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64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线面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包括撑架,撑架的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前侧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主锥齿轮和变速器,变速器的前侧固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固接有第一导向轮,第一转杆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于撑架的顶部,撑架的顶部右侧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有连接辊和搓筒,搓筒与连接辊之间连接设置有皮带,连接辊的左侧壁上固接有齿轮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两组电机配合,使面条在搓条的同时进行拉伸,提高面条拉伸均匀性,提高面条拉伸精度,面条圆滑度高;通过多组限位转杆配合对活动搓板限位,导向轮与搓筒对齐,提高装置稳定性与工作精度,便于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面生产
,具体为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
技术介绍
线面是福建福州传统的地方面食。采优质面粉加盐等辅助料精制而成,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香爽可口。因福州地方民间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指点创制的,所以福州的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盛放在碗内,即倒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猪排骨等高汤,芬香味美。福州风俗,过生日时要吃线面煮成的寿面,一般用鸡汤,再加上两个鸭蛋,称为“太平面”,象征平安长寿;外出远行或迎送宾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顺风和居家平安。线面广为民众喜爱,大年初一,人们都要吃一碗线面,祝福健康长寿。线面还有以下别称:祝寿送线面称“寿面”,妇女分娩坐月子以其为主食,佐以蛋酒、鸡汤而称“诞面”,结婚订亲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远离家门返归或远客入门煮线面加两个蛋款待,谓“太平面”。在线面生产加工中,需要半成品面条进行拉伸拉长,进而一步步制作线面,目前大多数线面在生产拉伸时过于简单,仅拉伸易造成面条各位置粗细不均,拉伸精度低,面条圆滑度差。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多数线面在生产拉伸时过于简单,仅拉伸易造成面条各位置粗细不均,拉伸精度低,面条圆滑度差的问题。<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包括撑架,所述撑架的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前侧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主锥齿轮和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前侧固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固接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转杆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于所述撑架的顶部,所述撑架的顶部右侧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有连接辊和搓筒,所述搓筒与所述连接辊之间连接设置有皮带,所述连接辊的左侧壁上固接有齿轮杆,所述齿轮杆的左侧固接有从锥齿轮,所述从锥齿轮与所述主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撑架的顶部左侧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上固接有第二导向轮,所述撑架上固接有两组对称的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之间固接有固定搓板,两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均固接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杆,右侧所述固定杆的右侧壁上固接有导向板,所述撑架的顶部连接设置有四组呈阵列状分布的限位转杆,所述撑架的后侧壁上固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接有偏心杆,所述偏心杆上转动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的前侧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前侧铰接有活动搓板,所述活动搓板抵接于所述固定搓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搓筒与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便于对面进行导向搓条。优选的,所述搓筒的内腔为弧形锥面,且内腔中部直径小于其两端直径,便于使条状面的外侧更加圆和平滑,且便于将面拉长。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固接有限位筒,且所述推杆光滑插接于所述限位筒内,便于对推杆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便于活动搓板前后往复移动。优选的,所述活动搓板的底部开设有弧面搓槽,便于与固定搓板配合对条状面进行搓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两组电机配合,使面条在搓条的同时进行拉伸,提高面条拉伸均匀性,提高面条拉伸精度,面条圆滑度高;2、通过多组限位转杆配合对活动搓板限位,导向轮与搓筒对齐,提高装置稳定性与工作精度,便于广泛使用。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搓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搓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撑架,2-第一电机,3-主锥齿轮,4-变速器,5-第一转杆,6-第一导向轮,7-连接辊,8-搓筒,9-皮带,10-齿轮杆,11-从锥齿轮,12-第二转杆,13-第二导向轮,14-固定杆,15-固定搓板,16-限位杆,17-导向板,18-限位转杆,19-固定框,20-第二电机,21-转盘,22-偏心杆,23-摆杆,24-推杆,25-活动搓板,26-限位筒,27-弧面搓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包括撑架1,撑架1的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前侧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主锥齿轮3和变速器4,变速器4的前侧固接有第一转杆5,第一转杆5上固接有第一导向轮6,第一转杆5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于撑架1的顶部,撑架1的顶部右侧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有连接辊7和搓筒8,搓筒8与连接辊7之间连接设置有皮带9,连接辊7的左侧壁上固接有齿轮杆10,齿轮杆10的左侧固接有从锥齿轮11,从锥齿轮11与主锥齿轮3相啮合,撑架1的顶部左侧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有第二转杆12,第二转杆12上固接有第二导向轮13,撑架1上固接有两组对称的固定杆14,两组固定杆14之间固接有固定搓板15,两组固定杆14的顶部均固接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杆16,右侧固定杆14的右侧壁上固接有导向板17,撑架1的顶部连接设置有四组呈阵列状分布的限位转杆18,撑架1的后侧壁上固接有固定框19,固定框19的内腔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转盘21,转盘21的顶部固接有偏心杆22,偏心杆22上转动连接有摆杆23,摆杆23的前侧铰接有推杆24,推杆24的前侧铰接有活动搓板25,活动搓板25抵接于固定搓板15的顶部。进一步的,第一导向轮6、搓筒8与第二导向轮13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便于对面进行导向搓条。进一步的,搓筒8的内腔为弧形锥面,且内腔中部直径小于其两端直径,便于使条状面的外侧更加圆和平滑,且便于将面拉长。进一步的,固定框19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固接有限位筒26,且推杆24光滑插接于限位筒26内,便于对推杆24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便于活动搓板25前后往复移动。进一步的,活动搓板25的底部开设有弧面搓槽27,便于与固定搓板15配合对条状面进行搓条。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对线面加工时的搓条,具体为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使用时,将面条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包括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架(1)的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前侧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主锥齿轮(3)和变速器(4),所述变速器(4)的前侧固接有第一转杆(5),所述第一转杆(5)上固接有第一导向轮(6),所述第一转杆(5)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于所述撑架(1)的顶部,所述撑架(1)的顶部右侧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有连接辊(7)和搓筒(8),所述搓筒(8)与所述连接辊(7)之间连接设置有皮带(9),所述连接辊(7)的左侧壁上固接有齿轮杆(10),所述齿轮杆(10)的左侧固接有从锥齿轮(11),所述从锥齿轮(11)与所述主锥齿轮(3)相啮合,所述撑架(1)的顶部左侧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有第二转杆(12),所述第二转杆(12)上固接有第二导向轮(13),所述撑架(1)上固接有两组对称的固定杆(14),两组所述固定杆(14)之间固接有固定搓板(15),两组所述固定杆(14)的顶部均固接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杆(16),右侧所述固定杆(14)的右侧壁上固接有导向板(17),所述撑架(1)的顶部连接设置有四组呈阵列状分布的限位转杆(18),所述撑架(1)的后侧壁上固接有固定框(19),所述固定框(19)的内腔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20),所述第二电机(20)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转盘(21),所述转盘(21)的顶部固接有偏心杆(22),所述偏心杆(22)上转动连接有摆杆(23),所述摆杆(23)的前侧铰接有推杆(24),所述推杆(24)的前侧铰接有活动搓板(25),所述活动搓板(25)抵接于所述固定搓板(15)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面加工用自动搓板搓条装置,包括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架(1)的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前侧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主锥齿轮(3)和变速器(4),所述变速器(4)的前侧固接有第一转杆(5),所述第一转杆(5)上固接有第一导向轮(6),所述第一转杆(5)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于所述撑架(1)的顶部,所述撑架(1)的顶部右侧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有连接辊(7)和搓筒(8),所述搓筒(8)与所述连接辊(7)之间连接设置有皮带(9),所述连接辊(7)的左侧壁上固接有齿轮杆(10),所述齿轮杆(10)的左侧固接有从锥齿轮(11),所述从锥齿轮(11)与所述主锥齿轮(3)相啮合,所述撑架(1)的顶部左侧通过轴承座连接设置有第二转杆(12),所述第二转杆(12)上固接有第二导向轮(13),所述撑架(1)上固接有两组对称的固定杆(14),两组所述固定杆(14)之间固接有固定搓板(15),两组所述固定杆(14)的顶部均固接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杆(16),右侧所述固定杆(14)的右侧壁上固接有导向板(17),所述撑架(1)的顶部连接设置有四组呈阵列状分布的限位转杆(18),所述撑架(1)的后侧壁上固接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梁林伏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合利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