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天线振子单元及多频天线组阵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3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一种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包括电路基板、设置于电路基板顶面的顶面振子单元及设置于电路基板底面的底面振子单元;顶面振子单元与底面振子单元垂直正交;顶面振子单元包括第一振子及第二振子;底面振子单元包括第三振子及第四振子;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三振子及第四振子均具有两个平行的巴伦及连接于每一巴伦外侧的振子臂;每一振子臂包括与巴伦的端部连接且与巴伦平行的平行部及与平行部的末端呈度夹角连接的振子。如此振子臂先沿对角线延伸一段距离再呈45度角张开、能够减小天线尺寸、实现小型化、抵消远端辐射场,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一致性及稳定性较好、易于自动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天线振子单元及多频天线组阵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天线振子单元及多频天线组阵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特别是一种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天线振子单元及多频天线组阵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4G网络建设加速、甚至5G开始应用,移动通信系统不断升级,宽频化、小型化、高品质的天线成为现代天线设计的主要的考虑因素。现有的天线辐射单元结构复杂、工艺复杂,成本高,装配难,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及稳定性差,很难实现自动化生产。现有的天线的振子臂直接展开以产生辐射,但是尺寸较大,不便于实现小型化,在远端的辐射会产生冗余,对外部产生干扰或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子臂先沿对角线延伸一段距离再呈45度角张开、能够减小天线尺寸、实现小型化、抵消远端辐射场,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一致性及稳定性较好、易于自动化生产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天线振子单元及多频天线组阵单元,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包括电路基板、设置于电路基板的顶面的顶面振子单元及设置于电路基板的底面的底面振子单元;顶面振子单元与底面振子单元垂直正交;顶面振子单元包括伞状的第一振子及伞状的第二振子,第一振子的小头端与第二振子的小头端连接;底面振子单元包括伞状的第三振子及伞状的第四振子,第三振子的小头端与第四振子的小头端连接;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三振子及第四振子均具有两个平行的巴伦及连接于每一巴伦外侧的振子臂;每一振子臂包括与巴伦的端部连接且与巴伦平行的平行部及与平行部的末端呈度夹角连接的振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振子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巴伦及第二巴伦、设置于第一巴伦远离第二巴伦的外侧的第一接地振子臂、设置于第二巴伦远离第一巴伦的外侧的第一信号振子臂;第一接地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一巴伦远离第二振子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一巴伦平行的第一平行部及与第一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一接地振子;第一信号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二巴伦远离第二振子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二巴伦平行的第二平行部及与第二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一信号振子。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振子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巴伦及第四巴伦、设置于第三巴伦远离第四巴伦的外侧的第二接地振子臂、设置于第四巴伦远离第三巴伦的外侧的第二信号振子臂;第三巴伦与第一巴伦连接,第四巴伦与第二巴伦连接;第二接地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三巴伦远离第一巴伦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三巴伦平行的第三平行部及与第三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二接地振子;第二信号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四巴伦远离第二巴伦的一端连接且与第四巴伦平行的第四平行部及与第四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二信号振子。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巴伦与第一巴伦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接地端,若干第一接地端之间绝缘设置有第一信号端,第一信号端通过第一桥接臂与第二巴伦及第四巴伦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振子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五巴伦及第六巴伦、设置于第五巴伦远离第六巴伦的外侧的第三信号振子臂、设置于第六巴伦远离第五巴伦的外侧的第三接地振子臂;第三信号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五巴伦远离第四振子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五巴伦平行的第五平行部及与第五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三信号振子;第三接地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六巴伦远离第四振子的一端连接且与第六巴伦平行的第六平行部及与第六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三接地振子。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振子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七巴伦及第八巴伦、设置于第七巴伦远离第八巴伦的外侧的第四信号振子臂、设置于第八巴伦远离第七巴伦的外侧的第四接地振子臂;第七巴伦与第五巴伦连接,第八巴伦与第六巴伦连接;第四信号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七巴伦远离第五巴伦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七巴伦平行的第七平行部及与第七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四信号振子;第四接地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八巴伦远离第六巴伦的一端连接且与第八巴伦平行的第八平行部及与第八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四接地振子。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巴伦与第八巴伦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接地端,若干第二接地端之间绝缘设置有第二信号端,第二信号端通过第二桥接臂与第五巴伦及第七巴伦连接。一种天线振子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架、安装于第一支撑架顶部如上所述的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第一反射板、穿过第一反射板、第一支撑架并与平面双极化振子板焊接的至少两根同轴线缆;顶板的侧边向上延伸设置有延伸块,相向设置的两个延伸块相向突出设置有第一卡勾;平面双极化振子板上对应延伸块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延伸块穿过第一通孔,且第一卡勾与平面双极化振子板的顶面卡接。一种多频天线组阵单元,包括由如上所述的天线振子单元形成的低频天线模块、位于平面双极化振子板上方的反射引向板及位于反射引向板上方的高频天线模块;相向设置的两个延伸块于第一卡勾的上方还相向突出设置有第三卡勾,反射引向板上对应第三卡勾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卡勾穿过第二通孔并与反射引向板的顶面卡接;高频天线模块包括第二支撑架及设置于第二支撑架顶部的高频振子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包括电路基板、设置于电路基板的顶面的顶面振子单元及设置于电路基板的底面的底面振子单元;顶面振子单元与底面振子单元垂直正交;顶面振子单元包括伞状的第一振子及伞状的第二振子,第一振子的小头端与第二振子的小头端连接;底面振子单元包括伞状的第三振子及伞状的第四振子,第三振子的小头端与第四振子的小头端连接;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三振子及第四振子均具有两个平行的巴伦及连接于每一巴伦外侧的振子臂;每一振子臂包括与巴伦的端部连接且与巴伦平行的平行部及与平行部的末端呈度夹角连接的振子。如此振子臂先沿对角线延伸一段距离再呈45度角张开、能够减小天线尺寸、实现小型化、抵消远端辐射场,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一致性及稳定性较好、易于自动化生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天线振子单元及多频天线组阵单元。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线振子单元的拆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线振子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顶面振子单元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底面振子单元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频天线组阵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的顶面振子单元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线振子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架10、安装于第一支撑架10顶部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20、第一反射板30、穿过第一反射板30、第一支撑架10并与平面双极化振子板20焊接的至少两根同轴线缆。第一支撑架10包括底板11、分别从底板11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倾斜向上延伸的连接板12、与两个连接板12的顶部均连接且与底板11平行的顶板13。顶板13的顶部侧边中部向上延伸设置有延伸块14,相向设置的两个延伸块14相向突出设置有第一卡勾141。底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基板、设置于电路基板的顶面的顶面振子单元及设置于电路基板的底面的底面振子单元;顶面振子单元与底面振子单元垂直正交;顶面振子单元包括伞状的第一振子及伞状的第二振子,第一振子的小头端与第二振子的小头端连接;底面振子单元包括伞状的第三振子及伞状的第四振子,第三振子的小头端与第四振子的小头端连接;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三振子及第四振子均具有两个平行的巴伦及连接于每一巴伦外侧的振子臂;每一振子臂包括与巴伦的端部连接且与巴伦平行的平行部及与平行部的末端呈度夹角连接的振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基板、设置于电路基板的顶面的顶面振子单元及设置于电路基板的底面的底面振子单元;顶面振子单元与底面振子单元垂直正交;顶面振子单元包括伞状的第一振子及伞状的第二振子,第一振子的小头端与第二振子的小头端连接;底面振子单元包括伞状的第三振子及伞状的第四振子,第三振子的小头端与第四振子的小头端连接;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三振子及第四振子均具有两个平行的巴伦及连接于每一巴伦外侧的振子臂;每一振子臂包括与巴伦的端部连接且与巴伦平行的平行部及与平行部的末端呈度夹角连接的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巴伦及第二巴伦、设置于第一巴伦远离第二巴伦的外侧的第一接地振子臂、设置于第二巴伦远离第一巴伦的外侧的第一信号振子臂;第一接地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一巴伦远离第二振子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一巴伦平行的第一平行部及与第一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一接地振子;第一信号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二巴伦远离第二振子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二巴伦平行的第二平行部及与第二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一信号振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巴伦及第四巴伦、设置于第三巴伦远离第四巴伦的外侧的第二接地振子臂、设置于第四巴伦远离第三巴伦的外侧的第二信号振子臂;第三巴伦与第一巴伦连接,第四巴伦与第二巴伦连接;第二接地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三巴伦远离第一巴伦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三巴伦平行的第三平行部及与第三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二接地振子;第二信号振子臂包括一端与第四巴伦远离第二巴伦的一端连接且与第四巴伦平行的第四平行部及与第四平行部的末端呈45度角连接的第二信号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巴伦与第一巴伦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接地端,若干第一接地端之间绝缘设置有第一信号端,第一信号端通过第一桥接臂与第二巴伦及第四巴伦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双极化振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振子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五巴伦及第六巴伦、设置于第五巴伦远离第六巴伦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红义罗忠早漆基仙杨娟吴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美泰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