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股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用于股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适用于股骨髓内钉植入、经皮接骨板植入的接骨手术。
技术介绍
股骨和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由于腿部肌肉力量强大,患者胫骨发生骨折后常常会在肌肉的牵拉下出现短缩畸形,术中复位、恢复其长度并有效维持较为困难。如果术中不能解剖复位,术后可能发生畸形愈合和下肢力线不良等并发症,进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髓内钉固定或经皮微创植入接骨板是股骨和胫骨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术中牵引是复位股骨和胫骨骨折、恢复下肢长度的重要手段。目前,植入髓内钉或经皮微创植入接骨板手术时一般需两位助手帮助牵引患者,两助手分别把持断骨的近端和远端,使股骨或胫骨复位,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不能稳定维持骨折复位和下肢长度,复位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两位助手会挤占术者空间,影响术者手术操作。采用牵引装置对骨折的股骨或胫骨进行复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但现有的牵引装置都是使下肢伸直,而髓内钉是从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植入的,患者必须保持曲腿姿态手术才能进行。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911423627.7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骨折接骨手术的自动牵引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三角形的支撑架使患者保持曲腿姿态进行手术,通过各面间铰接且长度可调的功能完成了对断骨的牵拉,并在支撑架上还设有各角度的调节机构,便于使断骨复位,满足术中操作的各种需求,以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推广性较高。但该装置至少还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股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由三个面围构成一三角形结构,具有用于承载患者小腿的小腿承托面(1)、承载患者大腿的大腿承托面(2)、以及于支撑架顶部形成有用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支撑的支撑部(4);及/n股骨牵拉机构(210),设于大腿承托面(2)上,用于牵拉穿过患者股骨远端的克氏针;其中/n所述股骨牵拉机构(210)包括:/n牵引弓(211),横跨于大腿承托面(2)上,并可拆卸的与大腿承托面(2)固定;/n两连接套(212),分别固定于牵引弓(211)开口的两端,其轴线沿大腿承托面(2)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套具有圆形的通孔,其外端的端面上具有齿一(2121);/n两牵拉杆二(213),分别轴向活动穿设于两连接套(212)内,所述牵拉杆二(213)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横截面呈非圆形,两牵拉杆二(213)相对的一端均借助连接组件一与克氏针的两端可拆卸固定;/n两卡圈(214),具有与牵拉杆二(213)截面相匹配的孔,两卡圈(214)分别套设于两牵拉杆二(213)的外端,所述卡圈(214)的内端面上具有能够与齿一(2121)相啮合的齿二(2141);及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股骨骨折接骨手术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由三个面围构成一三角形结构,具有用于承载患者小腿的小腿承托面(1)、承载患者大腿的大腿承托面(2)、以及于支撑架顶部形成有用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支撑的支撑部(4);及
股骨牵拉机构(210),设于大腿承托面(2)上,用于牵拉穿过患者股骨远端的克氏针;其中
所述股骨牵拉机构(210)包括:
牵引弓(211),横跨于大腿承托面(2)上,并可拆卸的与大腿承托面(2)固定;
两连接套(212),分别固定于牵引弓(211)开口的两端,其轴线沿大腿承托面(2)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套具有圆形的通孔,其外端的端面上具有齿一(2121);
两牵拉杆二(213),分别轴向活动穿设于两连接套(212)内,所述牵拉杆二(213)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横截面呈非圆形,两牵拉杆二(213)相对的一端均借助连接组件一与克氏针的两端可拆卸固定;
两卡圈(214),具有与牵拉杆二(213)截面相匹配的孔,两卡圈(214)分别套设于两牵拉杆二(213)的外端,所述卡圈(214)的内端面上具有能够与齿一(2121)相啮合的齿二(2141);及
两调节螺母四(215),分别螺接于卡圈(214)外的两牵拉杆二(2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212)外端的内壁与牵拉杆二(213)之间还具有一段环形空间,于环形空间内设有弹簧五(216),当卡圈(214)咬合于连接套上时,弹簧五(216)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一包括:
调节板(217),其中部与牵拉杆二(213)铰接,于调节板(217)上开设有调节长孔(2171);及
两锁件,能够滑动设于调节长孔(2171)内并锁定,所述锁件与对应的一克氏针的端部可拆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包括:
螺栓二,穿设于调节长孔(2171)内,并被旋转限位;
压环(218),套设与螺栓二上,其朝向调节板(217)的端面上具有用于容纳克氏针的压槽二(2181);
锁母,螺接于螺栓二上,用于将克氏针压紧于压环(218)和调节板(21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二(2181)的表面和/或调节板(217)朝向压环(218)的端面上具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纹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架(220),用于将牵引弓(211)与大腿承托面(2)固定,所述调节架(220)能够驱动牵引弓(211)沿大腿承托面(2)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锁定,还能够驱动牵引弓(211)摆动调节其与大腿承托面(2)所成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220)包括:
两个三角支架,分置于大腿承托面(2)的两侧,每一三角支架由杆一(221)、杆二(222)和杆三(223)依次铰接围构形成;其中
所述杆一(221),沿大腿承托面(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借助大腿承托面(2)上的升降组件能够沿大腿承托面(2)移动并锁定;
所述杆二(222),设于牵引弓(211)的背面,并与牵引弓(211)固定;
所述杆三(223),呈伸缩杆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弓(211)能够沿杆二滑动并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螺杆三(224),设于大腿承托面(2)上部的侧边上;
顶块(225),滑接于螺杆三(224)上,于顶块(225)下方的螺杆三(224)上螺接有调节螺母五;
导向块(226),固定于螺杆三(224)的上端;
所述杆一(221)的轴向上开设有导向槽,于导向槽的顶部连通有环向的弧形槽(2211),所述杆一(221)的底部插接于顶块(225)上,杆一(221)的上端活动穿过导向块(226),所述导向块(226)上具有能够沿导向槽和弧形槽(2211)内滑动的滑杆(226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弓(211)包括:
两牵引臂(2111);及
连接臂(2112),由碳素纤维透视材料制得,所述连接臂(2112)的两端与两牵引臂(2111)的端部固定,成形一弓形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臂(2111)与连接臂(2112)的连接端具有夹槽,于夹槽的内壁上具有横向的凸起,所述连接臂(2112)的两端插入对应的夹槽内,并与其凹凸配合,所述牵引臂(2111)与连接臂(2112)还通过螺钉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腿承托面(2)由分置于其宽度两侧的两根支撑杆(10)围构成一矩形的框架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张奇,田洪涛,孙东伟,吕红芝,邢欣,朱燕宾,侯志勇,赵亚攀,张英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奇,张英泽,陈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