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28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步骤一,将40‑50份软单体和30‑40份硬单体及10‑15份功能性单体,加上0.15%‑3%的引发剂过氧化物,然后加上适量溶剂,按6:4的比例一部分放在反应釜;步骤二,步骤一中的另外一部分放在滴定中进行搅拌;步骤三,升温加热,反应至所需要的黏度4000‑8000cps;步骤四,降温至40℃出料备用;步骤五,将制备的丙烯酸树脂后期通过加固化剂多异氰酸酯类的和胺类相协调和活性稀释剂和0.4‑2%的光引发剂,偶联剂1‑3%以及10‑15份的增塑剂进行搅拌均匀;步骤六,将步骤五的溶剂进行涂布工作;步骤七,通过后期二次uv固化使胶固化的更充分,紫外光固化压敏胶透明度好,耐高低温,附着力强,不黄变,不收缩,对玻璃和塑料薄膜有很好的粘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压敏胶加工的
,特别是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的汽车市场持续繁荣和车联网的不断推进,人车交互智能化的程度加深,人们对车载显示的功能及智能化的需求在日益增加,相对于消费电子领域用显示屏来说,车载显示屏产品结构和使用环境更加复杂,如在户外、高温、低温、沙漠、海边等各种苛刻的环境进行驾驶的过程中,由于行驶中会出现颠簸的常见情况并且前发动机舱的余热等现象会对屏幕的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比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屏幕,汽车显示屏对于安全的性能要求更高,需要抗眩光和抗刮伤的功能,但是现有加工市场上做出来的车载用的胶带在使用时间较长后会出现四周翘曲,颜色变黄并且会出现收缩等异常状况,同时也会并发出现对塑胶板粘结不牢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由丙烯酸酯聚合物和离型膜组成,步骤一,将40-50份软单体和30-40份硬单体以及10-15份功能性单体,加上0.15%-3%的引发剂,然后加上适量溶剂,按6:4的比例一部分放在反应釜;步骤二,步骤一中的另外一部分放在滴定中进行搅拌;步骤三,升温加热,升温加热至75-80℃,反应至所需要的黏度4000-8000cps;步骤四,降温至40℃出料备用;步骤五,将制备的丙烯酸树脂后期通过加固化剂多异氰酸酯类的和胺类相协调和活性稀释剂和0.4-2%的光引发剂,偶联剂1-3%以及10-15份的增塑剂进行搅拌均匀;步骤六,将步骤五的溶剂进行涂布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由丙烯酸酯聚合物和离型膜组成,步骤一,将40-50份软单体和30-40份硬单体以及10-15份功能性单体,加上0.15%-3%的引发剂,然后加上适量溶剂,按6:4的比例一部分放在反应釜;步骤二,步骤一中的另外一部分放在滴定中进行搅拌;步骤三,升温加热,升温加热至75-80℃,反应至所需要的黏度4000-8000cps;步骤四,降温至40℃出料备用;步骤五,将制备的丙烯酸树脂后期通过加固化剂多异氰酸酯类的和胺类相协调和活性稀释剂和0.4-2%的光引发剂,偶联剂1-3%以及10-15份的增塑剂进行搅拌均匀;步骤六,将步骤五的溶剂进行涂布的工作;步骤七,通过后期二次uv固化使胶固化的更充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中的两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车载显示的压敏胶的加工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引发剂或者偶氮类引发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莉王平费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汇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