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磨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加工要求的提高,机械加工向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在机械焊接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各类焊接圆钢以及钢管的焊接接头进行抛光打磨。现有技术中多是通过纯手工或半自动方式对钢管焊接接头进行抛光打磨,人工打磨对工人的经验技术依赖性强,造成圆钢和钢管的焊接接头整体打磨质量较差、批量打磨的一致性较差,同时打磨效率低、人员工作强度大、打磨成本较高。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圆形钢管的全自动打磨抛光,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磨削装置,实现了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打磨抛光的全自动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磨削装置,包括磨削主机、上下料输送系统以及吸尘系统,所述磨削主机包括用于安装圆形钢管并磨削所述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削主机、上下料输送系统以及吸尘系统,所述磨削主机包括用于安装圆形钢管并磨削所述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的行星砂带磨头(100)、用于夹紧所述圆形钢管的夹紧机构(300)以及带动所述行星砂带磨头(100)沿所述圆形钢管的轴线方向运动的运动机构(200);/n所述行星砂带磨头(100)包括中间传动轴(102)、砂带(109)、驱动轮(106)、接触轮组件(107)、张紧组件、磨头驱动电机(103)、行星架(111)、行星架驱动电机(110)以及调节所述接触轮组件(107)与所述圆形钢管使二者接触或分离的进给组件,所述砂带(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削主机、上下料输送系统以及吸尘系统,所述磨削主机包括用于安装圆形钢管并磨削所述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的行星砂带磨头(100)、用于夹紧所述圆形钢管的夹紧机构(300)以及带动所述行星砂带磨头(100)沿所述圆形钢管的轴线方向运动的运动机构(200);
所述行星砂带磨头(100)包括中间传动轴(102)、砂带(109)、驱动轮(106)、接触轮组件(107)、张紧组件、磨头驱动电机(103)、行星架(111)、行星架驱动电机(110)以及调节所述接触轮组件(107)与所述圆形钢管使二者接触或分离的进给组件,所述砂带(109)套接于所述驱动轮(106)、所述接触轮组件(107)和所述张紧组件上,所述磨头驱动电机(103)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106)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砂带(109)转动;
所述中间传动轴(102)中央设有用于供所述圆形钢管通过的通孔,所述行星架(111)套接于所述中间传动轴(102)外,所述驱动轮(106)安装于所述行星架(111)内,所述行星架驱动电机(110)用于带动所述驱动轮(106)绕所述通孔的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轴(10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三同步带轮,所述磨头驱动电机(103)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配合的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外套接有第一同步带(104);
所述驱动轮(106)靠近所述中间传动轴(10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同步带轮配合的第四同步带轮,所述第三同步带轮和所述第四同步带轮外套接有第二同步带(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驱动电机(110)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链轮,所述行星架(111)上设有第二链轮,所述行星架驱动电机(110)通过链传动驱动所述行星架(11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钢管对接环焊缝余高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200)包括安装底板(201)和安装所述行星砂带磨头(100)的滑板(204),所述安装底板(201)和所述滑板(204)中的一者设有滑轨(202),另一者设有与所述滑轨(202)配合的滑块(203),所述滑轨(20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圆形钢管的轴线方向平行;
所述安装底板(201)/所述滑板(204)上设有滑动驱动组件,以便驱动所述滑块(203)与所述滑轨(202)发生相对滑动。
技术研发人员:邹晓,陈飞,罗小龙,罗文国,肖向东,黄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