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含有该核酸的药物组合物与siRNA缀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64675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抑制跨膜丝氨酸蛋白酶6(TMPRSS6)基因表达的siRNA,药物组合物和siRNA缀合物。所述siRNA中的每个核苷酸各自独立地为修饰或未修饰的核苷酸,该siRNA含有正义链和反义链,所述正义链含有核苷酸序列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所述反义链含有核苷酸序列II,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本公开提供的siRNA及其药物组合物和siRNA缀合物,可以有效治疗和/或预防铁过载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酸、含有该核酸的药物组合物与siRNA缀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抑制跨膜丝氨酸蛋白酶6(TMPRSS6)基因表达的核酸和含有该核酸的药物组合物与siRNA缀合物。本公开还涉及该核酸、药物组合物与siRNA缀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地中海贫血等疾病往往需要输血治疗以维持生命,长期反复输血性治疗会引起机体内铁含量过载,导致细胞摄取铁并沉积在组织器官内,产生慢性毒性和DNA损伤等伤害,引起机体组织铁吸收过量的问题,会导致严重的铁过载并发症的风险。跨膜丝氨酸蛋白酶6(TMPRSS6)是治疗铁过载并发症的关键靶点之一。通过抑制TMPRSS6基因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组织对血液中铁离子的吸收,从而避免输血性铁过载。因此,若能从基因水平沉默基因表达,阻断TMPRSS6的生成,无疑将是最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可基于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这一机制,以序列特异性的方式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iRNA缀合物,其中,所述siRNA缀合物具有式(308)所示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3 CN 20191043717511.一种siRNA缀合物,其中,所述siRNA缀合物具有式(308)所示的结构:



其中,
n1为选自1-3的整数,n3为选自0-4的整数;每个m1、m2或m3各自独立地为选自2-10的整数;R10、R11、R12、R13、R14或R15各自独立地为H,或选自于由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组:C1-C10烷基、C1-C10卤代烷基以及C1-C10烷氧基;
R3为式A59所示结构的基团:



其中,E1为OH、SH或BH2,
Nu为siRNA,所述siRNA含有正义链和反义链,所述siRNA中的每个核苷酸各自独立地为修饰或未修饰的核苷酸,其中,所述正义链含有一段核苷酸序列I,所述反义链含有一段核苷酸序列II,所述核苷酸序列I和所述核苷酸序列II至少部分地反向互补形成双链区,所述核苷酸序列I和所述核苷酸序列II选自如下i)-vi)所示序列中的一组:
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
5′-CCGCCAAAGCCCAGAAGAZ1-3′(SEQIDNO:1);
5′-Z2UCUUCUGGGCUUUGGCGG-3′(SEQIDNO:2),
其中,Z1为U,Z2为A,所述核苷酸序列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1的核苷酸Z3,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2的核苷酸Z4,所述Z4是所述反义链5′末端的第一个核苷酸;
i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6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6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
5′-AGGCACUGCUGGUGGAGGZ5-3′(SEQIDNO:61);
5′-Z6CCUCCACCAGCAGUGCCU-3′(SEQIDNO:62),
其中,Z5为A,Z6为U,所述核苷酸序列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5的核苷酸Z7,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6的核苷酸Z8,所述Z8是所述反义链5′末端的第一个核苷酸;
ii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12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12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
5′-GGAGGCAGAAGUAUGAUUZ9-3′(SEQIDNO:121);
5′-Z10AAUCAUACUUCUGCCUCC-3′(SEQIDNO:122),
其中,Z9为U,Z10为A,所述核苷酸序列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9的核苷酸Z11,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10的核苷酸Z12,所述Z12是所述反义链5′末端的第一个核苷酸;
iv)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18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18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
5′-GAGUUCCUCUGUUCUGUGZ13-3′(SEQIDNO:181);
5′-Z14CACAGAACAGAGGAACUC-3′(SEQIDNO:182),
其中,Z13为A,Z14为U,所述核苷酸序列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13的核苷酸Z15,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14的核苷酸Z16,所述Z16是所述反义链5′末端的第一个核苷酸;
v)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24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24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
5′-GGAUGUGCAGUUGAUCCCZ17-3′(SEQIDNO:241);
5′-Z18GGGAUCAACUGCACAUCC-3′(SEQIDNO:242),
其中,Z17为A,Z18为U,所述核苷酸序列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17的核苷酸Z19,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18的核苷酸Z20,所述Z20是所述反义链5′末端的第一个核苷酸;并且
v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30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30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且不多于3个核苷酸差异:
5′-UAACUUGGGAUCUGGGAAZ21-3′(SEQIDNO:301);
5′-Z22UUCCCAGAUCCCAAGUUA-3′(SEQIDNO:302),
其中,Z21为U,Z22为A,所述核苷酸序列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21的核苷酸Z23,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中包含位置对应于Z22的核苷酸Z24,所述Z24是所述反义链5′末端的第一个核苷酸;
R2是长度为1-20个碳原子的直链亚烷基,其中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任选地被选自于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组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所替换:C(O)、NH、O、S、CH=N、S(O)2、C2-C10亚烯基、C2-C10亚炔基、C6-C10亚芳基、C3-C18亚杂环基和C5-C10亚杂芳基;并且其中R2可任选地具有由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组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取代基:C1-C10烷基、C6-C10芳基、C5-C10杂芳基、C1-C10卤代烷基、-OC1-C10烷基、-OC1-C10烷基苯基、-C1-C10烷基-OH、-OC1-C10卤代烷基、-SC1-C10烷基、-SC1-C10烷基苯基、-C1-C10烷基-SH、-SC1-C10卤代烷基、卤素取代基、-OH、-SH、-NH2、-C1-C10烷基-NH2、-N(C1-C10烷基)(C1-C10烷基)、-NH(C1-C10烷基)、-N(C1-C10烷基)(C1-C10烷基苯基)、-NH(C1-C10烷基苯基)、氰基、硝基、-CO2H、-C(O)O(C1-C10烷基)、-CON(C1-C10烷基)(C1-C10烷基)、-CONH(C1-C10烷基)、-CONH2、-NHC(O)(C1-C10烷基)、-NHC(O)(苯基)、-N(C1-C10烷基)C(O)(C1-C10烷基)、-N(C1-C10烷基)C(O)(苯基)、-C(O)C1-C10烷基、-C(O)C1-C10烷基苯基、-C(O)C1-C10卤烷基、-OC(O)C1-C10烷基、-SO2(C1-C10烷基)、-SO2(苯基)、-SO2(C1-C10卤代烷基)、-SO2NH2、-SO2NH(C1-C10烷基)、-SO2NH(苯基)、-NHSO2(C1-C10烷基)、-NHSO2(苯基)和-NHSO2(C1-C10卤代烷基);
每个L1独立地是长度为1-70个碳原子的直链亚烷基,其中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任选地被选自于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组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所替换:C(O)、NH、O、S、CH=N、S(O)2、C2-C10亚烯基、C2-C10亚炔基、C6-C10亚芳基、C3-C18亚杂环基和C5-C10亚杂芳基;并且其中,L1可任选地具有由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组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取代基:C1-C10烷基、C6-C10芳基、C5-C10杂芳基、C1-C10卤代烷基、-OC1-C10烷基、-OC1-C10烷基苯基、-C1-C10烷基-OH、-OC1-C10卤代烷基、-SC1-C10烷基、-SC1-C10烷基苯基、-C1-C10烷基-SH、-SC1-C10卤代烷基、卤素取代基、-OH、-SH、-NH2、-C1-C10烷基-NH2、-N(C1-C10烷基)(C1-C10烷基)、-NH(C1-C10烷基)、-N(C1-C10烷基)(C1-C10烷基苯基)、-NH(C1-C10烷基苯基)、氰基、硝基、-CO2H、-C(O)O(C1-C10烷基)、-CON(C1-C10烷基)(C1-C10烷基)、-CONH(C1-C10烷基)、-CONH2,-NHC(O)(C1-C10烷基)、-NHC(O)(苯基)、-N(C1-C10烷基)C(O)(C1-C10烷基)、-N(C1-C10烷基)C(O)(苯基)、-C(O)C1-C10烷基、-C(O)C1-C10烷基苯基、-C(O)C1-C10卤烷基、-OC(O)C1-C10烷基、-SO2(C1-C10烷基)、-SO2(苯基)、-SO2(C1-C10卤代烷基)、-SO2NH2、-SO2NH(C1-C10烷基)、-SO2NH(苯基)、-NHSO2(C1-C10烷基)、-NHSO2(苯基)和-NHSO2(C1-C10卤代烷基);

表示基团共价连接的位点;M1表示靶向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iRNA缀合物,其中,每个L1独立地选自于由(A1)-(A26)基团及其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组:






其中,每个j1独立地为1-20的整数;每个j2独立地为1-20的整数;
每个R′独立地为C1-C10烷基;
每个Ra选自于由式(A27)-(A45)所示的基团或其任意组合所组成的组:






每个Rb独立地为C1-C10烷基;
或者L1选自A1、A4、A5、A6、A8、A10、A11、A1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连接组合;
或者L1选自A1、A4、A8、A10和A11中至少2个的连接组合;
或者,L1选自A1、A8、A10中至少2个的连接组合;
或者,L1的长度为3-25个原子;
或者,L1的长度为4-15个原子;

表示基团共价连接的位点;或者,j1为2-10的整数,j2为2-10的整数,R′为C1-C4烷基,Ra为A27、A28、A29、A30和A31中的一种,Rb为C1-C5烷基;
或者j1为3-5的整数,j2为3-5的整数,R′为甲基、乙基和异丙基中的一种,Ra为式(A27)所示的基团或式(A28)所示的基团,Rb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和丁基中的一种;或者,n1为1-2的整数,n3为0-1的整数,且n1+n3=2-3;或者,每个m1、m2或m3各自独立地为2-5的整数,和/或m1=m2=m3;或者,每个所述靶向基团独立地为与哺乳动物肝细胞表面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亲和的配体;
或者,每个所述靶向基团独立地为去唾液酸糖蛋白或糖;
或者,每个所述靶向基团独立地选自D-吡喃甘露糖、L-吡喃甘露糖、D-阿拉伯糖、D-呋喃木糖、L-呋喃木糖、D-葡萄糖、L-葡萄糖、D-半乳糖、L-半乳糖、α-D-呋喃甘露糖、β-D-呋喃甘露糖、α-D-吡喃甘露糖、β-D-吡喃甘露糖、α-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α-D-呋喃葡萄糖、β-D-呋喃葡萄糖、α-D-呋喃果糖、α-D-吡喃果糖、α-D-吡喃半乳糖、β-D-吡喃半乳糖、α-D-呋喃半乳糖、β-D-呋喃半乳糖、葡糖胺、唾液酸、半乳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N-三氟乙酰半乳糖胺、N-丙酰半乳糖胺、N-正丁酰半乳糖胺、N-异丁酰半乳糖胺、2-氨基-3-O-[(R)-1-羧乙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2-脱氧-2-甲基氨基-L-吡喃葡萄糖、4,6-二脱氧-4-甲酰胺基-2,3-二-O-甲基-D-吡喃甘露糖、2-脱氧-2-磺氨基-D-吡喃葡萄糖、N-乙醇酰基-α-神经氨酸、5-硫代-β-D-吡喃葡萄糖、2,3,4-三-O-乙酰基-1-硫代-6-O-三苯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甲酯、4-硫代-β-D-吡喃半乳糖、3,4,6,7-四-O-乙酰基-2-脱氧-1,5-二硫代-α-D-吡喃葡庚糖苷乙酯、2,5-脱水-D-阿洛糖腈、核糖、D-核糖、D-4-硫代核糖、L-核糖、L-4-硫代核糖中的一种;
或者,至少一个或每个所述靶向基团为半乳糖或N-乙酰半乳糖胺;或者,R10、R11、R12、R13、R14或R15独立地为H、甲基或乙基;
或者R10、R11、R12、R13、R14或R15均为H;或者,R2上同时含有与含氮骨架上的N连接的连接位点和与R3中的P原子连接的连接位点;
或者R2上所述与含氮骨架上的N连接的位点与N形成酰胺键,所述与R3上的P原子连接的位点与P形成磷酸酯键;
或者R2选自式(B5)、(B6)、(B5′)或(B6′)所示的基团;或者,该siRNA缀合物具有式(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或(422)所示的结构;或者,式A59中的P原子连接到siRNA正义链或反义链的端部,所述端部指所述正义链或反义链中从其一端起算的前4个核苷酸;
或者式A59中的P原子连接到所述siRNA正义链或反义链的末端;或者式A59中的P原子连接到所述siRNA正义链的3′末端;
或者式A59中的P原子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至所述siRNA中的核苷酸的2′位、3′位或5′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iRNA缀合物,其中,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和/或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或者i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6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和/或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6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或者,ii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12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和/或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12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或者,iv)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18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和/或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18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或者,v)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24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和/或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24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或者v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与SEQIDNO:30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和/或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30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不多于1个核苷酸差异;优选地,i)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包括Z4位置处的差异,且Z4选自U、C或G;或者ii)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6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包括Z8位置处的差异,且Z8选自A、C或G;或者iii)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12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包括Z12位置处的差异,且Z12选自U、C或G;或者iv)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18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包括Z16位置处的差异,且Z16选自A、C或G;或者v)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24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包括Z20位置处的差异,且Z20选自A、C或G;或者vi)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与SEQIDNO:30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包括Z24位置处的差异,且Z24选自U、C或G;优选地,Z3是与Z4互补的核苷酸;或者Z7是与Z8互补的核苷酸;或者Z11是与Z12互补的核苷酸;或者Z15是与Z16互补的核苷酸;或者Z19是与Z20互补的核苷酸;或者Z23是与Z24互补的核苷酸;优选地,所述核苷酸序列I和所述核苷酸序列II基本上反向互补、实质上反向互补或完全反向互补;所述基本上反向互补是指两个核苷酸序列之间存在不多于3个的碱基错配;所述实质上反向互补是指两个核苷酸序列之间存在不多于1个的碱基错配;完全反向互补是指两个核苷酸序列之间没有错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siRNA缀合物,其中,所述正义链还含有核苷酸序列III,所述反义链还含有核苷酸序列IV,核苷酸序列III和核苷酸序列IV的长度各自独立地为1-4个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III连接在核苷酸序列I的5′末端,核苷酸序列IV连接在核苷酸序列II的3′末端,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所述核苷酸序列IV长度相等并且实质上反向互补或完全反向互补;所述实质上反向互补是指两个核苷酸序列之间存在不多于1个的碱基错配;完全反向互补是指两个核苷酸序列之间没有错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siRNA缀合物,其中,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为SEQID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为SEQID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1个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为A;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2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AA;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3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AAA;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4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GAAA;或者
i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为SEQIDNO:6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为SEQIDNO:6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并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1个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为C;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2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GC;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3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UGC;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4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GUGC;或者
ii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为SEQIDNO:12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为SEQIDNO:12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并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1个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为A;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2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GA;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3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UGA;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4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CUGA;或者
iv)所述核苷酸序列I为SEQIDNO:18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为SEQIDNO:18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并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1个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为A;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2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GA;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3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GGA;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4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UGGA;或者
v)所述核苷酸序列I为SEQIDNO:24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为SEQIDNO:24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并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1个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为U;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2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GU;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3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AGU;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4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AAGU;或者
vi)所述核苷酸序列I为SEQIDNO:30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II为SEQIDNO:30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并且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1个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为C;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2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UC;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3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GUC;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的长度均为4个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核苷酸序列III的碱基组成为GGUC;优选地,所述核苷酸序列III和IV完全反向互补。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siRNA缀合物,其中,所述反义链还含有核苷酸序列V,核苷酸序列V的长度为1至3个核苷酸,连接在所述反义链的3′末端,构成反义链的3′垂悬末端;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V的长度为2个核苷酸;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V为连续的两个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连续的两个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或者所述核苷酸序列V与靶mRNA相应位置的核苷酸互补;优选地,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6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6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6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6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12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iRNA的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12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12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iRNA的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12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18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18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18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18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24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iRNA的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24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24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iRNA的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24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30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iRNA的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30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如SEQIDNO:30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iRNA的反义链含有如SEQIDNO:30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优选地,所述siRNA具有siTMPa1、siTMPa2、siTMPb1、siTMPb2、siTMPc1、siTMPc2、siTMPd1、siTMPd2、siTMPe1、siTMPe2、siTMPf1或siTMPf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优选地,所述正义链或所述反义链中的至少一个核苷酸为修饰的核苷酸,和/或至少一个磷酸酯基为具有修饰基团的磷酸酯基;优选地,所述正义链和所述反义链中的每一个核苷酸独立地为氟代修饰的核苷酸或非氟代修饰的核苷酸;
或者所述氟代修饰的核苷酸位于核苷酸序列I和核苷酸序列II中,并且,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所述核苷酸序列I的至少第7、8、9位的核苷酸为氟代修饰的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所述核苷酸序列II的至少第2、6、14、16位的核苷酸为氟代修饰的核苷酸;
或者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在所述正义链中,所述核苷酸序列I的第7、8、9位或者5、7、8、9位的核苷酸为氟代修饰的核苷酸,所述正义链中其余位置的核苷酸为非氟代修饰的核苷酸;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在所述反义链中,所述核苷酸序列II的第2、6、14、16位或者2、6、8、9、14、16位的核苷酸为氟代修饰的核苷酸,所述反义链中其余位置的核苷酸为非氟代修饰的核苷酸;优选地,每一个非氟代修饰的核苷酸独立地选自核苷酸的核糖基2′位的羟基被非氟基团取代形成的核苷酸或核苷酸类似物中的一种;
或者核苷酸的核糖基2′位的羟基被非氟基团取代形成的核苷酸选自2′-烷氧基修饰的核苷酸、2′-经取代的烷氧基修饰的核苷酸、2′-烷基修饰的核苷酸、2′-经取代的烷基修饰的核苷酸、2′-氨基修饰的核苷酸、2′-经取代的氨基修饰的核苷酸、2′-脱氧核苷酸中的一种;核苷酸类似物选自异核苷酸、LNA、ENA、cET、UNA和GNA中的一种;
或者每一个非氟代修饰的核苷酸均为甲氧基修饰的核苷酸,所述甲氧基修饰的核苷酸指核糖基的2′-羟基被甲氧基取代而形成的核苷酸;优选地,按照5′末端到3′末端的方向,所述siRNA的正义链中核苷酸序列I的第5、7、8和9位的核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雁高山康代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