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本振滤波器结构的太赫兹混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9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本振滤波器结构的太赫兹混频器,包括RF输入波导、LO输入波导、减高波导、混频电路基板和悬置微带探针段,悬置微带探针段设置有RF探针和LO探针;该太赫兹混频器基于整体电路法,通过调整整体电路匹配,将电路能量尽量转换到中频,从而自然完成隔离,不再设计本振滤波器,极大的简化混频器的结构,减小了混频器的整体尺寸,减短了石英基板的长度,从而减小了传输损耗,加宽了混频器的带宽,提升了混频整体性能,并且该太赫兹混频器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实现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本振滤波器结构的太赫兹混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赫兹混频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本振滤波器结构的太赫兹混频器。
技术介绍
波长为3mm~30um的电磁波称为太赫兹波,其长波段临近毫米波,短波段靠近红外线,处于电子学与光子学的交叉区域。与较低频段的微波相比,它们的特点是:1、利用的频谱范围宽,信息容量大。2、易实现窄波束和高增益的天线,因而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好。3、穿透等离子体的能力强。4、多普勒频移大,测速灵敏度高。太赫兹波在通信、雷达、制导、遥感技术、射电天文学和波谱学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混频器是一个三端口网络,通过二极管的非线性产生不同的频率,再由频率选择电路选择出所需要的频率。太赫兹收发前端广泛应用在通信、雷达等近乎所有的毫米波与太赫兹应用系统中,解决信号的频率变换问题,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由混频器、滤波器以及放大器等关键器件组成。其中,毫米波与太赫兹混频器是收发前端的核心器件,其功能是将毫米波或太赫兹射频信号下变频到中频信号实现频谱的向下搬移,或将中频信号上变频到毫米波或太赫兹射频信号实现频谱的向上搬移,其技术指标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本振滤波器结构的太赫兹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RF输入波导、LO输入波导、减高波导、混频电路基板和悬置微带探针段,所述混频电路基板的一端为IF微带输出端,所述混频电路基板的另一端为屏蔽腔体结构,所述RF输入波导和LO输入波导分别连接两个不同的减高波导,两个减高波导通过悬置微带探针段相互间隔地连接在混频电路基板上,两个悬置微带探针段之间设置有肖特基二极管,两个悬置微带探针段上分别设置有RF探针和LO探针,所述肖特基二极管分别与RF探针和LO探针之间连接有高阻抗线,所述混频电路基板上设置有混频电路,所述混频电路位于上述腔体结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本振滤波器结构的太赫兹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RF输入波导、LO输入波导、减高波导、混频电路基板和悬置微带探针段,所述混频电路基板的一端为IF微带输出端,所述混频电路基板的另一端为屏蔽腔体结构,所述RF输入波导和LO输入波导分别连接两个不同的减高波导,两个减高波导通过悬置微带探针段相互间隔地连接在混频电路基板上,两个悬置微带探针段之间设置有肖特基二极管,两个悬置微带探针段上分别设置有RF探针和LO探针,所述肖特基二极管分别与RF探针和LO探针之间连接有高阻抗线,所述混频电路基板上设置有混频电路,所述混频电路位于上述腔体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本振滤波器结构的太赫兹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赫兹混频器通过肖特基二极管整体调节混频电路、提高变频效率,使能量尽量转换到中频,从而实现本振与射频的自然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本振滤波器结构的太赫兹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RF输入波导和LO输入波导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李宇张博延波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