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中间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用轴系支承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用中间轴承。
技术介绍
中间轴承是船舶轴系主要支承单元,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载荷,由于中间轴承工作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舰船推进系统动力性能的优劣,因此,保障中间轴承的较好润滑效果,决定中间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现有的中间轴通过随旋转轴一起旋转的甩油盘设计,通过甩油盘在转动过程中,甩油盘下部浸入润滑油中,使得部分润滑油随刷油盘带到轴承上部的注油斗中,通过注油斗流入并分配至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润滑后的油流回底部,通过冷却盘管组件持续通入冷水进行冷却,从而进行重发利用。然而,由于润滑油在对轴承各部件润滑后,温度较高,现有的中间轴承内高温的润滑油直接回流并与待润滑的冷油接触,导致待润滑的冷润滑油和冷却盘管内通入冷却水都对热润滑油进行吸热,从而使得待润滑的润滑油整体温度升高,部分油温未得到有效冷却就再次进行润滑,从而使得后续润滑效果较差,影响中间轴承的使用寿命,且由于甩油盘浸入润滑油中,在甩油盘随旋转轴转速较快时,甩油盘与中间轴承内的润滑油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中间轴承,包括轴承壳体(1)、旋转轴(2)、轴承支座(3)、下轴瓦(4)、上轴瓦(5)、润滑槽(6)、甩油盘(7),轴承支座(3)固定在轴承壳体(1)的内部,轴承支座(3)上设有下轴瓦(4)和上轴瓦(5),旋转轴(2)套装在下轴瓦(4)和上轴瓦(5)之间,甩油盘(7)固定套装在旋转轴(2)上,上轴瓦(5)的顶部开设有润滑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体(1)的内腔设有位于甩油盘(7)外部的环形套管(9),且环形套管(9)的内壁与甩油盘(7)的各表面均靠近而不接触,所述环形套管(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甩油盘(7)一侧的注油斗(8),且注油斗(8)的一端延伸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中间轴承,包括轴承壳体(1)、旋转轴(2)、轴承支座(3)、下轴瓦(4)、上轴瓦(5)、润滑槽(6)、甩油盘(7),轴承支座(3)固定在轴承壳体(1)的内部,轴承支座(3)上设有下轴瓦(4)和上轴瓦(5),旋转轴(2)套装在下轴瓦(4)和上轴瓦(5)之间,甩油盘(7)固定套装在旋转轴(2)上,上轴瓦(5)的顶部开设有润滑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体(1)的内腔设有位于甩油盘(7)外部的环形套管(9),且环形套管(9)的内壁与甩油盘(7)的各表面均靠近而不接触,所述环形套管(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甩油盘(7)一侧的注油斗(8),且注油斗(8)的一端延伸至润滑槽(6)处,所述环形套管(9)将轴承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分为回流腔(10)和冷却腔(11),所述环形套管(9)的底部设有连通回流腔(10)、冷却腔(11)的单向进油槽(901),所述轴承壳体(1)内密封套装有位于冷却腔(11)处的封隔板(12),且封隔板(12)的一侧与环形套管(9)的侧面密封连接,所述冷却腔(11)内固定安装有位于封隔板(12)下方的冷却盘管(16),且封隔板(12)的两端均延伸出轴承壳体(1)的外部,所述封隔板(12)上固定套装有输油管(13),所述输油管(13)的一端延伸至环形套管(9)的内部,且输油管(13)的一端与甩油盘(7)的侧面靠近而不接触,所述输油管(13)内腔的底端设有位于封隔板(12)处的单向球阀,所述封隔板(12)上还接通有位于输油管(13)一侧的连通管(15),所述连通管(15)的顶端接通有压油装置(14),且压油装置(14)控制单向进油槽(901)和输油管(13)内单向球阀的关、闭往复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油装置(14)包括与连通管(15)接通的压油管(141),且压油管(141)远离连通管(15)的一端延伸至环形套管(9)的部,所述压油管(141)的内部固定套装有位于连通管(15)一侧的限定环板(1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