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玻璃膜去除功能的粉煤灰资源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置玻璃膜去除功能的粉煤灰资源化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内置玻璃膜去除功能的粉煤灰资源化装置,即,在静电集尘过程中,向粉煤灰喷射混合高压空气来向粉煤灰基于粒子之间的空隙,接着,在高压放电过程中,将粉煤灰粒子及空气离子化后,将通过在高速旋转的喷射口生成的离心力向静电集尘部喷射的粉煤灰粒子的流动形成为旋流(swirlflow),在粉煤灰粒子之间的弹性碰撞及离子化的灰与高压空气的混合过程中,在与喷射口内部面的摩擦过程中,粉煤灰粒子将会带电,在带有(+)及(-)电荷的粉煤灰粒子中,在集尘极的(+)极中通过集尘分离未燃碳成分(C),通过加热体加热或在燃烧器中燃烧的燃料的火焰使分离的未燃碳进行燃料来将其去除,在本体圆桶内部一侧面,沿着圆周面附着多个放电电极,在本体圆桶的内部隔着规定间隔,两末端面在椭圆形的圆柱(第一圆桶)外表面设置接地电极,使得与设置于本体圆桶内部一侧面的放电电极相向,附着马达来进行旋转的本体圆桶及第二圆桶的两末端面为椭圆形,通过与椭圆柱形状的第一圆桶相连接来使其通过马达的旋转力进行旋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玻璃膜去除功能的粉煤灰资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储存槽(100),利用罐车(101)搬运从设置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的后端的静电集尘器排出的粉煤灰,通过附着于车身的送风机(102)进行押送,并通过供给管(103)来向第一储存罐(104)供给并储存;/n供给器(200),与第一储存罐(104)连接设置,向排出管(202)供给在设置于螺栓进料器一侧面的送风机(201)中生成的高压空气并开放设置于第一储存罐(104)下部的旋转阀(105)来供给储存于第一储存槽(100)的粉煤灰,在供给粉煤灰时,通过使驱动马达(204)驱动来使通过轴与马达(204)连接的螺栓(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7 KR 10-2019-00262341.一种内置玻璃膜去除功能的粉煤灰资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储存槽(100),利用罐车(101)搬运从设置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的后端的静电集尘器排出的粉煤灰,通过附着于车身的送风机(102)进行押送,并通过供给管(103)来向第一储存罐(104)供给并储存;
供给器(200),与第一储存罐(104)连接设置,向排出管(202)供给在设置于螺栓进料器一侧面的送风机(201)中生成的高压空气并开放设置于第一储存罐(104)下部的旋转阀(105)来供给储存于第一储存槽(100)的粉煤灰,在供给粉煤灰时,通过使驱动马达(204)驱动来使通过轴与马达(204)连接的螺栓(203)进行旋转来向与未燃碳成分去除部(300)连接的排出口(205)排出粉煤灰;
未燃碳成分去除部(300),设置于本体(301)的上部,在内部下部倾斜形状的腔室(311)的上部中心部设置从供给器(200)供给的粉煤灰供给管(312),在腔室(311)的上部一侧,与粉煤灰供给管(312)隔着间隔连接空气供给部(320)的空气供给管(323),在腔室(311)的内部下部倾斜面,通过导线(313b)接收在高压发生器(313a)生成的高电压的放电电极(313c)及接地电极(313d)相向地设置,在下部设置排出管(314),在本体(301)内部一侧面相向地设置来在直流电源供给器(341)施加直流电源的(+)极(342)及(-)极(343),在下部末端设置喷射口(335)的中空轴(334)贯通本体(301)上部面来在一侧面设置第二正齿轮(333),并设置第一正齿轮(332)与轴相连接的马达(331),通过第一正齿轮(332)向第二正齿轮(333)传递马达(331)的旋转力来使喷射口(335)进行旋转,在向在电离器(310)的腔室(311)内部倾斜面相向设置的放电电极及接地电极施加在高压发生器生成的高压来开始进行两个电极之间的放电并生成的高场电子能带中,向从供给器(200)向在进行旋转的中空轴(334)上部隔开设置的电离器(310)移送的粉煤灰喷射预先在空气供给器(320)中通过加压器(321)吸入并加压的外部空气来形成粒子之间空隙以及使粉煤灰通过,通过离解、激发、离子化、氧化、还原的电化学反应将粉煤灰粒子离子化之后,向中空轴(334)的上部供给粒子被离子化的粉煤灰,使其经由中空轴(334)来向设置于下部末端的喷射口(335)移动,在从喷射口(335)向本体(301)内部喷射粉煤灰的过程中,粉煤灰粒子之间、粒子与空气的混合、粒子及空气碰撞中空轴(334)内部面及喷射口(335)内部面的过程中被带电,从而在与不同粒子之间的电子交换过程中,功函数值大的未燃碳(C)、氧化铝(Al2O3)、氧化硅(SiO2)、氧化铜(CuO)的粒子在电子的交换过程中带有(-)电荷而被集尘在(+)极(342),功函数值小的氧化钙(CaO)的粒子在电子的交换过程中带有(+)电荷而被集尘到(-)极(343),在(-)极(343)中心部绝缘设置的燃烧器(362)中,在从燃料供给管(361)接收的可燃性气体或在液体状态的燃料混合从空气导入管(362)导入的外部空气之后,通过在火花塞(364)发生的火花点火并生成的火焰来燃烧在(+)极(342)集尘的未燃碳(C)成分并去除,或者向在附着(+)极(342)的部位的本体(301)外表面面接设置的加热线圈(352)供给电源来通过热传导方式以在加热线圈(352)发生的热能来将(+)极(342)局部加热至作为未燃碳(C)的点火温度的500℃以上,以此通过燃烧反应燃烧在(+)极(342)集尘的未燃碳(C)成分并去除,在控制面板中,通过利用微计算机的电源开闭控制,每在1分钟至2小时的范围内选择的时间,周期性脱尘在(+)极(342)及(-)极(343)集尘的粉煤灰来向玻璃膜去除部排出;
玻璃膜去除部(400),由包括本体圆桶(401)的乱流发生器(410)、粉煤灰供给部(420)、氟化合物供给部(430)、蒸汽供给部(440)、高压放电单元(450)、加热单元(460)构成,在两末端呈圆形的圆柱形态的本体圆桶(401)内部面的一侧面,沿着圆周面以规定间隔设置多个放电电极(451)或接地电极(452),在上部面中心部穿孔规定直径的孔来设置符合穿孔大小的轴承单元(413c),在本体圆桶(401)内部维持规定间隔,在两末端呈椭圆形的圆柱形态的第一圆桶(411)的外部表面的一侧面设置接地电极(452)或放电电极(451),以与在设置于本体圆桶(401)内部面的放电电极(451)或接地电极(452)相向,在第一圆桶(411)的上部面设置凸缘(413d),使两末端呈圆形的圆柱形态的第二圆桶(412)的下端部与凸缘(413d)连接,上端部贯通本体圆桶(401)上端部向外部突出,在突出的第二圆桶(412)的上端部一侧面设置第二正齿轮(413b),将第一正齿轮(413a)与轴连接的马达(413)与第二正齿轮(413b)相同地设置,马达(413)的旋转力将通过第一正齿轮(413a)向第二正齿轮(413b)传递,在设置有第二正齿轮(413b)的第二圆桶(412)和第一圆桶(411)因第一圆桶(411)为椭圆形的圆柱,隔着规定间隔在两桶(411、412)之间形成的通路(402)的气流通过椭圆形的短边的直径和长边的直径差使第一圆桶(411)通过旋转生成乱流状态的旋流,向在未燃碳去除部(300)中去除碳成分来供给的粉煤灰施加外部空气并向与向外部突出的第二圆桶(412)的上端部末端隔着间隔设置的粉煤灰供给部(420)喷射,在通过(433)或压缩机(433a)对泵在储存罐(432)或容器(432a)储存的氟化合物施加压力之后,若通过喷射喷嘴(434)向通过高压的空气移送的粉煤灰进行喷射,则涂敷在与氟化合物接触的粉煤灰粒子表面的玻璃膜的主成分物质通过与氟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被去除,或者在水蒸气发生器(441)生成的水蒸气通过配管(442)向汽水分离器(443)移动并被分离成冷凝水和干蒸汽之后,使所分离的干蒸汽向喷射管(444)移动,水蒸气与涂敷在粉煤灰粒子表面的作为玻璃膜的主成分物质的二氧化硅(SiO2)、氧化钙(CaO)、氧化钡(Ba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接触及混合并通过与水蒸气的水解反应去除,向在本体圆桶(401)与第一圆桶(411)之间形成的通路(402)流入的粉煤灰粒子向乱流状态的旋流扩散并在反复进行搅拌、与粒子的碰撞、不规则轨迹的旋转运动的过程中与腐蚀液以多种角度数次接触,使得粒子表面的玻璃膜被冲蚀,在高压发生器(451)生成的高压通过导线(454)向在本体圆桶(401)内部面和第一圆桶(411)外表面相向设置的放电电极(451)及接地电极(452)施加并在两个电极(451、452)之间开始进行放电,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的电子或离子的带电粒子和放电电极被加热并释放的热电子以及向放电电极(451)及接地电极(452)施加在高压发生器(451)生成的高压并在高电场状态下发生的电荷与粉煤灰粒子的连续的弹性碰撞过程中有效地去除涂敷在表面的玻璃膜,若在交流电源供给器(461)向本体圆桶(401)外部侧面的圆周方向以规定卷绕数卷绕的高频感应加热线圈(464)施加电源,则高频感应加热线圈(464)将被加热并通过热传导方式向本体圆桶(401)内部传导,以使放电电极(451)被加热来提高放电效率,接收电子或离子的带电粒子和热电子加热能并被活性化,以此上升内部温度来改变涂敷在粉煤灰粒子表面的玻璃膜的粘性,从而改善导电性来有效地去除玻璃膜,在玻璃膜的去除过程中飞散的浮游粉煤灰粒子通过集尘器的风扇(未图示)的吸入力向中空结构的第一圆桶(411)的中空内吸入,经由与第一圆桶(411)凸缘(413d)连接的第二圆桶来向集尘器流入并被除尘之后向大气排出,含在粉煤灰的未燃碳(C)被去除,涂敷在粒子表面的玻璃膜被去除,最终处理的粉煤灰通过排出管(403)因设置于排出管(403)的电动阀(403a)的开放所引起的重力差而向第二储存槽(500)供给;
第二储存槽(500),具有简单储存在玻璃膜去除部(400)中最终处理的粉煤灰的料斗(501),向排出管(502)供给在设置于螺栓进料器(505)一侧面的送风机(503)生成的高压空气并驱动驱动马达(506)来使在外部面附着旋转叶片(504)的轴(503)进行旋转来向储存罐供给被处理的粉煤灰;以及
控制面板(600),以通过设置于第一储存槽(100)、供给器(200)、未燃碳成分去除部(300)、玻璃膜去除部(400)、第二储存槽(500)的传感器(未图示)实时计测来向控制部传送的数据执行向第一储存槽(100)、供给器(200)、未燃碳成分去除部(300)、玻璃膜去除部(400)、第二储存槽(500)供给及断开电源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玻璃膜去除功能的粉煤灰资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未燃碳成分去除部(300)由本体(301)、电离器(310)、粉煤灰供给部(320)、旋流发生器(330)、静电集尘部(340)、加热部(350)及燃烧部(360)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玻璃膜去除功能的粉煤灰资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离器(310)由内部下部为倾斜形状的腔室(311)、粉煤灰供给管(312)、高压放电单元(313)及排出口(313),在腔室(311)内部下部倾斜部位中,高压放电器(313a)的放电电极(313b)及接地电极(313c)相向设置,在高压发生器(313a)生成的高压通过导线向放电电极(313b)及接地电极(313c)施加来在两极(313b、313c)之间开始进行放电,使粉煤灰通过在释放电子或离子的带电粒子的过程中形成的高场电子能带来通过离解、激发、离子化、氧化、还原的电化学反应将粉煤灰粒子离子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玻璃膜去除功能的粉煤灰资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旋流发生器(330)由马达(331)、第一正齿轮(332)、第二正齿轮(333)、中空轴(334)、喷射口(335)构成,在中空轴(3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