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与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4677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与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粉末溶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凹凸棒石,搅拌均匀,再加入油相、甲醛,继续搅拌固化;再加入交联剂反应后,过滤后即得壳聚糖复合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调控凹凸棒石‑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微观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盐酸四环素分子,凹凸棒石‑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形状系数为0.9962,凹凸棒石表面基团与壳聚糖含氧官能团等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增强了微球的交联密度和强度,使得凹凸棒石/壳聚糖微球的表面光滑,形貌规整且结构致密,粒径均匀,具有孔隙结构为药物的缓释提供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与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载体
,尤其涉及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与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药物严重的毒副作用一直困扰医药界,研究新型高效低毒副作用的药物缓控释给药体系成为药剂学和材料学科的重要课题。微球具有提高药物稳定性和靶向性、控制药物释放速度、降低毒性,并掩盖药物不良气味等特点,是优异的药物载体。壳聚糖(chitosan,CS)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阳离子弱碱性多糖,含有游离的氨基,可被H+质子化,形成聚阳离子高分子,具有天然的广谱抗菌性、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作为药物载体材料起到控制药物释放、延长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等优势。已有很多抗癌药、抗生素等药物负载在壳聚糖微球制成了缓释药物的研究报道,但纯CS微球结构疏松、溶胀易破裂,不能很好满足药物缓释要求。盐酸四环素,具有抗菌、抗寄生虫作用,是广谱抗菌药物,临床上广泛用于衣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等,特别用于治疗牙周病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然而,目前并没有合适的药物载体延长盐酸四环素的释放时间并在牙周局部保持稳定的高浓度。基于现有的壳聚糖类药物载体材料以及盐酸四环素用药物载体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与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粉末溶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凹凸棒石,搅拌均匀,再加入油相、甲醛,继续搅拌固化;再加入交联剂反应后,过滤后即得壳聚糖复合微球。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粉末溶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凹凸棒石以及盐酸四环素溶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油相、甲醛,继续搅拌固化;再加入交联剂反应后,过滤后即得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可选的,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和司班80的混合物,所述交联剂为戊二醛。可选的,加入的凹凸棒石的质量为壳聚糖粉末质量的15~30%,加入的油相与水相的比值为1~4:1。可选的,将壳聚糖粉末溶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凹凸棒石,然后于温度为40~50℃、转速为400~700r/min下搅拌45~60min,然后加入油相、甲醛升温至58~62℃,搅拌固化40~60min。可选的,再加入交联剂于温度为40~70℃、pH为7~10下反应。可选的,盐酸四环素溶液的浓度为10~20μg/ml。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采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采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壳聚糖复合微球在制备药物载体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通过改变乳化交联条件(比如:搅拌速度、油水相比、凹凸棒石质量百分数、pH、交联温度等),调控凹凸棒石-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微观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盐酸四环素分子,凹凸棒石-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形状系数为0.9962,凹凸棒石表面基团与壳聚糖含氧官能团等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增强了微球的交联密度和强度,使得凹凸棒石/壳聚糖微球的表面光滑,形貌规整且结构致密,粒径均匀,约为220μm,具有孔隙结构为药物的缓释提供了基础;本申请的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添加无机黏土,价格低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2)本专利技术以凹凸棒石与壳聚糖乳化交联制备复合微球,可以发挥两者的协同增效作用,改善壳聚糖的微观结构、增强微球的致密度和强度,又能利用复合微球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等实现药物分子水平的控制释放,降低其毒副作用和突释,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复合微球(ATP/CS)、壳聚糖(CS)以及凹凸棒石(ATP)的FTIR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复合微球(ATP/CS)、壳聚糖(CS)的表面形貌SEM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复合微球(ATP/CS)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胀率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在不同pH介质中的累积释药率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壳聚糖粉末溶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凹凸棒石,搅拌均匀,再加入油相、甲醛,继续搅拌固化;S2、再加入交联剂反应后,过滤后即得壳聚糖复合微球。具体的S1包括:称取1.2g壳聚糖粉末加入至三口烧瓶,倒入25ml体积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搅拌后,加入质量为壳聚糖粉末质量的30%的凹凸棒石,在40℃、转速为400r/min下搅拌60min;然后加入液体石蜡和司班80作为油相,搅拌60min,然后加入2.5ml的甲醛升温至60℃搅拌固化60min;具体的S2包括:加入2ml的交联剂戊二醛,于温度为70℃下,并采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10,电动搅拌反应180min,静置分层,过滤后,分别用石油醚、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48h,即制备得到壳聚糖复合微球。需要说明的是,油相除了采用液体石蜡和司班80,还可以选用油酸、玉米油、矿物油等,交联剂除了戊二醛还可以选用三偏磷酸钠等;加入油相可以制成W/O型乳状液,可以使乳剂内相交联固化并分离微球;甲醛可以进一步促进交联反应的发生,起到了交联剂的作用。具体的,上述加入的油相使得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3:1。本申请的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凹凸棒石是一种典型的链层状镁铝硅酸盐天然矿物,具有天然一维纳米结构,比表面积大,富含活性中心,特殊的孔道结构使得其有包埋药物的天然优势,通过将凹凸棒石与壳聚糖乳化交联制备复合微球,可以发挥两者的协同增效作用,改善壳聚糖的微观结构、增强微球的致密度和强度,又能利用复合微球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等实现药物分子水平的控制释放,降低其毒副作用和突释,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同上述壳聚糖复合微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壳聚糖粉末溶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凹凸棒石,搅拌均匀,再加入油相、甲醛,继续搅拌固化;/n再加入交联剂反应后,过滤后即得壳聚糖复合微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壳聚糖粉末溶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凹凸棒石,搅拌均匀,再加入油相、甲醛,继续搅拌固化;
再加入交联剂反应后,过滤后即得壳聚糖复合微球。


2.一种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壳聚糖粉末溶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凹凸棒石以及盐酸四环素溶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油相、甲醛,继续搅拌固化;
再加入交联剂反应后,过滤后即得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和司班80的混合物,所述交联剂为戊二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凹凸棒石的质量为壳聚糖粉末质量的15~30%,加入的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4:1。


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盛许雨婷刘信平史伯安胡卫兵冯驸莫汉林周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民族大学咸丰超雪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