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硒固体黑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茶饮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硒固体发酵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富集硒的能力很强,是理想且天然的硒源。缺硒对人体有诸多危害,通过饮茶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硒元素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但茶叶中硒的水溶性较差,硒大部分以不溶于水的结合态形式存在于茶渣中而不能被充分利用,通过酶解和微生物转化作用可以更有效的获得高硒产品,目前利用冠突散囊菌对茶叶进行液态发酵提高茶产品中硒含量的方式未见报道。茶叶中的硒80%为有机硒,中国人又有着悠远的饮茶习惯,茶是众多高硒产品中最为理想的天然硒源。我国的陕南地区是天然高硒区,其中安康境内大巴山东段的成土母岩含硒量较高且浓度适中,易被植物吸收,是中国少见的最宜开发利用的高硒区域。因此像安康这样的高硒区,高硒茶叶的产量以及茶叶中的硒含量都极为丰富,适宜于高硒茶的研发生产及应用。本研究选取的茶叶为陕西省安康市孟郎春茶厂的夏秋高硒茶,总硒含量为442.78μg/kg,原料粉碎过40目筛并于70℃烘干2小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本来是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硒发酵固体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以含硒绿茶为原料,将其粉碎、过筛、取筛下茶,烘干,得到含硒碎绿茶;/n(2)对含硒碎绿茶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的压力为250~330MPa,处理时间1~3.5h;/n(3)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含硒绿茶粉加入到80~100℃纯净水中,密闭搅拌,保持80~100℃温度30~120分钟,并在密闭环境中降温至20-30℃,制得无菌的混合茶液;/n(4)以绿茶浓缩液为培养基制备冠突散囊菌株1级种子液,最后逐级接种培养,获得2级以上的种子液,得到冠突散囊菌种子液;/n(5)在无菌条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硒发酵固体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含硒绿茶为原料,将其粉碎、过筛、取筛下茶,烘干,得到含硒碎绿茶;
(2)对含硒碎绿茶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的压力为250~330MPa,处理时间1~3.5h;
(3)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含硒绿茶粉加入到80~100℃纯净水中,密闭搅拌,保持80~100℃温度30~120分钟,并在密闭环境中降温至20-30℃,制得无菌的混合茶液;
(4)以绿茶浓缩液为培养基制备冠突散囊菌株1级种子液,最后逐级接种培养,获得2级以上的种子液,得到冠突散囊菌种子液;
(5)在无菌条件下,向无菌的混合茶液中接种冠突散囊菌种子液,接种量为3~8%(v/v),接种完成后,在溶氧60~100%、压力0.02~0.05MPa、温度20~30℃、搅拌转速30~200rpm的发酵条件下发酵5~11天,得到发酵高硒混合茶液;
(6)将发酵高硒混合茶液进行固液分离,去茶渣,再进行过滤、浓缩,浓缩完成后超高温瞬时杀菌、喷雾或冷冻干燥,得到高硒固体发酵茶饮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硒固体发酵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烘干的条件为6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硒固体发酵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过筛具体为过40~60目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硒固体发酵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含硒碎绿茶与纯净水按照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15~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硒固体发酵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冠突散囊菌株1级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为:绿茶与60~90℃的水混合,浸泡30~120min,浸泡后浓缩,得到绿茶浓缩液,调整绿茶浓缩液中固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鹏翔,张晶晶,高学玲,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鼎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