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04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舱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包括发动机舱、两个纵梁、两个横梁和固定架,两个所述纵梁对称固定在发动机舱的内部,两个纵梁的顶端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两个横梁的中间连接有两个连接梁,两个横梁相对的一端与两个连接梁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第一滑槽的内部在滑柱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滑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其能够对各个方向都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保护的作用,提高了承载的承载的强度,降低碰撞时撞击力,降低发动机舱内设备损坏的程度,降低维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舱连接结构
,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舱里一般包括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电瓶、发动机排气系统、节气门、水箱补液罐、继电器盒、制动助力泵、油门拉线、车窗玻璃清洗液储液罐、制动液储液罐、保险丝等等。发动机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发动机舱的内部,现有的连接结构简单,减震的效果较差,当车辆受到撞击时,不能对发动机的撞击的力度进行减缓,容易造成发动机严重的损坏,增加了维修侧成本,现有的发动机舱结构,例如CN111152846A仅能够实现前后方向的动态撞击缓冲,对于发动机舱的多自由度减震并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此外现有的连接结构无法在汽车静态下发动机自身运转产生的震动隔离方面胜任。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包括发动机舱、两个纵梁、两个横梁和固定架,两个所述纵梁对称固定在发动机舱的内部,两个纵梁的顶端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两个横梁的中间连接有两个连接梁,两个横梁相对的一端与两个连接梁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第一滑槽的内部在滑柱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滑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远离连接梁的一端与第二压缩弹簧的侧端接触,第一滑块靠近连接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延伸至横梁的外侧并与连接梁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设置在两个连接梁的中间,固定架的左端和右端通过缓冲结构与两个连接梁相对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纵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梁,两个支撑梁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三滑槽的内部在第二滑块远离支撑梁中心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第二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耳,第一固定耳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固定架的底端的前侧和后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耳,第二固定耳的底端与支撑杆远离第一固定耳的一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三滑块和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支撑梁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块与第四滑槽滑动配合,第四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压缩弹簧,第四压缩弹簧靠近固定架的一端与第三滑块远离固定架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第四滑槽的内部与第三滑块靠近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架的侧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对称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顶端面与两个横梁的顶端面在同一平面内。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梁的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第一缓冲垫,两个第一缓冲垫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纵梁的顶端接触。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梁的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两个第二缓冲垫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纵梁的底端接触。优选的,两个所述纵梁与发动机舱为焊接的整体结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实现多自由度多个方向的减震缓冲作用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在汽车静态下自身运转震动的震动减缓,增加舒适度;2、该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对固定架和两个连接梁的前后和纵向进行缓冲保护,通过第四压缩弹簧的作用,对固定架的横向进行缓冲保护,通过第三压缩弹簧的作用推动第二滑块向中间移动,并通过支撑杆对固定架进行支撑,提高固定架承载的强度,从而对各个方向都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保护的作用,提高了承载的承载的强度,降低碰撞时撞击力,降低发动机舱内设备损坏的程度,降低维修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梁、支撑杆和固定架等结构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横梁和连接梁等结构连接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纵梁;2、横梁;3、固定架;4、连接梁;5、第一滑槽;6、滑柱;7、第一压缩弹簧;8、第二滑槽;9、第二压缩弹簧;10、第一滑块;11、第一连接杆;12、支撑梁;13、第三滑槽;14、第二滑块;15、第三压缩弹簧;16、第一固定耳;17、支撑杆;18、第二固定耳;19、第三滑块;20、第二连接杆;21、第四滑槽;22、第四压缩弹簧;23、安装孔;24、第一缓冲垫;25、第二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包括发动机舱、两个纵梁1、两个横梁2和固定架3,两个所述纵梁1对称固定在发动机舱的内部,两个纵梁1的顶端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2,两个横梁2的中间连接有两个连接梁4,两个横梁2相对的一端与两个连接梁4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滑槽5,第一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6,第一滑槽5的内部在滑柱6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7,滑柱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9,第二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远离连接梁4的一端与第二压缩弹簧9的侧端接触,第一滑块10靠近连接梁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远离第一滑块10的一端延伸至横梁2的外侧并与连接梁4的侧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压缩弹簧7和第二压缩弹簧9的作用,对固定架3和两个连接梁4的前后和纵向进行缓冲保护,所述固定架3设置在两个连接梁4的中间,固定架3的左端和右端通过缓冲结构与两个连接梁4相对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纵梁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梁12,两个支撑梁12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滑槽13,第三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4,第三滑槽13的内部在第二滑块14远离支撑梁12中心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15,第二滑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耳16,第一固定耳1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固定架3的底端的前侧和后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耳18,第二固定耳18的底端与支撑杆17远离第一固定耳16的一端转动连接,通过第三压缩弹簧15的作用推动第二滑块14向中间移动,并通过支撑杆17对固定架3进行支撑,提高固定架3承载的强度。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三滑块19和第二连接杆20,两个所述支撑梁12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第四滑槽21,所述第三滑块19与第四滑槽21滑动配合,第四滑槽21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压缩弹簧22,第四压缩弹簧22靠近固定架3的一端与第三滑块19远离固定架3的一端接触,通过第四压缩弹簧22的作用,对固定架3的横向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舱、两个纵梁(1)、两个横梁(2)和固定架(3),两个所述纵梁(1)对称固定在发动机舱的内部,两个纵梁(1)的顶端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2),两个横梁(2)的中间连接有两个连接梁(4),两个横梁(2)相对的一端与两个连接梁(4)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滑槽(5),第一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6),第一滑槽(5)的内部在滑柱(6)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7),滑柱(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9),第二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远离连接梁(4)的一端与第二压缩弹簧(9)的侧端接触,第一滑块(10)靠近连接梁(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远离第一滑块(10)的一端延伸至横梁(2)的外侧并与连接梁(4)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设置在两个连接梁(4)的中间,固定架(3)的左端和右端通过缓冲结构与两个连接梁(4)相对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纵梁(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梁(12),两个支撑梁(12)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滑槽(13),第三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4),第三滑槽(13)的内部在第二滑块(14)远离支撑梁(12)中心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15),第二滑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耳(16),第一固定耳(1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固定架(3)的底端的前侧和后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耳(18),第二固定耳(18)的底端与支撑杆(17)远离第一固定耳(16)的一端转动连接,个所述横梁(2)的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第一缓冲垫(24),两个第一缓冲垫(24)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纵梁(1)的顶端接触,两个所述支撑梁(12)的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25),两个第二缓冲垫(25)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纵梁(1)的底端接触;/n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三滑块(19)和第二连接杆(20),两个所述支撑梁(12)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第四滑槽(21),所述第三滑块(19)与第四滑槽(21)滑动配合,第四滑槽(21)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压缩弹簧(22),第四压缩弹簧(22)靠近固定架(3)的一端与第三滑块(19)远离固定架(3)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杆(20)的一端延伸至第四滑槽(21)的内部与第三滑块(19)靠近固定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0)的另一端与固定架(3)的侧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舱、两个纵梁(1)、两个横梁(2)和固定架(3),两个所述纵梁(1)对称固定在发动机舱的内部,两个纵梁(1)的顶端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2),两个横梁(2)的中间连接有两个连接梁(4),两个横梁(2)相对的一端与两个连接梁(4)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滑槽(5),第一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6),第一滑槽(5)的内部在滑柱(6)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7),滑柱(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9),第二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远离连接梁(4)的一端与第二压缩弹簧(9)的侧端接触,第一滑块(10)靠近连接梁(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远离第一滑块(10)的一端延伸至横梁(2)的外侧并与连接梁(4)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设置在两个连接梁(4)的中间,固定架(3)的左端和右端通过缓冲结构与两个连接梁(4)相对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纵梁(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梁(12),两个支撑梁(12)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滑槽(13),第三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4),第三滑槽(13)的内部在第二滑块(14)远离支撑梁(12)中心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15),第二滑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耳(16),第一固定耳(1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逾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