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能源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因其对环境污染小,能够节约有限的资源,逐渐的进入我们的生活中,为了增加人们驾驶与乘坐过程中的的舒适感,会在座椅内填充海绵等柔软物体,使座椅坐起来舒服。目前现有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在夏季乘坐驾驶新能源汽车时,人们坐在新能源汽车的座椅上,由于屁股和后背长时间与座椅接触,导致座椅表面的温度逐渐升高,使得坐在座椅上的人们感觉到灼热感,需要常常更换坐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在夏季乘坐驾驶新能源汽车时,人们坐在新能源汽车的座椅上,由于屁股和后背长时间与座椅接触,导致座椅表面的温度逐渐升高,使得坐在座椅上的人们感觉到灼热感,需要常常更换坐姿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其结构包括坐垫、靠背、头枕,所述靠背配合安装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其结构包括坐垫(1)、靠背(2)、头枕(3),所述靠背(2)配合安装于坐垫(1)上方,所述头枕(3)通过活动卡合连接于靠背(2)顶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坐垫(1)包括支撑杆(11)、打孔皮(12)、调节块(13),所述支撑杆(11)通过焊接连接于坐垫(1)内壁,所述打孔皮(12)嵌设于坐垫(1)上表面且套在支撑杆(11)外侧,所述调节块(13)安装在坐垫(1)左侧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其结构包括坐垫(1)、靠背(2)、头枕(3),所述靠背(2)配合安装于坐垫(1)上方,所述头枕(3)通过活动卡合连接于靠背(2)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垫(1)包括支撑杆(11)、打孔皮(12)、调节块(13),所述支撑杆(11)通过焊接连接于坐垫(1)内壁,所述打孔皮(12)嵌设于坐垫(1)上表面且套在支撑杆(11)外侧,所述调节块(13)安装在坐垫(1)左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皮(12)包括通管(121)、通风层(122)、隔板(123)、风扇(124)、支撑簧(125),所述通管(121)垂直贯穿打孔皮(12)上表面,所述通风层(122)嵌设于坐垫(1)内部且位于通管(121)底部,所述隔板(123)嵌固于通风层(122)上下两侧,所述风扇(124)安装在坐垫(1)内底部,所述支撑簧(125)焊接于隔板(123)顶部与打孔皮(12)底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121)包括升缩管(a1)、挤压块(a2)、气囊(a3)、进气孔(a4),所述升缩管(a1)与通管(1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挤压块(a2)顶部通过焊接连接于通管(121)底端,所述气囊(a3)嵌固于挤压块(a2)内部,所述进气孔(a4)嵌设于挤压块(a2)底部且与气囊(a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梅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澜雅赢合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