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051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构造,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包括靠背框和连接座,所述靠背框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座,所述靠背框与连接座之间安装有转轴,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座远离靠背框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中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靠背框下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第一电机带动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转轴带动靠背框转动,对靠背角度进行调节,且由于蜗杆的螺旋线升角小于蜗杆和蜗轮啮合齿间的当量摩擦角,从而产生自锁,使蜗轮无法带动蜗杆转动,避免靠背受力时,通过蜗轮带动蜗杆转动,从而改变靠背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构造。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基本上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两种。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业的跨地区流动、人口流动的增加,大中型客车档次及座椅的安装率不断提高,驾驶位的座椅的舒适度影响着驾驶员。汽车座椅靠背内部设置有支撑骨架结构。现有的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结构大多强度不高,受到较大的力后易出现变形;靠背的角度调节方式大多为手动调节,不够方便;靠背不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疲劳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构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结构大多强度不高,受到较大的力后易出现变形;靠背的角度调节方式大多为手动调节,不够方便;靠背不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疲劳的作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构造,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包括靠背框和连接座,所述靠背框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座,所述靠背框与连接座之间安装有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构造,包括骨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本体(1)包括靠背框(2)和连接座(3),所述靠背框(2)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座(3),所述靠背框(2)与连接座(3)之间安装有转轴(15),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座(3)远离靠背框(2)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中安装有第一轴承(18),所述靠背框(2)下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另一端与第一轴承(18)套接,所述第一轴承(18)外侧安装有第一轴承盖板(19),所述第一轴承盖板(19)通过螺钉连接于连接座(3)侧面,所述连接座(3)内部中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骨架构造,包括骨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本体(1)包括靠背框(2)和连接座(3),所述靠背框(2)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座(3),所述靠背框(2)与连接座(3)之间安装有转轴(15),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座(3)远离靠背框(2)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中安装有第一轴承(18),所述靠背框(2)下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另一端与第一轴承(18)套接,所述第一轴承(18)外侧安装有第一轴承盖板(19),所述第一轴承盖板(19)通过螺钉连接于连接座(3)侧面,所述连接座(3)内部中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3),所述转轴(15)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14),所述蜗杆(13)与蜗轮(14)相互啮合,所述靠背框(2)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板(4)之间的相视面一侧均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中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槽(20)与滑块(11)滑动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滑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3),所述靠背框(2)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板(25),所述电机板(25)上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移动板(23)中部开设有螺纹孔(21),所述螺杆(5)与螺纹孔(21)螺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6),所述螺杆(5)上端与加固板(6)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同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