚氨酯和多种辅助材料,并且采用注塑成型机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的抗静电防滑地毯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步骤如下:f.先将准备好的强力粘接剂4均匀的涂刷在基层1的上表面,然后再将防滑层3铺平,并且粘接在基层1的上表面,再使用压制板对防滑层3和基层1进行挤压,再让防滑层3和基层1凝结3—5min;g.待步骤f完成后,再将强力粘接剂4均匀的涂刷在基层1的底部,然后再将塑胶底层5铺平,并且粘接在基层1的底部,再使用压制板对塑胶底层5和基层1进行挤压,再让塑胶底层5和基层1凝结3—5min。实施例一所述防滑层3加工方法步骤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通过强力粘合剂(2)连接防滑层(3),所述基层(1)的底部通过强力粘接剂(4)连接塑胶底层(5),所述塑胶底层(5)的底部设置有塑胶吸附盘(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通过强力粘合剂(2)连接防滑层(3),所述基层(1)的底部通过强力粘接剂(4)连接塑胶底层(5),所述塑胶底层(5)的底部设置有塑胶吸附盘(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是采用棉、麻、毛、丝、草纱线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3)包括以下原料: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染色剂、阻燃剂、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防滑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3)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a.首先称取好选用的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染色剂、阻燃剂、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聚氯乙烯树脂放入到混合机中加热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为30~50℃,混合的时间为20—30min,混合时混合器的转动速度为500~850r/min,得到混合原料A;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增塑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染色剂、阻燃剂、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放入到盛有混合原料A的混合机中,然后再加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多来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