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钢渣还原改质的控制方法和水淬渣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647194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实现钢渣还原改质的控制方法和水淬渣及其用途,控制方法的过程包括:将钢渣、硅质还原剂和辅助剂的粉料掺入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块,烘干;硅质还原剂占钢渣质量的8%‑35%,辅助剂占钢渣质量的1%‑2.3%;将烘干后的块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煅烧,控制煅烧温度制度,分别在1050℃±50℃、1200℃±50℃、1300℃±50℃以及1525℃±25℃四个阶段;在第四阶段煅烧保温阶段物料熔融后,调整碱度为1.0‑1.4;进行水淬,得到还原硅铁合金和水淬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直接还原和熔融改质相结合的温度制度,通过分步还原充分解离钢渣中含铁化合物并完成改质,实现钢渣的高效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钢渣还原改质的控制方法和水淬渣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渣综合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钢渣还原改质的控制方法和水淬渣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钢渣是电炉或转炉炼钢生产工序中的典型固体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二氧化硅、铁氧化物和氧化铝等。随着钢产量提升,钢渣排放量也呈上升趋势,大量的钢渣弃置堆积,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污染环境。钢渣中含有20%~30%左右的铁组分具有回收价值,同时钢渣中的硅酸盐矿物具有一定潜在的胶凝活性,有开发作为水泥混合料的潜在基础。但铁质矿物主要为RO相(FeO、MgO与MnO的固溶体),难以磁选回收;RO相的存在也提高了渣硬度,难以破碎;铁组分的存在也对建材性能有害。同时相对于水泥熟料,钢渣中胶凝活性矿物总量不足,存在的游离氧化钙及RO相也会引起水泥使用过程中的体积安定性问题。针对钢渣中铁质组分的回收利用及尾渣改质的方法,现有的实现方式主要为在热态钢渣中混入改性剂进行钢渣改质,这种方法仅仅基于通过改变碱度提高钢渣的胶凝活性及安定性,而忽略了钢渣中铁质组分的回收,从而降低了钢渣的利用价值;而申请号为201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钢渣还原改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n将钢渣、硅质还原剂和辅助剂的粉料掺入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块,烘干;其中,辅助剂能够在煅烧时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硅质还原剂占钢渣质量的8%-35%,辅助剂占钢渣质量的1%-2.3%;/n将烘干后的块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煅烧,煅烧时,分为四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保温,第一保温阶段温度为1050℃±50℃,使硅质还原剂与钢渣中的铁酸钙充分反应释放氧化钙;第二保温阶段温度为1200℃±50℃,使硅质还原剂与钢渣中的硅酸铁和其他低价铁化合物充分反应得到铁单质,实现含铁组分充分还原;第三保温阶段温度为1300℃±50℃,硅质还原剂与刚渣中的RO相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钢渣还原改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将钢渣、硅质还原剂和辅助剂的粉料掺入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块,烘干;其中,辅助剂能够在煅烧时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硅质还原剂占钢渣质量的8%-35%,辅助剂占钢渣质量的1%-2.3%;
将烘干后的块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煅烧,煅烧时,分为四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保温,第一保温阶段温度为1050℃±50℃,使硅质还原剂与钢渣中的铁酸钙充分反应释放氧化钙;第二保温阶段温度为1200℃±50℃,使硅质还原剂与钢渣中的硅酸铁和其他低价铁化合物充分反应得到铁单质,实现含铁组分充分还原;第三保温阶段温度为1300℃±50℃,硅质还原剂与刚渣中的RO相充分反应;第四保温阶段温度为1525℃±25℃;
在第四阶段煅烧保温阶段物料熔融后,调整碱度为1.0-1.4;
调整完碱度后进行水淬,得到还原硅铁合金和水淬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钢渣还原改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钢渣、硅质还原剂和辅助剂破碎、粉磨至勃氏比表面积为150-300m2/kg的粉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钢渣还原改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的形状为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为10cm,高度为10cm。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明张馨艺臧旭媛郑建潞邢相栋吴育庆王伟安阮锦榜庞焯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