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28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粘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用溶剂搅拌溶解成均匀透明的溶液,得到环氧树脂溶液;步骤2: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和聚异丁烯用溶剂搅拌加热溶解;步骤3:将氢化石油树脂加入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胶液;步骤4:将步骤1中制得的环氧树脂溶液加入步骤3的胶液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胶粘剂;步骤5:将步骤4中所制得的胶粘剂涂覆于基材表面,并在50~150℃温度下进行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提高了胶带与被粘铝箔的粘结性能,也改善了其耐电解液腐蚀的性能,克服了目前的丙烯酸系胶带因长期高温浸泡电解液,而导致其粘性快速下降、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粘带
,具体是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电池制程中需要很多胶带,如:极耳保护、终止部位固定、绕胶、over焊等环节,并且胶带会成为电池产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胶带在锂电池电解液环境中长期稳定的发挥作用,保证电池产品的寿命和使用安全。目前,市场主流产品的锂电池电解液的主体成份是碳酸酯类高极性溶剂,且电解液体系呈弱酸性,其产品的胶带在电解液环境中易受电解液的侵蚀,使得胶带粘性很快下降、失效,影响了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用溶剂搅拌溶解成均匀透明的溶液,得到环氧树脂溶液;步骤2: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和聚异丁烯用溶剂搅拌加热溶解;步骤3:将氢化石油树脂加入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胶液;步骤4:将步骤1中制得的环氧树脂溶液加入步骤3的胶液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胶粘剂;步骤5:将步骤4中所制得的胶粘剂涂覆于基材表面,并在50~150℃温度下进行烘干,或者将胶粘剂涂覆于硅离型膜的离型面上,烘干后再热压转移至基材膜电晕面上,制得胶带。优选的,制得的胶粘剂中各种原料的质量配比为:溶剂占总组分的200~500,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占总组分的25~40,聚异丁烯占总组分的10~25,氢化石油树脂占总组分的30~70,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占总组分的1~10。优选的,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环己烷、丁酮、异丙醇、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200~1000。优选的,所述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的接枝率为0.5~1.5%。优选的,所述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50000~100000。优选的,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100~140℃。优选的,步骤2中的加热温度为60~8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胶粘剂采用耐化学性能优异的SEBS、聚异丁烯、氢化树脂为主体材料,大幅度提高了胶粘剂耐电解液性能,并且使用了马来酸酐接枝SEBS和氢化环氧树脂,极大提高了胶带与被粘铝箔的粘结性能,也改善了其耐电解液腐蚀的性能,克服了目前的丙烯酸系胶带因长期高温浸泡电解液,而导致其粘性快速下降、失效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制备方案,在其中所说明的制备条件范围内选取三组定值作为实施例,以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用溶剂按一定比例搅拌溶解成均匀透明溶液。步骤2: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和聚异丁烯用溶剂甲苯加热至70℃搅拌溶解。步骤3:将氢化石油树脂加入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胶液。步骤4:将步骤1中制得的环氧树脂溶液加入步骤3的胶液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耐电解液的胶粘剂。步骤5:通过刮刀式涂布机将步骤4中所制得的胶粘剂涂覆于厚度为6um的PET基材表面,然后在110℃温度下进行烘干,控制胶带总厚度为10um,制得耐电解液的超薄胶带。实施例2: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用溶剂按一定比例搅拌溶解成均匀透明的溶液,得到环氧树脂溶液。步骤2: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和聚异丁烯用溶剂甲苯加热至80℃搅拌溶解。步骤3:将氢化石油树脂加入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胶液。步骤4:将步骤1中制得的环氧树脂溶液加入步骤3的胶液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胶粘剂。步骤5:通过刮刀式涂布机将步骤4中所制得的胶粘剂涂覆于厚度为20um的PET硅离型膜的离型面,在120℃温度下烘干后,再热压转移至厚度为4um的PET基材的电晕面,控制胶带总厚度为8um,在50℃温度下熟化2天,即制得耐电解液的超薄胶带。实施例3:步骤1: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用溶剂按一定比例搅拌溶解成均匀透明的溶液,得到环氧树脂溶液。步骤2: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和聚异丁烯用溶剂二甲苯加热至75℃搅拌溶解。步骤3:将氢化石油树脂加入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胶液。步骤4:将步骤1中制得的环氧树脂溶液加入步骤3的胶液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胶粘剂。步骤5:通过刮刀式涂布机将步骤4中所制得的胶粘剂涂覆于厚度为20um的PET硅离型膜的离型面,在130℃温度下烘干后,热压转移至厚度为4um的PET基材的电晕面,控制胶带总厚度为8um,在60℃温度下熟化1天,即制得耐电解液的超薄胶带。本专利技术的耐电解液的超薄胶带经过80℃的电解液浸泡168小时后,其剥离力保持率维持在80%以上,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使用系数,其安全性能优异于目前常规的丙烯酸系的终止胶带,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用溶剂搅拌溶解成均匀透明的溶液,得到环氧树脂溶液;/n步骤2: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和聚异丁烯用溶剂搅拌加热溶解;/n步骤3:将氢化石油树脂加入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胶液;/n步骤4:将步骤1中制得的环氧树脂溶液加入步骤3的胶液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胶粘剂;/n步骤5:将步骤4中所制得的胶粘剂涂覆于基材表面,并在50~150℃温度下进行烘干,或者将胶粘剂涂覆于硅离型膜的离型面上,烘干后再热压转移至基材膜电晕面上,制得胶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用溶剂搅拌溶解成均匀透明的溶液,得到环氧树脂溶液;
步骤2: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和聚异丁烯用溶剂搅拌加热溶解;
步骤3:将氢化石油树脂加入步骤2的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胶液;
步骤4:将步骤1中制得的环氧树脂溶液加入步骤3的胶液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制得胶粘剂;
步骤5:将步骤4中所制得的胶粘剂涂覆于基材表面,并在50~150℃温度下进行烘干,或者将胶粘剂涂覆于硅离型膜的离型面上,烘干后再热压转移至基材膜电晕面上,制得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解液的超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胶粘剂中各种原料的质量配比为:溶剂占总组分的200~500,马来酸酐接枝改性SEBS占总组分的25~40,聚异丁烯占总组分的10~25,氢化石油树脂占总组分的30~70,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占总组分的1~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继科万中梁李鑫刘杰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徽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