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79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其支撑架呈三角体结构,用于支撑患者下肢使其形成并保持曲腿状态,于小腿承托面上设有用于牵拉穿过患者踝骨或胫骨远端的克氏针胫的胫骨牵拉机构。该装置能够对断骨进行精准、快速调节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适用于胫骨髓内钉植入、经皮接骨板植入的接骨手术。
技术介绍
股骨和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由于腿部肌肉力量强大,患者胫骨发生骨折后常常会在肌肉的牵拉下出现短缩畸形,术中复位、恢复其长度并有效维持较为困难。如果术中不能解剖复位,术后可能发生畸形愈合和下肢力线不良等并发症,进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髓内钉固定或经皮微创植入接骨板是股骨和胫骨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术中牵引是复位股骨和胫骨骨折、恢复下肢长度的重要手段。目前,植入髓内钉或经皮微创植入接骨板手术时一般需两位助手帮助牵引患者,两助手分别把持断骨的近端和远端,使股骨或胫骨复位,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不能稳定维持骨折复位和下肢长度,复位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两位助手会挤占术者空间,影响术者手术操作。采用牵引装置对骨折的股骨或胫骨进行复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但现有的牵引装置都是使下肢伸直,而髓内钉是从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植入的,患者必须保持曲腿姿态手术才能进行。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911423627.7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三角形的支撑架使患者保持曲腿姿态进行手术,通过各面间铰接且长度可调的功能完成了对断骨的牵拉,并在支撑架上还设有各角度的调节机构,便于使断骨复位,满足术中操作的各种需求,以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推广性较高。但该装置至少还存在以下的使用弊端:1.在对胫骨克氏针安装位进行靠近或远离小腿承托面调节时,只通过电动推杆等形式的第一调距部进行位置调节,调节精度不高且调节时间长;2.在对穿过患者踝骨或胫骨远端的克氏针进行牵拉时,采用牵引弓进行牵拉,牵引弓凸出于小腿面,且占用空间大,易受外力的碰撞,牵拉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精准、快速调节的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由三个面围构成一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架具有用于承载患者小腿的小腿承托面,顶部形成有用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支撑的支撑部;及胫骨牵拉机构,设于小腿承托面上,用于牵拉穿过患者踝骨或胫骨远端的克氏针;其中所述胫骨牵拉机构包括:两个滑块一,分置于小腿承托面的两侧,所述滑块一沿长度方向滑接于小腿承托面上,并能够借助锁定结构一与支撑架锁定,于滑块一上开设有垂直于小腿承托面的通孔及与通孔相贯的滑槽;两快调块一,分别滑动设于两滑槽内,所述快调块一上开设有能够与通孔同轴、且直径大于通孔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具有一块凸出的卡块一;两弹簧一,分别压制于滑槽底部与快调块一之间,对快调块一施加有向外的推力;定位结构,用于防止快调块一与滑块一脱离,并留有使快调块一向内移动以进一步压缩弹簧一的移动量;螺套,直径与通孔相匹配,并插设于通孔和插孔内,所述螺套外壁上轴向间距设有多圈凹陷的卡槽一,在弹簧一的作用下,螺套与插孔偏心设置,使得卡块一卡入卡槽一内并能够沿卡槽一滑动,实现螺套的轴向锁定;螺杆一,螺纹连接于螺套内,其上端凸出于螺套;驱动部,固定于螺套的下端,用于驱动螺套旋转;及牵拉组件,其两端分别与两螺杆一的上端固定,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克氏针的两端,并横向牵拉克氏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牵拉组件包括:两固定块一,分别固定于两螺杆一的上端,并沿小腿承托面宽度方向开设有穿孔;两牵拉杆一,分别轴向活动穿设于两固定块一的穿孔内、并被旋转限位,于牵拉杆一上具有外螺纹,两牵拉杆一相对的一端与克氏针的两端可拆卸固定;及两牵拉螺母,分别螺纹连接于两牵拉杆一上,并位于固定块一的外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小腿承托面由分置于其宽度两侧的两根支撑杆围构成一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其余两面对应部位连接;所述滑块一滑接于支撑杆上,于两滑块一之间还设有胫骨远端支撑件,所述胫骨远端支撑件的两端均枢接于对应的滑块一背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锁定结构一包括:于支撑杆外壁上设置的外螺纹;及调节螺母一,螺纹连接于支撑杆上,并与对应的滑块一可动转的固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胫骨断骨复位机构一,所述胫骨断骨复位机构一包括:胫骨近端支撑件,横跨于小腿承托面上,其两端均通过固定件能够沿支撑杆轴向滑动并锁定,所述胫骨近端支撑件通过固定件还能够位于小腿承托面的前后两侧、并靠近小腿承托面移动并锁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件还能够沿支撑杆旋转并锁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压板;活动压板,与固定压板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相对的面上对应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的弧形压槽;螺栓一,将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连接并通过锁母锁紧固定;及螺杆二,垂直于小腿承托面设置,并可转动的固定于固定压板上,所述螺杆二的两端均伸出小腿承托面外,所述胫骨近端支撑件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并螺接于螺杆二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胫骨断骨复位机构二,所述胫骨断骨复位机构二包括:至少两根侧顶丝,分设于小腿承托面的两侧,并与小腿承托面平行设置,用于对胫骨近端进行侧向顶压;每一所述侧顶丝通过一侧顶驱动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小腿承托面移动并锁定、沿小腿承托面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锁定、以及轴向移动并锁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侧顶驱动组件包括:滑块二,滑接于支撑杆上,于滑块二上开设有垂直于小腿承托面的通孔及与通孔相贯的滑槽;快调块二,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快调块二上开设有能够与通孔同轴、且直径大于通孔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具有一块凸出的卡块二,所述快调块二上还开设有使支撑杆活动穿过的锁止孔,所述快调块二伸出滑槽外;弹簧四,压制于滑槽底部与快调块二之间,对快调块二施加有向外的推力;及插杆,外径与通孔相匹配,并插设于通孔和插孔内,所述插杆外壁上轴向间距设有多圈凹陷的卡槽二,所述插杆的上端与侧顶丝连接;在弹簧四的作用下,插杆与插孔偏心设置,使得卡块二卡入卡槽二内,实现插杆的轴向锁定,且锁止孔与支撑杆偏心设置,使得快调块二抵住支撑杆,实现滑块二的位置锁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侧顶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块二,固定于插杆的顶部,并开设有穿孔;调节螺母三;所述侧顶丝上设有外螺纹,其轴向活动穿设于固定块二上并被旋转限位,所述调节螺母三螺纹连接于侧顶丝上,并位于固定块二内侧与其能够抵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块二上的通孔具有多个径向的卡槽三,所述插杆的侧壁上具有一个径向凸出的定位翅片,所述定位翅片能够卡入任一卡槽三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由三个面围构成一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架具有用于承载患者小腿的小腿承托面(1),顶部形成有用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支撑的支撑部(4);及/n胫骨牵拉机构(110),设于小腿承托面(1)上,用于牵拉穿过患者踝骨或胫骨远端的克氏针;其中/n所述胫骨牵拉机构(110)包括:/n两个滑块一(111),分置于小腿承托面(1)的两侧,所述滑块一(111)沿长度方向滑接于小腿承托面(1)上,并能够借助锁定结构一与支撑架锁定,于滑块一(111)上开设有垂直于小腿承托面(1)的通孔及与通孔相贯的滑槽;/n两快调块一(112),分别滑动设于两滑槽内,所述快调块一(112)上开设有能够与通孔同轴、且直径大于通孔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具有一块凸出的卡块一;/n两弹簧一(113),分别压制于滑槽底部与快调块一(112)之间,对快调块一(112)施加有向外的推力;/n定位结构,用于防止快调块一(112)与滑块一(111)脱离,并留有使快调块一(112)向内移动以进一步压缩弹簧一(113)的移动量;/n螺套(114),直径与通孔相匹配,并插设于通孔和插孔内,所述螺套(114)外壁上轴向间距设有多圈凹陷的卡槽一,在弹簧一(113)的作用下,螺套(114)与插孔偏心设置,使得卡块一卡入卡槽一内并能够沿卡槽一滑动,实现螺套(114)的轴向锁定;/n螺杆一(115),螺纹连接于螺套(114)内,其上端凸出于螺套(114);/n驱动部,固定于螺套(114)的下端,用于驱动螺套(114)旋转;及/n牵拉组件,其两端分别与两螺杆一(115)的上端固定,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克氏针的两端,并横向牵拉克氏针。/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胫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由三个面围构成一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架具有用于承载患者小腿的小腿承托面(1),顶部形成有用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支撑的支撑部(4);及
胫骨牵拉机构(110),设于小腿承托面(1)上,用于牵拉穿过患者踝骨或胫骨远端的克氏针;其中
所述胫骨牵拉机构(110)包括:
两个滑块一(111),分置于小腿承托面(1)的两侧,所述滑块一(111)沿长度方向滑接于小腿承托面(1)上,并能够借助锁定结构一与支撑架锁定,于滑块一(111)上开设有垂直于小腿承托面(1)的通孔及与通孔相贯的滑槽;
两快调块一(112),分别滑动设于两滑槽内,所述快调块一(112)上开设有能够与通孔同轴、且直径大于通孔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具有一块凸出的卡块一;
两弹簧一(113),分别压制于滑槽底部与快调块一(112)之间,对快调块一(112)施加有向外的推力;
定位结构,用于防止快调块一(112)与滑块一(111)脱离,并留有使快调块一(112)向内移动以进一步压缩弹簧一(113)的移动量;
螺套(114),直径与通孔相匹配,并插设于通孔和插孔内,所述螺套(114)外壁上轴向间距设有多圈凹陷的卡槽一,在弹簧一(113)的作用下,螺套(114)与插孔偏心设置,使得卡块一卡入卡槽一内并能够沿卡槽一滑动,实现螺套(114)的轴向锁定;
螺杆一(115),螺纹连接于螺套(114)内,其上端凸出于螺套(114);
驱动部,固定于螺套(114)的下端,用于驱动螺套(114)旋转;及
牵拉组件,其两端分别与两螺杆一(115)的上端固定,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克氏针的两端,并横向牵拉克氏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组件包括:
两固定块一(118),分别固定于两螺杆一(115)的上端,并沿小腿承托面(1)宽度方向开设有穿孔;
两牵拉杆一(117),分别轴向活动穿设于两固定块一(118)的穿孔内、并被旋转限位,于牵拉杆一(117)上具有外螺纹,两牵拉杆一(117)相对的一端与克氏针的两端可拆卸固定;及
两牵拉螺母(119),分别螺纹连接于两牵拉杆一(117)上,并位于固定块一(118)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腿承托面(1)由分置于其宽度两侧的两根支撑杆(10)围构成一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杆(10)的两端与其余两面对应部位连接;
所述滑块一(111)滑接于支撑杆(10)上,于两滑块一(111)之间还设有胫骨远端支撑件(120),所述胫骨远端支撑件(120)的两端均枢接于对应的滑块一(111)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一包括:
于支撑杆(10)外壁上设置的外螺纹;及
调节螺母一(116),螺纹连接于支撑杆(10)上,并与对应的滑块一(111)可动转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胫骨断骨复位机构一(120),所述胫骨断骨复位机构一(120)包括:
胫骨近端支撑件(123),横跨于小腿承托面(1)上,其两端均通过固定件(121)能够沿支撑杆(1)轴向滑动并锁定,所述胫骨近端支撑件(123)通过固定件(121)还能够位于小腿承托面(1)的前后两侧、并靠近小腿承托面(1)移动并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21)还能够沿支撑杆(10)旋转并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21)包括:
固定压板(1211);
活动压板(1212),与固定压板(1211)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压板(1211)和活动压板(1212)相对的面上对应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杆(10)的弧形压槽;
螺栓一(1213),将固定压板(1211)和活动压板(1212)连接并通过锁母锁紧固定;及
螺杆二(122),垂直于小腿承托面(1)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张奇田洪涛孙东伟吕红芝邢欣朱燕宾侯志勇赵亚攀张英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奇张英泽陈伟河北博克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