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01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一种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及装置,属于汽车轮胎技术领域。在轮胎胎胚成型时,同时进行胎冠压合工艺与填充胶压合至反包胎侧压合工艺;胎冠压合时,将胎面中心压辊滚压胎冠中心部位不少于3圈后返回;两个胎面压辊滚压胎冠,运行至胎冠肩部边缘位置时向胎冠肩下摆转,对胎冠肩部与肩下进行滚压,由胎冠肩下至胎冠边缘压合后返回;胎冠压合的同时,进行填充胶压合,反包辊伸进至填充胶靠近其根部位置,压合至填充胶边部,完成后返回;反包胶囊充气、排气;反包辊滚压胎侧,反包辊摆转由胎圈根部至胎侧边缘位置压合胎侧,拉动胎侧反包于胎胚上并进行胎侧压合,完成后返回。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度减少单循环时间,提升产品质量,保证产成品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部件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是轿车、卡车等交通工具不可或缺的部件,这些交通工具的性能与轮胎的特性密切相关。而胎胚成型是轮胎生产过程中关键过程。当前传统的三鼓成型机胎胚成型流程为:1、成型鼓平宽位时胎筒传递至成型鼓;2、锁块撑起胶囊预充气;3、胎冠传递至成型鼓位,胎筒充气成型鼓收缩至超定型位,完成胎筒胎冠复合,4、压合填充胶,完成胶囊再次微充气;5、压合胎冠;6、反包胶囊、助推胶囊充气完成胎侧反包;7、反包胶囊助推胶囊排气;8、压合胎侧;9、卸胎。胎侧反包及压合过程是完成胎胚制作的重要步骤,当前工艺是按照上述步骤逐一进行,胶囊的充气、排气实现胎侧反包,然而此过程消耗的时间占整个过程的近20%,对生产效率影响较大,另外使用此设备及工艺方胎冠压合与填充胶同步开始进行胎侧反包存在圈部、侧部材料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过程中异常(如气泡、稀线等)发生率较高,因此对全钢三鼓新型旋拉反包工艺的开发及应用意义巨大,旨在提高全钢成型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提高全钢三鼓成型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连续性,减少使用传统技术方法过程中的异常,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将胎胚置于成型鼓上,并按照800-1200°/S的速度高速旋转;同时进行胎冠压合工艺与填充胶压合至反包胎侧压合工艺;所述胎冠压合工艺:(1)将胎面中心压辊滚压胎冠中心部位不少于3圈后返回;(2)控制两个胎面压辊滚压胎冠,由胎面压辊端面间的距离为20-35mm开始向两侧运行,滚压至胎冠肩部;(3)两个胎面压辊运行至胎冠肩部边缘位置时开始向胎冠肩下摆转,两个胎面压辊向内相对摆转,相对于胎面压辊端面的摆转角度为20-25°,对胎冠肩部与肩下进行滚压,同时胎面肩部压辊压合不少于胎胚旋转20圈后返回原位置;(4)胎面压辊继续由胎冠肩下至胎冠边缘压合,完成胎冠压合后返回;所述填充胶压合至反包胎侧压合工艺:(S1)填充胶压合:胎冠压合的同时,反包辊伸进至填充胶靠近其根部位置,由填充胶靠近根部位置开始至填充胶边部进行压合,完成后返回;(S2)填充胶压合完成后,反包胶囊充气,撑起胎侧,充气时间5-15S;(S3)反包胶囊撑起胎侧达到胎胚一半高度,反包胶囊排气;(S4)反包胶囊排气完成后,反包辊滚压胎侧,反包辊沿其轴线相对于成型鼓主轴线摆转80-90°,伸进至胎侧下方后,摆转至反包辊轴线相对于成型鼓主轴线20-25°,由胎胚胎圈根部位置至胎侧边缘位置压合胎侧,拉动胎侧反包于胎胚上并进行胎侧压合,完成后返回。优选的,所述胎冠压合工艺的第(3)步中,所述胎面肩部压辊与胎面辅助压辊同时滚压胎冠肩部。优选的,所述胎冠压合工艺的第(2)步中,两胎面压辊31滚压胎冠起始时的轴向间距小于胎面中心压辊宽度。采用所述种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的装置,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框架上的胎面中心压辊机构、胎面肩部压辊机构、胎面压辊机构、反包辊机构、胎面辅助压辊机构;所述框架为矩形框结构,所述反包辊机构上的反包辊为两组,对称安装在框架中部,对应胎胚侧的圈部位置;所述胎面压辊机构安装在框架顶部的支撑架上,其上两个胎面压辊对应胎胚胎冠部位,用于充气时滚压胎冠;所述胎面肩部压辊机构2安装在支撑架伸出框架的端部,其上两个胎面肩部压辊对应胎胚胎冠肩部位置,用于滚压胎冠肩部;在所述胎面肩部压辊机构的底座上安装胎面中心压辊机构,胎面中心压辊机构的胎面中心压辊对应胎胚胎冠中心部位,用于滚压胎冠中心部位;反包辊机构、胎面压辊机构、胎面肩部压辊机构及胎面中心压辊机构的驱动部件分别连接PLC,通过PLC控制各机构滚压胎胚各部位,实现轮胎的旋拉反包。优选的,所述反包辊机构包括反包辊伺服电机Ⅰ、丝杠丝母传动组、伸进滑架、反包辊摆转机构及反包辊,所述反包辊伺服电机Ⅰ连接丝杠,与丝杠配合的丝母连接在伸进滑架上,带动伸进滑架沿丝杠移动,反包辊摆转机构固定在伸进滑架上,随伸进滑架移动,所述反包辊摆转机构包括反包辊伺服电机Ⅱ、花键轴及两摆转机构,反包辊伺服电机Ⅱ通过链传动连接花键轴,每个所述摆转机构包括伞齿轮传动组、万向传动轴、涡轮蜗杆机构、摆转立轴及反包辊气缸,花键轴两端对称安装两摆转机构的伞齿轮传动组的一个伞齿轮,伞齿轮传动组的另一个伞齿轮通过万向传动轴连接蜗杆,与蜗杆传动的涡轮上连接摆转立轴,所述摆转立轴连接在伸进滑架端部,反包辊气缸壳体套置在伸进滑架内的摆转立轴上,在反包辊气缸活塞端连接反包辊。优选的,所述胎面中心压辊机构1包括胎面中心压辊、胎面中心压辊伸进气缸、连接臂及安装架,所述胎面中心压辊伸进气缸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胎面肩部压辊机构的胎面中心压辊底座上,所述胎面中心压辊伸进气缸的活塞端通过连接臂连接胎面中心压辊,所述连接臂的顶角端固定在胎面中心压辊底座上,胎面肩部压辊机构的胎面中心压辊底座运动,带动胎面中心压辊伸进气缸的活塞伸缩,实现胎面中心压辊的伸进及返回。优选的,所述胎面肩部压辊机构包括胎面肩部压辊、胎面肩部压辊底座、安装套和胎面肩部压辊伸进气缸,所述胎面肩部压辊伸进气缸缸体通过安装套连接在支撑架上,胎面肩部压辊伸进气缸的活塞端通过胎面肩部压辊底座连接胎面肩部压辊的安装丝杠,所述胎面肩部压辊为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安装丝杠上,通过控制胎面肩部压辊伸进气缸的伸缩,带动胎面肩部压辊运动,实现伸进及返回。优选的,所述胎面压辊机构包括胎面压辊、移动框架、胎面压辊伸缩机构及胎面压辊分合摆转机构,所述移动框架与支撑架通过胎面压辊伸缩机构滑动连接,胎面压辊分合摆转机构设置在移动框架上,胎面压辊为两个,分别连接在胎面压辊分合摆转机构的两胎面压辊气缸活塞上。优选的,所述胎面压辊分合摆转机构包括胎面压辊伺服电机Ⅰ、胎面压辊伺服电机Ⅱ、两个对称设置的胎面压辊气缸、沿胎面压辊气缸轴向设置的直线滑轨Ⅰ、两个平行设置的直线滑轨Ⅱ及与直线滑轨Ⅱ平行的胎面压辊丝杠Ⅰ、胎面压辊丝杠Ⅱ,在所述移动框架上固定两个与胎面压辊伸进丝杠相垂直的平行直线滑轨Ⅱ,每个直线滑轨Ⅱ上对称设置两个滑块Ⅱ,气缸底座为两个,对称设置在直线滑轨Ⅱ两侧,分别与每侧直线滑轨Ⅱ上的滑块Ⅱ连接,胎面压辊丝杠Ⅰ、胎面压辊丝杠Ⅱ平行设置在两直线滑轨Ⅱ间,与其配合是丝母分别连接在两侧的气缸底座上,胎面压辊丝杠Ⅰ、胎面压辊丝杠Ⅱ分别连接胎面压辊伺服电机Ⅰ和胎面压辊伺服电机Ⅱ,直线滑轨Ⅰ固定在气缸底座上,与其配合的滑块连接在压辊支架上,两个胎面压辊气缸的活塞端均连接有胎面压辊。优选的,在所述框架底部中间部位反包辊机构下方还设置有胎面辅助压辊机构,包括胎面辅助压辊气缸、胎面辅助压辊底座、调节丝杠、调节手柄及两个胎面辅助压辊,所述胎面辅助压辊气缸安装在框架底部,其活塞端连接胎面辅助压辊底座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胎胚置于成型鼓上,并按照800-1200°/S的速度高速旋转;同时进行胎冠压合工艺与填充胶压合至反包胎侧压合工艺;/n所述胎冠压合工艺:/n(1)将胎面中心压辊滚压胎冠中心部位不少于3圈后返回;/n(2)控制两个胎面压辊滚压胎冠,由胎面压辊端面间的距离为20-35mm开始向两侧运行,滚压至胎冠肩部;/n(3)两个胎面压辊运行至胎冠肩部边缘位置时开始向胎冠肩下摆转,两个胎面压辊向内相对摆转,相对于胎面压辊端面的摆转角度为20-25°,对胎冠肩部与肩下进行滚压,同时胎面肩部压辊压合不少于胎胚旋转20圈后返回原位置;/n(4)胎面压辊继续由胎冠肩下至胎冠边缘压合,完成胎冠压合后返回;/n所述填充胶压合至反包胎侧压合工艺:/n(S1)填充胶压合:胎冠压合的同时,反包辊伸进至填充胶靠近其根部位置,由填充胶靠近根部位置开始至填充胶边部进行压合,完成后返回;/n(S2)填充胶压合完成后,反包胶囊充气,撑起胎侧,充气时间5-15S;/n(S3)反包胶囊撑起胎侧达到胎胚一半高度,反包胶囊排气;/n(S4)反包胶囊排气完成后,反包辊滚压胎侧,反包辊沿其轴线相对于成型鼓主轴线摆转80-90°,伸进至胎侧下方后,摆转至反包辊轴线相对于成型鼓主轴线20-25°,由胎胚胎圈根部位置至胎侧边缘位置压合胎侧,拉动胎侧反包于胎胚上并进行胎侧压合,完成后返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胎胚置于成型鼓上,并按照800-1200°/S的速度高速旋转;同时进行胎冠压合工艺与填充胶压合至反包胎侧压合工艺;
所述胎冠压合工艺:
(1)将胎面中心压辊滚压胎冠中心部位不少于3圈后返回;
(2)控制两个胎面压辊滚压胎冠,由胎面压辊端面间的距离为20-35mm开始向两侧运行,滚压至胎冠肩部;
(3)两个胎面压辊运行至胎冠肩部边缘位置时开始向胎冠肩下摆转,两个胎面压辊向内相对摆转,相对于胎面压辊端面的摆转角度为20-25°,对胎冠肩部与肩下进行滚压,同时胎面肩部压辊压合不少于胎胚旋转20圈后返回原位置;
(4)胎面压辊继续由胎冠肩下至胎冠边缘压合,完成胎冠压合后返回;
所述填充胶压合至反包胎侧压合工艺:
(S1)填充胶压合:胎冠压合的同时,反包辊伸进至填充胶靠近其根部位置,由填充胶靠近根部位置开始至填充胶边部进行压合,完成后返回;
(S2)填充胶压合完成后,反包胶囊充气,撑起胎侧,充气时间5-15S;
(S3)反包胶囊撑起胎侧达到胎胚一半高度,反包胶囊排气;
(S4)反包胶囊排气完成后,反包辊滚压胎侧,反包辊沿其轴线相对于成型鼓主轴线摆转80-90°,伸进至胎侧下方后,摆转至反包辊轴线相对于成型鼓主轴线20-25°,由胎胚胎圈根部位置至胎侧边缘位置压合胎侧,拉动胎侧反包于胎胚上并进行胎侧压合,完成后返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压合工艺的第(3)步中,所述胎面肩部压辊与胎面辅助压辊同时滚压胎冠肩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压合工艺的第(2)步中,两胎面压辊31滚压胎冠起始时的轴向间距小于胎面中心压辊宽度。


4.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种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胎侧压合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框架上的胎面中心压辊机构、胎面肩部压辊机构、胎面压辊机构、反包辊机构、胎面辅助压辊机构;
所述框架为矩形框结构,所述反包辊机构上的反包辊为两组,对称安装在框架中部,对应胎胚侧的圈部位置;
所述胎面压辊机构安装在框架顶部的支撑架上,其上两个胎面压辊对应胎胚胎冠部位,用于充气时滚压胎冠;
所述胎面肩部压辊机构2安装在支撑架伸出框架的端部,其上两个胎面肩部压辊对应胎胚胎冠肩部位置,用于滚压胎冠肩部;在所述胎面肩部压辊机构的底座上安装胎面中心压辊机构,胎面中心压辊机构的胎面中心压辊对应胎胚胎冠中心部位,用于滚压胎冠中心部位;
反包辊机构、胎面压辊机构、胎面肩部压辊机构及胎面中心压辊机构的驱动部件分别连接PLC,通过PLC控制各机构滚压胎胚各部位,实现轮胎的旋拉反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全钢三鼓旋拉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包辊机构包括反包辊伺服电机Ⅰ、丝杠丝母传动组、伸进滑架、反包辊摆转机构及反包辊,所述反包辊伺服电机Ⅰ连接丝杠,与丝杠配合的丝母连接在伸进滑架上,带动伸进滑架沿丝杠移动,反包辊摆转机构固定在伸进滑架上,随伸进滑架移动,所述反包辊摆转机构包括反包辊伺服电机Ⅱ、花键轴及两摆转机构,反包辊伺服电机Ⅱ通过链传动连接花键轴,每个所述摆转机构包括伞齿轮传动组、万向传动轴、涡轮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敏杨大伟张敏刘旋陆振元丛振兴吴泓利李红阳侯君言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