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粒体靶向比率检测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探针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比率检测一氧化碳的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生物体内的内源性一氧化碳主要是由血红素在血红素氧化酶的催化代谢下产生的。作为一种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碳在许多的生理或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一氧化碳的异常代谢与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炎症和心力衰竭等许多疾病有关。同时,医学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舒张血管、抗高血压、抗炎、抗氧化和细胞保护的功能。作为细胞内重要的呼吸场所,线粒体是一氧化碳分子的主要靶标,原因是:(1)血红素产生于线粒体膜内;(2)一氧化碳的生理作用依赖于线粒体活性氧信号。研究证明,一氧化碳可以通过竞争来抑制氧气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结合,会破坏线粒体膜电位,减少三磷酸腺苷合成,诱导细胞死亡。因此,实现对线粒体中一氧化碳的定量检测对于揭示一氧化碳生理意义和细胞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方法如比色检测、电化学和气相色谱等,虽然能够实现对一氧化碳的检测,但是不能够对生物体内一氧化碳进行实时、原位的检测。荧光探针方法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粒体靶向比率检测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结构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粒体靶向比率检测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结构式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探针可以实现对一氧化碳的比率荧光信号响应,同时探针可以精确靶向细胞中的线粒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粒体靶向比率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将4-烯丙基醚-N-2-氨基乙基吡啶-1,8-萘酰亚胺和碘甲烷溶于甲苯中,加热搅拌,得到目标探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生成目标探针时其反应条件为105~125℃下加热回流8~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静,臧顺平,张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