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菌性医用金属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34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抗菌性金属玻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二次冷却法制得具有硬度深度金属玻璃后,通过激光纹理对其表面改性,经二次冷却和激光修饰后距表面1~3μm深度的金属玻璃形成均匀分布的晶相,所制备的抗菌金属玻璃抗菌性能优异且高度疏水,接触角为120~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菌性医用金属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玻璃制备应用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抗菌性医用金属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出现了一些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其中一些细菌可以耐受多种抗生素,从而加剧了医院感染的风险。而且因抗生素耐药性细菌从而导致了全球医疗成本的上升。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是解决细菌耐药性的主要途径,然而,新型抗生素的发现速度大大降低,因此迫切需要替代方法。抗生素的传统替代方法就是抗菌材料,例如铜和银。其中银在干燥环境中的效果较差,铜的耐磨性低,无法长期使用。而非晶态合金即金属玻璃不会表现出晶体的规则排列,从而拥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但是由于金属玻璃中剪切带引起的不均匀的塑性变形使得其缺少晶界,限制了铜银等离子向细菌中扩散,从而限制了其抗菌活性。将结晶相引入无定形基质或块状金属玻璃复合物中是限制剪切带局部化的一种方法。此外优化结晶相的体积分数可以将优异的杀菌作用和机械性能相结合,达到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高抗菌性金属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改进的二次冷却法和激光修饰,经二次冷却和激光修饰后距表面1~3 μm深度的金属玻璃形成均匀分布的晶相,所制备的抗菌金属玻璃满足组分:/nC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菌性金属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改进的二次冷却法和激光修饰,经二次冷却和激光修饰后距表面1~3μm深度的金属玻璃形成均匀分布的晶相,所制备的抗菌金属玻璃满足组分:
CuxCo100-x-yTiy
30≤x≤45,5≤y≤15,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合金成分配比称取纯度为99.9~99.99%的高纯Cu、Co、Ti块或粉,并反复在纯氩气气氛中电弧放电熔融3~4次,冷却得母合金锭;
步骤二:二次冷却过程,即将得到的母合金锭再次在充有钴粉的氩气中熔融,然后关闭电弧并立即倒入恒温为90~100oC的铜模中浇铸成型,将成型的合金置于0~3oC下再次冷却,得到非晶态的金属玻璃,并用砂纸打磨各个表面至光滑;
步骤三:激光纹理,即将特定的激光束聚焦在金属玻璃表面并上下左右间隔扫描,完成表面改性,得到表面粗化后金属玻璃。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甄方正张永丽陈东顺赵超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