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具有硬化糊剂层和层下方的颗粒的结构的递送工具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672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经由微创方式在骨表面上移植骨的递送工具和方法,其中通过使用该递送工具形成具有硬化糊剂层和在该层下方的颗粒的结构。该层有助于将颗粒保留在骨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形成具有硬化糊剂层和层下方的颗粒的结构的递送工具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由微创方式在骨表面上形成具有硬化糊剂层和在层下方的颗粒的结构的技术,这种技术尤其在牙嵴增高还有骨科应用的骨增高/增厚中非常有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牙槽骨移植术是先通过一个嵴顶切口形成一个矩形皮瓣并伴随两个垂直松弛切口以露出骨缺损、然后将骨移植物(粉状或块状)放置到骨缺损中来完成。为避免移植物迁移,通常在使用无张力水密缝合线初次闭合之前,使用屏障膜或骨螺钉固定植入物。在这种传统手术中正好在骨缺损的顶部进行嵴顶切口,不仅成本高昂且费时,还大大增加了开裂和感染的风险。传统翻瓣手术的另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其困难的缝合过程,包括切开骨膜和解剖软组织以展开皮瓣,否则皮瓣因易塞入的骨移植物而难以闭合伤口。反过来,这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更多的肿胀/疼痛。除牙嵴增高外,整形外科中也需要骨增高/增厚。如果可通过最小切口实现这些增量,那将是更有利的。但没有递送工具可以满足此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没有上述缺点的递送工具,该递送工具能经由最小切口用于牙嵴增高以及骨科应用如整形外科中的骨增高/增厚。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经由微创方式在骨表面上进行骨移植的方法,做法是形成一种包括硬化糊剂层和在该层下方的颗粒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特征。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的立体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的立体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的立体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的中空管的立体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的中空管的立体图。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的中空管的立体图。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的中空管的立体图。图8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的柱塞的立体图。在图1至图8中,相同的零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适于形成包括硬化糊剂层和在该层下方的颗粒的结构的递送工具100,该递送工具具有直的中空管10和用于推动填充在空心管通道中的材料的相应的柱塞20。中空管在其右端有柱塞入口11、在左端有填料出口12并且在顶侧且更靠近中空管的柱塞入口11有填料入口13,其中该填料出口12具有开口14和从该开口延伸的U形排放口15。柱塞20具有插入部21和止动突起22,该插入部的横截面比中空管10的通道横截面略小,该止动突起的横截面比中空管10的通道横截面大以使柱塞的插入部21能经由柱塞入口11插入到中空管10的通道中。柱塞的插入部21在其前端(左端)具有头部23,且当柱塞20的插入部21被插入中空管10的通道中直到止动突起22接触中空管10的柱塞入口11时,头部23将穿过填料入口13且然后占据填料出口12的U形排放口15。适量的骨水泥糊剂经由填料入口13被输入中空管10的通道中,然后柱塞20的插入部21经柱塞入口11被插入中空管10的通道中,直到止动突起22接触中空管10的柱塞入口11。当水泥糊剂离开填料出口12的开口14时,水泥糊剂可以向前和向上流动,同时柱塞20的头部23侵入中空管10的U形排放口15。如果中空管10的左端被患者组织如骨膜覆盖且中空管10的U形排放口15的开口空间朝向该组织,则当止动突起22接触中空管10的柱塞入口11时,大部分水泥糊剂将被迫在柱塞20头部23的上方流向该组织并且将通常在外科手术中抬起该组织。然后,大部分水泥糊剂被限制在柱塞20头部23与所述组织之间的空间中并被硬化,从而形成硬化的“屋顶”。理想的是,受限的骨水泥糊剂在短时间内变硬或基本变硬,例如1-20分钟,优选不到10分钟,最好不到5分钟,因此在密闭空间中形成硬化的骨水泥糊剂层。然后,柱塞20被抽出以露出中空管10的填料入口13,从而硬化的骨水泥糊剂层被留在组织下方。骨移植颗粒、优选是多孔颗粒经由填料入口13被引入中空管10的通道中,其数量等于或略小于U形排放口15的开口空间体积。柱塞在插入部21的顶侧上还具有标记24,从而当柱塞20的插入部21插入到中空管10的通道中且标记24到达中空管10的柱塞入口11时,颗粒可在中空管10的通道中前进,并在硬化的骨水泥糊剂层(“屋顶”)下方完全填满U形排放口15的开口空间。中空管10连同在组织下方的柱塞20现在可被移除,并且在组织下方形成了具有硬化骨水泥糊剂层和在该层下方的骨移植颗粒的结构。如果组织是从骨上提起的骨膜,则骨移植颗粒将在没有骨膜的骨表面上。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100,除了形状以外,其与图1所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根据第二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100具有模仿牙弓形状的弓形形状。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100,除了形状以外,其与图2所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相似。根据图2和图3所示的第二和第三优选实施例构造的递送工具100分别类似于图1所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但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形状相比,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形状是向下凹的形状,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形状是向上凹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和第五优选实施例中,递送工具的中空管的填料入口形成在中空管的相对一侧。如图4所示,与图3所示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相比,中空管10的填料入口13形成在相对一侧。如图5所示,与图2所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相比,中空管10的填料入口13形成在相对一侧。以上所示的递送工具可被进一步改动,以将水泥糊剂或骨移植物递送到直的或弓形的中空管无法到达的部位。与图1所示的直的中空管10不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优选实施例构造的中空管10具有弯扭形状。图6示出根据第六优选实施例的中空管形状,其可如此形成,设想使图1所示的直的中空管10的包含填料出口12的部分向上弯曲并旋转约30度,同时保持包含填料入口13的其它部分不变。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优选实施例构造的中空管10,其与第六优选实施例相似,其旋转角度约为45度。如图6和图7所示,柱塞20在填料入口13和填料出口12之间具有滑动部16。适用于图6和图7所示的中空管10的柱塞须具有足够柔性的插入部以在弯扭的中空管10中移动。如图8所示,这种柱塞20具有头部23和止动突起22(类似于图1所示的柱塞20),但具有柔性插入部21’,该柔性插入部在头部23和类似于图1中的柱塞20的标记24的垂直壁24’之间具有减小的横截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递送工具,包括:/n具有通道的中空管,其中所述中空管包括:/n在所述中空管的近端的柱塞入口;/n在所述中空管的远端的填料出口,所述填料出口具有在所述中空管的远端的开口和从所述开口延伸的U形排放口;和/n填料入口,其是所述柱塞入口或形成在相比于靠近所述填料出口而更靠近所述柱塞入口的位置;和/n包括插入部的柱塞,所述插入部的横截面等于或小于所述中空管的通道的横截面,并且所述插入部在所述柱塞的远端具有头部,从而所述柱塞的头部能经由所述柱塞入口被插入到所述中空管的通道中,穿过所述填料入口,然后侵入所述填料出口的U形排放口,此时所述插入部被容纳在所述中空管的通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4 US 62/8523731.一种递送工具,包括:
具有通道的中空管,其中所述中空管包括:
在所述中空管的近端的柱塞入口;
在所述中空管的远端的填料出口,所述填料出口具有在所述中空管的远端的开口和从所述开口延伸的U形排放口;和
填料入口,其是所述柱塞入口或形成在相比于靠近所述填料出口而更靠近所述柱塞入口的位置;和
包括插入部的柱塞,所述插入部的横截面等于或小于所述中空管的通道的横截面,并且所述插入部在所述柱塞的远端具有头部,从而所述柱塞的头部能经由所述柱塞入口被插入到所述中空管的通道中,穿过所述填料入口,然后侵入所述填料出口的U形排放口,此时所述插入部被容纳在所述中空管的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工具,其中,所述填料入口形成在相比于靠近所述填料出口更靠近所述柱塞入口的位置,并且所述填料入口和所述填料出口的U形排放口具有相同的开口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工具,其中,所述填料入口形成在相比于靠近所述填料出口更靠近所述柱塞入口的位置,并且所述填料入口和所述填料出口的U形排放口具有两个不同的彼此相反的开口方向。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平陈瑾惠杨秉宸陈彦均
申请(专利权)人:喜乐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