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
,尤其是涉及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筑材料。混凝土的硬度高、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广泛使用于房屋、公路等构造物。由于人员对混凝土的频繁使用,混凝土原材料呈现日渐紧缺的趋势。而工地上又经常出现,由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导致这些混凝土无法再被使用,人员一般是将这些废弃混凝土搁置或者掩埋处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人员对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低,造成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废弃混凝土的过度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凝结硬化;步骤二:取出硬化后的废弃混凝土块将之运输至破碎机处进行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首先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凝结硬化;/n步骤二:取出硬化后的废弃混凝土块将之运输至破碎机处进行破碎处理;/n步骤三:对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进行筛选,将之筛选成颗粒大小分别为20-30mm、10-20mm、5-10mm的三个等级;/n步骤四:将筛选处理后的混凝土颗粒,输送至混凝土生产处,按照废弃混凝土的原强度等级降低2个等级供应给新拌混凝土以当作砂砾与碎石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凝结硬化;
步骤二:取出硬化后的废弃混凝土块将之运输至破碎机处进行破碎处理;
步骤三:对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进行筛选,将之筛选成颗粒大小分别为20-30mm、10-20mm、5-10mm的三个等级;
步骤四:将筛选处理后的混凝土颗粒,输送至混凝土生产处,按照废弃混凝土的原强度等级降低2个等级供应给新拌混凝土以当作砂砾与碎石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破碎处理可细分为一次破碎与二次破碎,凝结硬化后的混凝土首先经过颚式破碎机进行一次破碎,之后再经过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与步骤四之间,还具有混凝土颗粒强化步骤,混凝土颗粒筛选完成后,混凝土颗粒被传输至强化装置(1),强化装置(1)将传输过来的混凝土颗粒浸上硅酸钠溶液,将混凝土颗粒内部的氢氧化钙转换为硬度更高的硅酸钙,提高其颗粒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装置(1)包括浸入池(11)、变向传输带(12)、用于改变变向传输带(12)传输方向的变向装置(13),所述变向传输带(12)两端位于浸入池(11)液位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华,杨杰,陈羲,张文杰,郑姗姗,徐显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方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