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梯失速下落的保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14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梯失速下落的保险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客厢,转动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转动筒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的下侧设置有线圈,固定筒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溶液室,线圈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丝。该防止电梯失速下落的保险装置,通过转动筒加速转动,然后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发生相对应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磁场,然后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电流通过电丝与电柱流入电流变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足以将电流变体变成固体,使得运动杆运动受阻,从而制动转动筒,这一结构达到了防止失速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和保护电梯设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电梯失速下落的保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险装置
,具体为一种防止电梯失速下落的保险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电梯,例如大型商场、小区和办公楼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便利,但是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电梯安全事故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因此电梯的保险装置相应而生。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电梯都是通过收紧和放松绳索,从而达到电梯上升和下降的目的,但是在收紧和放松绳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出现电梯突然失速下落的情况,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电梯失速下落的同时,电梯内的乘客因为失重,会相对电梯向上运动,头部会撞到电梯顶部,造成人员伤亡。以上情形会导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具有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容易损坏电梯设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电梯失速下落的保险装置,具备防止失速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人员伤亡和保护电梯设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梯设备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具有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电梯失速下落的保险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客厢(2),客厢(2)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滑轮(3),第一滑轮(3)的上侧且在机体(1)的内壁设置有固绳块(4),机体(1)的左上侧设置有第二滑轮(5),第二滑轮(5)的右侧设置有转动筒(6),转动筒(6)的右侧啮合有主动轮(7),主动轮(7)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驱动轴(8),客厢(2)的上侧内部设置有储存室(13),储存室(13)的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14),储存室(13)的上侧设置有轴承(12),轴承(1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风扇(10),转动筒(6)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梯失速下落的保险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客厢(2),客厢(2)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滑轮(3),第一滑轮(3)的上侧且在机体(1)的内壁设置有固绳块(4),机体(1)的左上侧设置有第二滑轮(5),第二滑轮(5)的右侧设置有转动筒(6),转动筒(6)的右侧啮合有主动轮(7),主动轮(7)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驱动轴(8),客厢(2)的上侧内部设置有储存室(13),储存室(13)的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14),储存室(13)的上侧设置有轴承(12),轴承(1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风扇(10),转动筒(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15),转动筒(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筒(16),固定筒(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9),第二磁铁(9)的下侧设置有线圈(17),固定筒(1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溶液室(18),线圈(1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丝(20),电丝(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柱(19),电柱(19)的上侧设置有分液腔(21),分液腔(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板(22),推动板(2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运动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梦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耀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