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挠性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47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挠性支撑结构,用于燃气轮机排气缸内流道与外缸体支撑连接,包括安装板、调节螺栓、密封垫和可调支筒,安装板安装在外缸体上,可调支筒安装在内流道上,密封垫设置在安装板与可调支筒之间,调节螺栓穿过安装板和密封垫与可调支筒连接;可调支筒包括外壳、弹簧和连接板,弹簧和连接板设置在外壳内部,弹簧下端与外壳固定连接,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外壳固定在内流道上,连接板设置螺纹孔,调节螺栓通过螺纹孔与连接板连接,用于调节弹簧的拉力。采用这种挠性支撑结构,能够保证内流道的热变形应力较小又便于加工、安装,还能保证外缸体不用分缸以降低漏气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挠性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轮机排气缸
,尤其是一种用于燃气轮机排气缸内流道与外缸体连接的挠性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三大部件构成。空气由进气系统进入压气机部件,流经压气机后的高压空气流入燃烧室进行充分燃烧,后经过涡轮部件完成能量转换,高温燃气通过排气缸部分流向后续部件(中小型燃气轮机升负荷过程中燃气温度在200℃-600℃范围内)。在目前中小型燃气轮机的设计上,排气缸内流道与缸体的支撑结构受空间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采用内流道支撑与缸体直接固定或搭接形式;另一种是采用外缸体分缸加支撑形式。采用内流道支撑与缸体直接固定的形式,由于内流道为薄壁结构,燃气轮机工作时,在高温环境下,内流道受热膨胀量较大,焊接结构会因为局部应力过大而变形甚至撕裂流道;采用内流道支撑与缸体搭接的形式,因安装需要存在大尺寸间隙,内流道不能很好与缸体固定,对高温燃气的流动存在扰动,影响整机的振动及运行效率;采用外缸体分缸加支撑的形式,在运行后机组检修内流道时需将外缸体分解,然后根据内流道实际运行热塑性变形进行位置调整,长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挠性支撑结构,用于燃气轮机排气缸内流道与外缸体支撑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调节螺栓、密封垫和可调支筒,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外缸体上,所述可调支筒安装在内流道上,所述密封垫设置在安装板与可调支筒之间,所述调节螺栓穿过安装板和密封垫与可调支筒连接;/n所述可调支筒包括外壳、弹簧和连接板,所述弹簧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弹簧下端与外壳固定连接,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固定在内流道上,所述连接板设置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通过所述螺纹孔与连接板连接,用于调节弹簧的拉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挠性支撑结构,用于燃气轮机排气缸内流道与外缸体支撑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调节螺栓、密封垫和可调支筒,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外缸体上,所述可调支筒安装在内流道上,所述密封垫设置在安装板与可调支筒之间,所述调节螺栓穿过安装板和密封垫与可调支筒连接;
所述可调支筒包括外壳、弹簧和连接板,所述弹簧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弹簧下端与外壳固定连接,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固定在内流道上,所述连接板设置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通过所述螺纹孔与连接板连接,用于调节弹簧的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母和护罩,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方,所述锁紧螺母用于锁紧调节好弹簧拉力的调节螺栓;所述护罩设置在安装板上,用以防护调节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外壳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挠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外缸体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健生詹长庚徐希亮谢健方寅谷庭伟姚世传陈列隋永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燃创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