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671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包括双丝电极,与双丝电极连接的肌电信号采集器,及与肌电信号采集器连接的数据分析装置;其中双丝电极直径为0.16mm,前端导电呈弯钩状,长3mm;中间绝缘;末端导电长度为20mm至30mm;数据分析装置,用于将肌电信号采集器采集的肌电信号传输至服务器,并采用傅立叶转换频谱分析程序得到数据分析结果;服务器用于将数据分析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并发送至用户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准确、可靠、实时反馈所测肌肉的功能活动情况,克服了现有反馈肌肉功能活动检查的不够准确客观、检查限定于医院实施等受影响因素多、不便捷及不连续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常常需要采集的两种肌电图为针电极肌电图与表面肌电图,它们均是将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微弱电位差放大、记录、转化成数字信号进行分析,以反映神经肌肉功能状况。前者在采集信号时,采用一次性单个同心圆针电极,可选择性记录浅层或深层单一靶向肌肉的动作电位,但是针对浅层、分布范围较大的肌肉进行定位困难,因此存在局限性;且由于针电极较粗,在肌肉松弛时、肌肉收缩采集生物电情况时均产生明显疼痛;同时由于是单个的同心圆针电极,电极绝大部分被绝缘物质包围,只有针尖部分可以导电,因此导致记录面积小,难以收集足够的肌电信号反映所检测肌肉的功能情况。而表面肌电图采集信号时,由于采用的是表面电极,通常只能记录表层肌肉的电信号变化,无法记录单一靶向深层肌肉的肌电活动;同时由于表面电极记录的是电极下所有放电的运动单位的电位,可能是单一浅层肌肉的电信号,也可能是所测肌肉群肌电反应的总和,采集的肌电易受周围肌肉电信号的干扰,进而会影响数据统计分析装置分析结果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双丝电极采集信号,既能够一次性导入两条记录电极可精准记录到单一靶向肌肉、尤其是深层肌肉足够多的肌电数据,又可以避免同一部分两次扎针的痛苦,减轻患者检测时的疼痛感及畏惧心理,实现准确、可靠、实时反馈分析所测肌肉的功能活动情况,同时将所检测数据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并发送至医生和患者终端,以及时整合多次就诊记录对患者运动模式及肌电活动异常的评估结果及治疗数据进行跟进、随访及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弥补了表面电极只能记录电极下肌群电活动总和及同心圆针电极无法检测到足够运动单位电位分析肌肉功能情况的缺陷,克服了现有反馈肌肉功能活动检查的不够准确客观、检查限定于医院实施等受影响因素多、不便捷及不连续等局限性。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包括:双丝电极,与所述双丝电极连接的肌电信号采集器,及与所述肌电信号采集器连接的数据分析装置;所述双丝电极,包括一组丝电极;所述丝电极直径为0.16mm,前端导电,末端导电且中间绝缘;所述前端导电的部分成弯钩状,且长度为3mm;所述末端导电的部分长度范围为20mm至30mm;所述数据分析装置,用于将所述肌电信号采集器采集的肌电信号传输至服务器,并采用傅立叶转换频谱分析程序得到数据分析结果;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数据分析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并发送至用户终端。进一步地,所述双丝电极还包括针导管,所述针导管套在所述丝电极的前端导电部分及中间绝缘部分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双丝电极的材料为铂金丝电极、不锈钢丝电极或铂-铱合金电极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双丝电极还包括:分别包裹在所述丝电极末端导电部分和所述针导管外侧的塑料套管,及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塑料套管的连接件,塑料套管有刻度标识,可用于进针前对采集部位进行确定。进一步地,所述丝电极在所述针导管内可移动并产生范围为0.5cm至1cm的位移差;所述双丝电极的长度根据所测肌肉深度可选,所述针导管的长度根据所测肌肉的解剖位置和形态结构可选,且在所述针导管上有用于判断进针深度的刻度标识。进一步地,所述双丝电极的末端导电部分通过鳄鱼夹与所述肌电信号采集器连接,所述鳄鱼夹的电极线条数及颜色根据所测肌肉的解剖位置和形态结构可选。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装置还用于采用傅立叶转换频谱分析程序处理采集的肌电信号;提取所测肌电信号的平均振幅、平均肌电值、均方根值、中位频率及平均功率频率及非线性指标LZ复杂度等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分析出中位频率的斜率及平均功率频率的斜率指标;根据所述指标得出肌肉活动功能状态及活动水平变化的结果。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装置还用于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分析采集的肌电信号,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分析中枢参与动作调控复杂性;所需数据量少且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肌肉功能活动变化。进一步地,所述肌肉活动功能的结果包括:肌肉力量较差、双侧肌肉力量不对称及耐力差结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肌肉活动变化包括:肌肉力量、肌纤维募集数量与速度、运动协调性及疲劳性指标的变化,还可分析从神经调控的角度分析完成某个动作中枢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可一定程度反映肢体活动时局部肌肉的活动状态,分析肌肉收缩预神经调控之间的重要联系机理。进一步地,所述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包括就诊时间、不同运动模式的评估及治疗数据、不同肌肉活动下的评估及治疗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医生和患者终端,以及时整合多次就诊记录对患者运动模式及肌电活动异常的评估结果及治疗数据进行跟进、随访及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通过采用双丝电极作为记录电极,以一次进针同时导入两条记录电极,双丝电极采集的肌电数据互为参考,且在同一肌肉左右两侧同时检测对比,能够检测到更多的肌电信号以进行数据统计处理、更多参数分析,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所测靶向单一肌肉(浅层或深层肌肉)的功能活动情况分析,并对肌肉力量、协调性、疲劳程度变化进行分析;同时,该系统从非线性动力学方面分析在执行某个动作时中枢参与调控的复杂程度,并结合云端数据库和手机端APP整合不同运动模式、不同肌肉活动的、明确量化的评估及治疗数据,实时有效地反馈所检测肌肉的功能活动状态变化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丝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双丝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第一方面: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100,包括:双丝电极01,与所述双丝电极01连接的肌电信号采集器02,及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双丝电极,与所述双丝电极连接的肌电信号采集器,及与所述肌电信号采集器连接的数据分析装置;/n所述双丝电极,包括一组丝电极;所述丝电极直径为0.16mm,前端导电,末端导电且中间绝缘;所述前端导电的部分成弯钩状,且长度为3mm;所述末端导电的部分长度范围为20mm至30mm;/n所述数据分析装置,用于将所述肌电信号采集器采集的肌电信号传输至服务器,并采用傅立叶转换频谱分析程序得到数据分析结果;/n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数据分析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并发送至用户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丝电极,与所述双丝电极连接的肌电信号采集器,及与所述肌电信号采集器连接的数据分析装置;
所述双丝电极,包括一组丝电极;所述丝电极直径为0.16mm,前端导电,末端导电且中间绝缘;所述前端导电的部分成弯钩状,且长度为3mm;所述末端导电的部分长度范围为20mm至30mm;
所述数据分析装置,用于将所述肌电信号采集器采集的肌电信号传输至服务器,并采用傅立叶转换频谱分析程序得到数据分析结果;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数据分析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并发送至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丝电极还包括针导管,所述针导管套在所述丝电极的前端导电部分及中间绝缘部分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丝电极的材料为铂金丝电极、不锈钢丝电极或铂-铱合金电极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丝电极还包括:分别包裹在所述丝电极末端导电部分和所述针导管外侧的塑料套管,及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塑料套管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塑料套管有刻度标识,用于进针前对采集部位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电极在所述针导管内可移动并产生范围为0.5cm至1cm的位移差;所述双丝电极的长度根据所测肌肉深度可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珊珊黄翔王楚怀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