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06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汽车包括车轮(1)、电子控制单元(2)、车身稳定系统(5)、安全气囊控制装置(8),其特征在于:在车轮(1)上设置轮速传感器(7),轮速传感器(7)通过轮速传感器采集线(6)及轮速传感器采集线分口(4)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2)及车身稳定系统(5)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信号传输的时间上能够减少10ms左右,提高了整车安全系数;同时控制器局域网络负载率变低,提高控制单元相互信息交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安全控制的
,尤其乘用车控制方式。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制造业是国家支柱性的产业,已成为制造产业的中坚。目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车辆功能越来越多,这也同时在汽车E/E系统进程中增加了车辆控制单元。乘用车型基本配备ESP、ABM等控制器,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车辆安全显得尤其重要。乘用车对ESP及ABM控制通常采用控制器局域网络进行控制。在整车功能增加、控制单元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会导致控制器局域网络负载变高,使信号传输错误,降低了车辆安全系数。随着越来越多的控制单元增加,整车安全显得尤其重要。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两大方面。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由于国际汽车界对于被动安全已经有着非常详细的测试细节的规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动安全是可以量化的。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犹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现有电动汽车技术中,当车辆开门状态下启动行驶时,驾驶员及承载人员不能及时察觉、反应并主动采取制动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其目的是提高车辆控制的安全系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所述的汽车包括车轮、电子控制单元、车身稳定系统、安全气囊控制装置;在所述的车轮上设置轮速传感器,所述的轮速传感器通过轮速传感器采集线及轮速传感器采集线分口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及车身稳定系统连接。在所述的汽车的车身上设置碰撞传感器,所述的碰撞传感器通过碰撞传感器采集线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及安全气囊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的轮速传感器设置轮速传感器壳体和轮速传感器盖板,在轮速传感器壳体和轮速传感器盖板形成的内腔中,依次设置电池、PCBA、密封胶垫、电路板固定扣;在所述的轮速传感器壳体上设置上固定螺栓,所述的轮速传感器通过上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的碰撞传感器包括碰撞传感器上壳、碰撞传感器下壳,在所述的碰撞传感器下壳的一侧,并排设置传感线束正极端和传感线束负极端;在所述的碰撞传感器下壳的另一侧,设置碰撞传感器采集线束;所述的碰撞传感器下壳上还设有碰撞传感器固定孔,所述的碰撞传感器通过碰撞传感器固定孔安装在汽车车身上。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轮速传感器检测车轮的速度,车身稳定系统的控制线路与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线路通过轮速传感器采集线分口与轮速传感器采集线相连接,并分别采集轮速传感器的信号;如果整车滑移率达到预置的触发条件,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直接判断并进行降扭指令输出;同理,车辆高速行驶时,如果碰撞传感器检测整车碰撞情况;当有碰撞信号输出时,安全气囊控制装置与电子控制单元通过碰撞传感器采集线采集碰撞信号,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此信号后立即进行降扭指令输出或发出中断燃油供给指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信号传输的时间上能够减少10ms左右,提高了整车安全系数;同时控制器局域网络负载率变低,提高控制单元相互信息交流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所示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碰撞传感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轮速传感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车轮,2、电子控制单元(ECU),3、控制器局域网络,4、轮速传感器采集线分口,5、车身稳定系统(ESP),6、轮速传感器采集线,7、轮速传感器,8、安全气囊控制装置(ABM),9、碰撞传感器采集线,10、碰撞传感器;11、传感线束正极端,12、传感线束负极端,13、碰撞传感器上壳,14、碰撞传感器固定孔,15、碰撞传感器下壳,16、碰撞传感器采集线束孔;21、轮速传感器盖板,22、电池,23、PCBA,24、密封胶垫,25、电路板固定扣,26、轮速传感器壳体,27、上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所表达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为一种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所述的汽车包括车轮1、电子控制单元2、车身稳定系统5、安全气囊控制装置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提高车辆控制的安全系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在所述的车轮1上设置轮速传感器7,所述的轮速传感器7通过轮速传感器采集线6及轮速传感器采集线分口4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2及车身稳定系统5连接。在所述的汽车的车身上设置碰撞传感器10,所述的碰撞传感器10通过碰撞传感器采集线9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2及安全气囊控制装置8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低压线束直接采集轮速传感器7及碰撞传感器10信号;通过电子控制单元2直接采集信号,省去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传输时间10ms左右,在降低车辆安全系数的同时,也会使控制器局域网络3负载率变低,提高控制器局域网络安全性。如图3所示:所述的轮速传感器7设置轮速传感器壳体26和轮速传感器盖板21,在轮速传感器壳体26和轮速传感器盖板21形成的内腔中,依次设置电池22、PCBA23、密封胶垫24、电路板固定扣25;在所述的轮速传感器壳体26上设置上固定螺栓27,所述的轮速传感器7通过上固定螺栓27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的碰撞传感器10包括碰撞传感器上壳13、碰撞传感器下壳15,在所述的碰撞传感器下壳15的一侧,并排设置传感线束正极端11和传感线束负极端12;在所述的碰撞传感器下壳15的另一侧,设置碰撞传感器采集线束16;所述的碰撞传感器下壳15上还设有碰撞传感器固定孔14,所述的碰撞传感器10通过碰撞传感器固定孔14安装在汽车车身上。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轮速传感器7检测车轮1的速度,车身稳定系统5(ESP)的控制线路与电子控制单元2(ECU)的控制线路通过轮速传感器采集线分口4与轮速传感器采集线6相连接,并分别采集轮速传感器7的信号;如果整车滑移率达到预置的触发条件,电子控制单元2(ECU)内部直接判断并进行降扭指令输出;同理,车辆高速行驶时,如果碰撞传感器10检测整车碰撞情况;当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所述的汽车包括车轮(1)、电子控制单元(2)、车身稳定系统(5)、安全气囊控制装置(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轮(1)上设置轮速传感器(7),所述的轮速传感器(7)通过轮速传感器采集线(6)及轮速传感器采集线分口(4)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2)及车身稳定系统(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所述的汽车包括车轮(1)、电子控制单元(2)、车身稳定系统(5)、安全气囊控制装置(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轮(1)上设置轮速传感器(7),所述的轮速传感器(7)通过轮速传感器采集线(6)及轮速传感器采集线分口(4)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2)及车身稳定系统(5)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汽车的车身上设置碰撞传感器(10),所述的碰撞传感器(10)通过碰撞传感器采集线(9)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2)及安全气囊控制装置(8)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速传感器(7)设置轮速传感器壳体(26)和轮速传感器盖板(21),在轮速传感器壳体(26)和轮速传感器盖板(21)形成的内腔中,依次设置电池(22)、PCBA(23)、密封胶垫(24)、电路板固定扣(25);在所述的轮速传感器壳体(26)上设置上固定螺栓(27),所述的轮速传感器(7)通过上固定螺栓(27)进行固定。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海刘昭才张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