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及背光模组技术

技术编号:264805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及背光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特定亮度视角时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计算得出背光模组的亮度视角值,从而以此设置生产的背光模组的亮度视角值与事先未知的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值相同,避免了在无背光模组视角数据时导致无法准确设置生产的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参数的问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及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亮度视角是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亮度视角越大,侧视亮度降低的越慢,因为人眼对亮度敏感,侧视亮度高,侧视观看效果越好。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客户对亮度视角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如液晶电视,已经广泛的应用,目前液晶显示装置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扭曲向列/超扭曲向列(TN/STN)型、平面转换(IPS)型及垂直配向(VA)型,相应的液晶电视常见的显示模式包括TN、IPS、VA,其各有优劣。VA显示模式的对比度比IPS显示模式高很多,响应时间快,同时无须摩擦配向,成为大尺寸液晶电视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TFT-LCD)的常见显示模式,但是其视角特性比IPS显示模式差,侧看时画面品味较IPS显示模式差,需要改善,而VA型液晶面板也发展了多种色偏改善技术,比如通过液晶盒(Cell)设计4畴(domain)、8畴等结构来改善色偏。在液晶面板导入客户验证中,客户经常对视角有要求,VA型液晶面板具有色彩失真(colorwashout)的问题,对于客户较严格的视角要求,需要改善。究其原因,公司产出的是面板半成品,厂内采用自己背光模组量测视角数据,而客户采用自己的背光模组量测数据,不同背光模组的亮度视角会影响模组视角的特性,从而影响我们对面板的评价结果。由此在公司已出现厂内监控视角数据合格,而客户量测时不合格的情况,所以需要改善这一问题。然而往往客户的背光模组亮度视角数据提供困难,为一事先未知的背光模组,而客户只能提供该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特定亮度视角时测量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时,导致我们无法准确的监控视角数据,因此如何根据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特定亮度视角时测量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来设置生产的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参数以满足客户对亮度视角的要求这一技术问题需要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及背光模组,可通过逆向思维在只有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特定亮度视角时计算得出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值,解决了在无背光模组视角数据时导致无法准确设置生产的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参数,不能满足客户对亮度视角的要求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特定亮度视角时测量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Dc(i);对应测量一已知背光模组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时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Dc’(i)以及亮度视角值A(i);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个对应角度计算已知背光模组Dc’(i)与事先未知背光模组的色饱和度视角Dc(i)的比例x,其中x=Dc’(i)/Dc(i);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个对应角度,根据所述比例x计算已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与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比例y;以及通过计算已知背光模组的亮度视角值A(i)和所述比例y的乘积得出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对应角度的亮度视角值Z,其中Z=A(i)*y。进一步地,所述比例y与所述比例x呈正相关。进一步地,所述比例y与所述比例x的关系满足y=3.0703x-2.0416。进一步地,所述特定亮度视角为水平垂直视角,其范围包含±(0-90)度。进一步地,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对应角度包括±(0)度、±(15)度、±(30)度、±(45)度、±(60)度、±(90)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在设置其亮度视角时使用上述任一种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及背光模组,可根据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特定亮度视角时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计算得出背光模组的亮度视角值,从而以此设置生产的背光模组的亮度视角值与事先未知的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值相同,避免了在无背光模组视角数据时导致无法准确设置生产的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参数的问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液晶面板在侧视色偏的根本原因的示意图;图2为在实验室系统下饱和度的测量示意图;图3A为Skin5在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变窄前后的对比曲线图;图3B为Skin2在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变窄前后的对比曲线图;图4A为Skin5在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变宽前后的对比曲线图;图4B为Skin2在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变宽前后的对比曲线图;图5A为Skin5随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图5B为Skin2随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图6A为Skin5随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对色饱和度视角的影响比例曲线图;图6B为Skin2随背光模组亮度视角变化的对比曲线;图7为进行公式拟合找出背光模组亮度视角与色饱和度视角的关系式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所述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的流程图;图9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同一个产品通过我方背光亮度量测、客户背光亮度量测以及公式模拟对Skin2的灰阶值对应亮度测量对比结果图;图9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同一个产品通过我方背光亮度量测、客户背光亮度量测以及公式模拟对skin4的灰阶值对应亮度测量对比结果图;图9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同一个产品通过我方背光亮度量测、客户背光亮度量测以及公式模拟对skin5的灰阶值对应亮度测量对比结果图;图9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同一个产品通过我方背光亮度量测、客户背光亮度量测以及公式模拟对skin6的灰阶值对应亮度测量对比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除非上下文有明确的相反提示,否则本文中所述的所有方法的步骤都可以按任何适当次序加以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改变并不限于描述的步骤顺序。除非另外主张,否则使用本文中所提供的任何以及所有实例或示例性语言(例如,“例如”)都仅仅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概念的范围加以限制。在不脱离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易于明白多种修改和适应。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在一些可替代的实现方式中,本文中所描述的所有方法的步骤可不按顺序发生。例如,示出为连续的两个步骤可实际上大致同时执行,或者这两个步骤可有时以相反的顺序执行。本文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以表现为许多不同形式,本专利技术不应仅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获取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特定亮度视角时测量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Dc(i);/n对应测量一已知背光模组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时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Dc’(i)以及亮度视角值A(i);/n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个对应角度计算已知背光模组Dc’(i)与事先未知背光模组的色饱和度视角Dc(i)的比例x,其中x=Dc’(i)/Dc(i);/n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个对应角度,根据所述比例x计算已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与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比例y;以及/n通过计算已知背光模组的亮度视角值A(i)和所述比例y的乘积得出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对应角度的亮度视角值Z,其中Z=A(i)*y。/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特定亮度视角时测量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Dc(i);
对应测量一已知背光模组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时的色饱和度视角数据Dc’(i)以及亮度视角值A(i);
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个对应角度计算已知背光模组Dc’(i)与事先未知背光模组的色饱和度视角Dc(i)的比例x,其中x=Dc’(i)/Dc(i);
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个对应角度,根据所述比例x计算已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与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比例y;以及
通过计算已知背光模组的亮度视角值A(i)和所述比例y的乘积得出事先未知背光模组在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对应角度的亮度视角值Z,其中Z=A(i)*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y与所述比例x呈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y与所述比例x的关系满足y=3.0703x-2.04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亮度视角为水平垂直视角,其范围包含±(0-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事先未知背光模组亮度视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亮度视角的各对应角度包括±(0)度、±(15)度、±(30)度、±(45)度、±(60)度、±(90)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