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自动漏磁检测的装置,包括车架、移动机构、磁性连接器、磁铁、安装架、传感器和处理器;移动机构设于车架上,移动机构用于驱动装置进行移动;磁性连接器设于安装架上,磁性连接器的两侧均设有磁铁,两侧磁铁通过磁性连接器磁性导通,磁铁用于吸附待检测区域,以磁化待检测区域;安装架以能够自动复位的方式设于车架的底部,在磁铁与待检测区域吸附时,安装架移向待检测区域;传感器设于两侧磁铁包围的空间内,传感器用于检测待被磁化后的待检测区域,并产生检测信号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检测信号得出检测结果;以此实现了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的自动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自动漏磁检测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腐蚀缺陷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自动漏磁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耐压体是潜艇的压力边界,安全性要求高,对结构缺陷的控制十分严格。对于核动力潜艇而言,其堆舱顶部的耐压体结构在服役期间受海洋环境腐蚀和反应堆辐照的综合作用,腐蚀缺陷敏感性高,需要对其腐蚀损伤状态进行相对密集的跟踪检测,以排除未知的腐蚀风险。然而,堆舱顶部辐照区域空间狭小,存在很多的人工不可达区域,而且堆顶辐照区域存在一定辐射,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缺陷检测时,容易对检测人员造成辐照伤害,因此,亟需自动化的腐蚀缺陷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自动漏磁检测的装置,以实现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的自动检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自动漏磁检测的装置,包括车架、移动机构、磁性连接器、磁铁、安装架、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装置进行移动;所述磁性连接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磁性连接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磁铁,两侧所述磁铁通过所述磁性连接器磁性导通,所述磁铁用于吸附待检测区域,以磁化所述待检测区域;所述安装架以能够自动复位的方式设于所述车架的底部,在所述磁铁与所述待检测区域吸附时,所述安装架移向所述待检测区域;所述传感器设于两侧所述磁铁包围的空间内,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被磁化后的所述待检测区域,并产生检测信号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出检测结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贯穿所述车架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安装架在与所述导向孔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磁性连接器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车架顶面的一端设有挡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于所述导向杆外,所述第一弹簧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车架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带动所述安装架复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置于所述磁铁的下方,所述传感器以能够自动复位的方式与所述磁性连接器连接,以使所述磁铁与所述待检测区域吸附时,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与所述待检测区域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连接器的底面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口朝向与所述传感器检测方向一致,所述传感器以能够沿所述导向槽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导向槽的槽底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用于带动所述传感器复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行走轮、转向轮、行走电机和转向电机,所述行走轮和所述转向轮均设于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行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向,所述转向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向轮转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所述移动机构的工作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为车轮状,所述位移传感器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底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转动用于产生位移信号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位移信号得出所述装置的移动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所述转向轮和所述车架为非磁性材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所述转向轮和所述车架为铝合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上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装置供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所述安装架以能够自动复位的方式设于所述车架的底部,在所述磁铁与所述待检测区域吸附时,所述安装架移向所述待检测区域,所以当装置移动至待检测区域时,磁铁与待检测区域之间将会产磁性吸附,实现了磁铁与检测区域的自动吸合,以便于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被磁化后的所述待检测区域,并产生检测信号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出检测结果,以此实现了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的自动检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检测原理图。附图标记如下:10、车架;11、导向孔;20、移动机构;21、行走轮;22、转向轮;23、行走电机;24、转向电机;25、遥控器;26、位移传感器;31、磁性连接器;32、磁铁;40、安装架;41、导向杆;42、挡板;43、固定架;44、导向槽;50、传感器;60、处理器;70、待检测区域;81、第一弹簧;82、第二弹簧;90、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自动漏磁检测的装置,此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车架10、移动机构20、磁性连接器31、磁铁32、安装架40、传感器50和处理器60;移动机构20设于车架10上,移动机构20用于驱动装置进行移动;磁性连接器31设于安装架40上,磁性连接器31的两侧均设有磁铁32,两侧磁铁32通过磁性连接器31磁性导通,磁铁32用于吸附待检测区域70,以磁化待检测区域70;安装架40以能够自动复位的方式设于车架10的底部,在磁铁32与待检测区域70吸附时,安装架40移向待检测区域70;传感器50设于两侧磁铁32包围的空间内,传感器50用于检测待被磁化后的待检测区域70,并产生检测信号送至处理器60,处理器60根据检测信号得出检测结果。在进行应用时,利用移动机构20驱动装置在待检测区域70上行走,磁铁32与待检测区域70之间将会产磁性吸附,在磁吸力的驱动下,安装架40将带动磁性连接器31、磁铁32和传感器50一同下移,从而实现磁铁32与待检测区域70的自动吸合;在磁铁32与待检测区域70吸合后,待检测区域70将被磁化,若待检测区域70存在腐蚀缺陷71,则会形成磁信号溢出,所以传感器50则可对待检测区域70进行漏磁检测,以便于处理器60得出检测结果,从而实现了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的自动检测。其中,在进行检测时,传感器50采集该磁信号,将磁信号转化成微弱电信号,然后处理器60对采集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A/D转换,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显示和存储,便可用于腐蚀缺陷情况分析。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安装架40的自动复位,此实施例在车架10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孔11,导向孔11贯穿车架10的顶面和底面;安装架40在与导向孔11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导向杆41,导向杆41与磁性连接器31连接固定,导向杆41穿过导向孔11,导向杆41穿过车架10顶面的一端设有挡板4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自动漏磁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车架、移动机构、磁性连接器、磁铁、安装架、传感器和处理器;/n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装置进行移动;/n所述磁性连接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磁性连接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磁铁,两侧所述磁铁通过所述磁性连接器磁性导通,所述磁铁用于吸附待检测区域,以磁化所述待检测区域;/n所述安装架以能够自动复位的方式设于所述车架的底部,在所述磁铁与所述待检测区域吸附时,所述安装架移向所述待检测区域;/n所述传感器设于两侧所述磁铁包围的空间内,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被磁化后的所述待检测区域,并产生检测信号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出检测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舱顶部辐照区域腐蚀缺陷自动漏磁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架、移动机构、磁性连接器、磁铁、安装架、传感器和处理器;
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装置进行移动;
所述磁性连接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磁性连接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磁铁,两侧所述磁铁通过所述磁性连接器磁性导通,所述磁铁用于吸附待检测区域,以磁化所述待检测区域;
所述安装架以能够自动复位的方式设于所述车架的底部,在所述磁铁与所述待检测区域吸附时,所述安装架移向所述待检测区域;
所述传感器设于两侧所述磁铁包围的空间内,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被磁化后的所述待检测区域,并产生检测信号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出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贯穿所述车架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安装架在与所述导向孔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磁性连接器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车架顶面的一端设有挡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于所述导向杆外,所述第一弹簧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车架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带动所述安装架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置于所述磁铁的下方,所述传感器以能够自动复位的方式与所述磁性连接器连接,以使所述磁铁与所述待检测区域吸附时,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与所述待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冰,胡胜楠,孟国哲,李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