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522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U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及粘附于所述基布表面的PU薄膜;所述PU薄膜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油性树脂80‑100份,PU白浆15‑20份,铝粉15‑20份,炭粉5‑10份,甲苯1‑7份,二甲基甲酰胺0.5‑4份,消光粉3‑6份,流平助剥剂1‑1.5份;所述PU薄膜通过如下方式制得:按照上述质量份数配比选取原料,搅拌均匀后得到涂膜液;将所述涂膜液用涂膜机涂出厚度为20‑50μm的涂膜液薄膜;将所述涂膜液薄膜烘干即制得所述PU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PU复合面料在PU薄膜及粘合剂中都添加了铝粉及炭粉,大大提升了抗菌保温性能;由于铝粉对光和热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暖作用,并且铝粉的加入使得复合面料的外观呈现出金属光泽,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U复合面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PU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面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PU复合面料由于其防水性能好、价格相对较低又方便打理得到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1248733.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气PU复合面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U层、海绵层和基布层,海绵层设有透气孔,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经纱由涤纶纤维和金属纤维加捻而成,纬纱由竹炭纤维和聚酯纤维加捻而成,每四根经纱和四根纬纱构成一个循环组,该现有技术中的PU复合面料不具有抗菌性且保温性能较差;又如申请号为CN201720065324.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气仿PU复合面料,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仿皮层、第一针织布层和第二针织布层,第一针织布层和第二针织布层通过点状粘结剂粘接,第一针织布层的上表面均具有数条平行的条状粘接槽,条状粘接槽内填充有粘结剂,第一针织布层与仿皮层通过条状粘接槽连接,仿皮层为聚氨酯仿皮,仿皮层上、下表面均分布有多个透气小孔,且上表面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U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布及粘附于所述基布表面的PU薄膜;/n所述PU薄膜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n油性树脂80-100份,PU白浆15-20份,铝粉15-20份,炭粉5-10份,甲苯1-7份,二甲基甲酰胺0.5-4份,消光粉3-6份,流平助剥剂1-1.5份;/n所述PU薄膜通过如下方式制得:/n按照上述质量份数配比选取原料,搅拌均匀后得到涂膜液;/n将所述涂膜液用涂膜机涂出厚度为20-50μm的涂膜液薄膜;/n将所述涂膜液薄膜烘干即制得所述PU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布及粘附于所述基布表面的PU薄膜;
所述PU薄膜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油性树脂80-100份,PU白浆15-20份,铝粉15-20份,炭粉5-10份,甲苯1-7份,二甲基甲酰胺0.5-4份,消光粉3-6份,流平助剥剂1-1.5份;
所述PU薄膜通过如下方式制得:
按照上述质量份数配比选取原料,搅拌均匀后得到涂膜液;
将所述涂膜液用涂膜机涂出厚度为20-50μm的涂膜液薄膜;
将所述涂膜液薄膜烘干即制得所述PU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与所述PU薄膜之间通过粘合剂粘附在一起;
所述粘合剂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聚氨酯复合胶20份,MEK20-30份,铝粉3-4份,炭粉1-2份,桥架剂1-2份,促进剂0.4-1份;
所述粘合剂通过如下方式制得:
按照上述质量分数配比选取原料,将聚氨酯复合胶加热至60-70℃并搅拌;
向搅拌中的聚氨酯复合胶中依次加入MEK、铝粉、炭粉、桥架剂、促进剂后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制得所述粘合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膜液采用搅拌机搅拌制成,搅拌机的搅拌速度为200-3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小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悦宏复合面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