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维莉专利>正文

一种可不停机除灰的布袋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80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不停机除灰的布袋除尘装置,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隔板,隔板将壳体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割形成出气腔和进气腔,进气腔内分别设置有布袋过滤机构和布袋清灰机构;布袋过滤机构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出气管、第一布袋筒、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和第二布袋筒,第二中间管至少部分可转动地位于第一中间管内,且出气管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隔板上;布袋清灰机构包括可相向运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第一半筒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一布袋筒或第二布袋筒转动。该装置可以使得清灰和过滤同时进行,采用离心的方式对布袋进行清灰,不会对布袋造成过多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不停机除灰的布袋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不停机除灰的布袋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常见的干式滤尘装置,其通过内部设置的布袋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布袋表面积聚较多灰尘时,布袋除尘器的过滤效果会下降,因此需要及时对布袋表面进行清灰处理,传统的布袋除尘器设置有脉冲喷吹系统,通过对布袋内部进行脉冲喷吹,达到清除布袋表面积聚灰尘的目的,但是脉冲喷吹对布袋产生急剧的膨胀和冲击振动,会大大减少布袋的使用寿命;目前也有利用机械清灰方式代替脉冲喷吹的布袋除尘器,例如专利号为201810712775.X的中国专利就提供了一种机械清灰式布袋除尘器,通过齿轮传动使主动轴带动多个刮板同时转动,从而使刮板将滤袋表面的粉尘刮除,达到了理想的清灰效果,但是上述清灰方式会对滤袋表面造成损伤,降低滤袋的使用寿命;又如,专利号为201922121076.0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布袋除尘器自动卸灰装置,包括底座、箱体、排尘结构、进风口、卸灰结构、出风口、本体,通过转齿的转动使得本体随着同轴转动,通过离心力使得本体表面的灰尘脱落,从而达到脱灰目的,减少了气流对布袋的冲击,降低了布袋的损耗,通过活动板的转动使得在自动脱灰时通道关闭,从而灰尘不会进入新鲜空气当中;但是上述清灰方式需要进行停机处理,清灰和过滤不能同时进行,大大降低了布袋除尘器的工作效率。因此,提供一种清灰和过滤能够同时进行,且不会对布袋造成过多冲击,延长布袋使用寿命的布袋除尘装置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不停机除灰的布袋除尘装置,该装置可以使得清灰和过滤同时进行,采用离心的方式对布袋进行清灰,不会对布袋造成过多的冲击,且能够有效提高清灰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不停机除灰的布袋除尘装置,所述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割形成出气腔和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内分别设置有布袋过滤机构和布袋清灰机构;所述布袋过滤机构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出气管、第一布袋筒、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和第二布袋筒,所述第二中间管至少部分可转动地位于所述第一中间管内,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腔相连通,且所述出气管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布袋筒和所述第二布袋筒相对应的布袋清灰机构;所述布袋清灰机构包括可相向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当所述第一半筒和所述第二半筒相向运动对接后形成具有内腔的桶体,所述桶体将所述第一布袋筒或所述第二布袋筒包裹在内,所述第一半筒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布袋筒或所述第二布袋筒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二布袋筒的下端同轴固定有转轴,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位于所述进气腔的支撑板,所述转轴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外壁和所述转轴的外壁都同轴固定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半筒上的电机、同轴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转头上的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转杆;所述转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筒的端部,所述转杆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半筒内并同轴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半筒外并同轴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有吸尘泵,所述第一半筒的外壁连通有接头,抽气管一端与所述接头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尘泵的抽气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间管的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外壁与所述第一中间管的内壁相贴合固定,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中间管的外壁相贴合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布袋筒包括上盖体、下盖体、支撑杆和桶状布袋;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通过多个所述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桶状布袋一端设置在所述上盖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盖体上,使得所述桶状布袋的内壁与所述支撑杆至少部分相抵触。优选地,所述桶状布袋的上端口固定有第一固定环,其下端口固定有第二固定环,所述下盖体的圆周侧面套接固定有支撑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固定环和所述支撑环通过第一螺丝组件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环套接在所述上盖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上盖体通过第二螺丝组件固定。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气腔相连通的进气管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气腔相连通的出气管道。优选地,所述隔板上固定有位于所述出气腔内的排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管内固定有过滤网。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连通有漏斗排灰盒,所述漏斗排灰盒的下端连通有排灰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不停机除灰的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内形成有出气腔和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内分别设置有布袋过滤机构和布袋清灰机构;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袋除尘装置中,带过滤的气体进入进气腔内,过滤工作状态下,经第一布袋筒和第二布袋筒过滤后进入其内部,第一布袋筒过滤的空气经第二中间管和第一中间管进入至第二布袋筒内部,并通过出气管进入至出气腔并排出,完成气体中粉尘的过滤,过滤后的粉尘一部分集聚在第一布袋筒和第二布袋筒的表面,一部分掉落至壳体内,当布袋筒表面积聚的灰尘过多时影响其过滤效率,需要及时清灰,此时,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开启第一布袋筒相配合的布袋清灰机构,使得第二布袋筒正常工作,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带动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相靠近,拼接后形成具有内腔的桶体,桶体的上端和其下端分别形成有贯穿通孔,使得出气管和第一中间管能够从贯穿通孔穿出,这里的贯穿通孔与出气管或第一中间管的外壁留有环形空间,不影响其转动,此时,第一布袋筒位于桶体内部,桶体内的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一驱动齿轮相啮合,使得驱动机构能够通过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布袋筒转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其表面积聚的灰尘甩落至桶体内,这里的桶体通过抽气管连通有吸尘泵,离心过程中开启吸尘泵及时将桶体内的灰尘排出,清理第二布袋筒的原理同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袋除尘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布袋筒分段式设置,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可以对上段或者下段的布袋筒进行清灰处理,时刻保证布袋筒表面的清洁,大大增加了布袋除尘器的工作效率;2、布袋筒清理后的灰尘及时排出,灰尘不会停留漂浮在壳体内,减少壳体内灰尘的浓度,避免此部分灰尘再次附着在布袋筒表面;3、采用离心的方式对布袋筒进行清灰处理,对布袋筒的损伤较小,延长布袋筒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袋除尘装置的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袋除尘装置的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袋除尘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袋除尘装置中布袋过滤机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不停机除灰的布袋除尘装置,所述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固定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将所述壳体(11)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割形成出气腔和进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内分别设置有布袋过滤机构和布袋清灰机构;/n所述布袋过滤机构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出气管(28)、第一布袋筒(27)、第一中间管(25)、第二中间管(24)和第二布袋筒(21),所述第二中间管(24)至少部分可转动地位于所述第一中间管(25)内,所述出气管(28)与所述出气腔相连通,且所述出气管(28)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隔板(16)上;/n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布袋筒(27)和所述第二布袋筒(21)相对应的布袋清灰机构;/n所述布袋清灰机构包括可相向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第一半筒(31)和第二半筒(38),当所述第一半筒(31)和所述第二半筒(38)相向运动对接后形成具有内腔的桶体,所述桶体将所述第一布袋筒(27)或所述第二布袋筒(21)包裹在内,所述第一半筒(31)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布袋筒(27)或所述第二布袋筒(2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不停机除灰的布袋除尘装置,所述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固定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将所述壳体(11)的内部自上而下分割形成出气腔和进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内分别设置有布袋过滤机构和布袋清灰机构;
所述布袋过滤机构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出气管(28)、第一布袋筒(27)、第一中间管(25)、第二中间管(24)和第二布袋筒(21),所述第二中间管(24)至少部分可转动地位于所述第一中间管(25)内,所述出气管(28)与所述出气腔相连通,且所述出气管(28)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隔板(16)上;
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布袋筒(27)和所述第二布袋筒(21)相对应的布袋清灰机构;
所述布袋清灰机构包括可相向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第一半筒(31)和第二半筒(38),当所述第一半筒(31)和所述第二半筒(38)相向运动对接后形成具有内腔的桶体,所述桶体将所述第一布袋筒(27)或所述第二布袋筒(21)包裹在内,所述第一半筒(31)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布袋筒(27)或所述第二布袋筒(2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袋筒(21)的下端同轴固定有转轴(22),所述壳体(11)的内壁固定有位于所述进气腔的支撑板(19),所述转轴(22)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8)的外壁和所述转轴(22)的外壁都同轴固定有第一驱动齿轮(23);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半筒(31)上的电机(33)、同轴固定在所述电机(33)的转头上的第一齿轮(34)、和所述第一齿轮(3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5)、转杆(36);
所述转杆(36)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筒(31)的端部,所述转杆(36)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半筒(31)内并同轴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齿轮(37),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半筒(31)外并同轴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35);
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3)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37)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维莉
申请(专利权)人:蒋维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