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线式导电五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8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线式导电五金件。导电五金件为金属材料制成,设有导电板和接线结构,导电板与接线结构相互固定。接线结构设置为“匚”型结构,导电板设于“匚”型结构下端。“匚”型结构中间段左侧为细长的金属竖梁,右侧为开口。接线结构还设有前置金属弹片和后置金属弹片;前置金属弹片和所述后置金属弹片均分别与接线结构的“匚”型结构上端相互连接;后置金属弹片设于“匚”型结构上端左侧靠金属竖梁处,前置金属弹片设于“匚”型结构上端右侧靠开口处。在该插线式导电五金件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金属弹片的压力来压紧外部导线,在方便插入外部导线的同时还能提高连接稳定性,避免脱线,方便生产维护工作的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线式导电五金件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气接电连接件的
,具体的是一种用在接续电线或信号线接线端子上的插线式导电五金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电连接件作为接线端子使用,可适用于双股、多股、细多股等电力线或信号线的使用,是作用一种电器连接或接电转换件的重要连接件。现有接线端子中世纪起导电作用的是其中的五金件。但是,现有的接线端子的五金件结构多种多样,在接线时未能一步到位,往往需要借助接线端子的安装壳体等活动固定部件来实现导线的接线端结合,如采用螺栓、铆钉、铆接、卡接等形式实现导线接线在五金件上,安装时十分麻烦,生产时工序也繁多和拼装成产品时也繁复,增添了接线的工序和降低接线的效率。另外,现有的导电五金件都有导线很容易从接电端子中脱出,这就增强了用电风险、降低了接线正确率,而且导线在脱线时通常较为隐秘,难以被肉眼检查出来。而采用传统的焊接接线方式虽然可以防止脱线,但当需要脱线时又要重新拆开形成断线,也非常不方便。虽然,现有技术方案有可一次性接线的导电五金件,但这类接线端子由于结构复杂,且接线效果不太理想,也经常发生导线脱落的情况,使用损耗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电线或信号线接续技术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快速解接入导线或信号线,且可以肉眼检查接线情况的五金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线式导电五金件,包括导电板和接线结构,接线结构与导电板通过细孔铆点铆接的方式相互固定;导电板和接线结构均为金属材料;导电板为长方形薄板,导电板设于接线结构内部;接线结构设置为“匚”型结构;所述导电板与接线结构的“匚”型结构的下端内侧连接。进一步地,接线结构的“匚”型结构的上端和下端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与导电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匹配;“匚”型结构中间段左侧为细长的金属竖梁,金属竖梁的上、下两端均分别与“匚”型结构的上端、下端固定连接;“匚”型结构中间段右侧为开口;外部金属导线插入“匚”型结构的方向,为从“匚”型结构中间段的右侧到左侧。进一步地,金属竖梁的数目至少为2条,且金属竖梁在“匚”型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接线结构还设有前置金属弹片和后置金属弹片;前置金属弹片和所述后置金属弹片均分别与接线结构的“匚”型结构上端相互连接;后置金属弹片设于“匚”型结构上端左侧靠金属竖梁处,前置金属弹片设于“匚”型结构上端右侧靠开口处;前置金属弹片的上端、后置金属弹片的上端均分别连接“匚”型结构上端。进一步地,前置金属弹片与接线结构的“匚”型结构上端的夹角范围在5~90度之间,后置金属弹片与接线结构的“匚”型结构上端的夹角范围在90~180度之间。进一步地,前置金属弹片和所述后置金属弹片的数量相同;前置金属弹片、后置金属弹片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进一步地,前置金属弹片和所述后置金属弹片的数量、位置,均分别与金属竖梁所形成间隔的数目相同、间隔的位置对齐。进一步地,前置金属弹片和所述后置金属弹片的材料为弹性金属薄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插线式的导电五金件用在接线端子上,方便生产及组装产品时进行操作,插入导线裸露的金属头部时,接线结构的金属弹片通过弹性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压紧金属头部,同时实现便捷接入导线和稳固导线的效果出现脱线时更容易用肉眼观察到。本技术方案的结构更为简单可靠,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活动固定部件与导线的接线端结合导致的操作繁琐、零部件组成复杂、装置加工制造时工序复杂的问题,提升了生产维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导电五金件其中一种实施例前方左上侧视角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实施例下方左侧仰视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图1中实施例后方左下侧视角的结构图;图4为图1中实施例下方右下侧俯视视角的结构图;图5为图1中实施例插入导线时的侧面结构剖视图;图中:导电板1、细孔铆点11、接线结构2、“匚”型结构下端21、金属竖梁22、后置金属弹片23、“匚”型结构上端24、前置金属弹片25。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说明书附图的内容并不代表具体部件的尺寸关系,相关的“连接”、“结构”等词语均为广义上的解释。下面根据前述的技术方案,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方案的以下实施方式,不代表本技术方案只能以该实施例实施。如图1至图5所示的插线式导电五金件,包括导电板1和接线结构2,两者均为金属材料,如铁、铝、铜等。本插线式导电五金件中,导电板1与接线结构2通过细孔铆点铆接的方式一体成形。导电板1为长方形薄板,连接在接线结构2的内侧。接线结构2由“匚”型结构下端21、金属竖梁22、后置金属弹片23、“匚”型结构上端24、前置金属弹片25组成。导电板1和“匚”型结构下端21的内侧通过细孔铆点11铆接的方式相互固定连接。“匚”型结构下端21、“匚”型结构上端24的长度和均略微大于导电板1的长度和宽度。“匚”型结构中间段的右侧设为开口,左侧设为金属竖梁22。金属竖梁22的上端连接在“匚”型结构上端24,下端连接在“匚”型结构下端21。金属竖梁22在“匚”型结构的长度方向上设有5条,等间隔分布从而形成4个间隔。后置金属弹片23、前置金属弹片25均设有4片,且都为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弹性金属薄片材料。后置金属弹片23的上端连接在“匚”型结构上端24的左侧,且每一片后置金属弹片23均位于金属竖梁22所形成的间隔内。每一片前置金属弹片25的上端均连接在“匚”型结构上端24的右侧,且每一片的位置均与每一片后置金属弹片23的位置为一一对应关系,从而使每一片前置金属弹片25的位置与金属竖梁22的形成的间隔位置相互对齐。后置金属弹片23与“匚”型结构上端24的夹角范围,根据所插入外部金属导线进行变化,变化范围在90~180度之间。前置金属弹片25与“匚”型结构上端24的夹角范围,根据所插入外部金属导线进行变化,变化范围在5~90度之间。使用本实施例时,将外部导线裸露的金属头部从“匚”型结构的右侧开口插入,依次接触通过前置金属弹片25、后置金属弹片23,在前置金属弹片25、后置金属弹片23压力的作用下,外部导线的金属头部被固定在导电板1上,从而使4个不同位置上的外部导线形成电气连接。相比现有的接线技术,本实施例的插线式导电五金件,通过“匚”型结构、前置金属弹片25、后置金属弹片23、金属竖梁22的限位作用相互配合,使得外部金属导线能通过简单的插入方式就固定住,方便生产、组装产品、维护作业是时进行操作,提升便利程度。在实现便捷接入导线和稳固导线的效果时,同时让肉眼观察导线是否脱线的现象更加容易。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可靠,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活动固定部件与导线的接线端结合导致的操作繁琐、零部件组成复杂、装置加工制造时工序复杂的问题,提升了生产维护效率。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所有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线式导电五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板和接线结构,所述接线结构与所述导电板通过细孔铆点铆接的方式相互固定;导电板和接线结构均为金属材料;导电板为长方形薄板,导电板设于接线结构内部;接线结构设置为“匚”型结构;所述导电板与接线结构的“匚”型结构的下端内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线式导电五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板和接线结构,所述接线结构与所述导电板通过细孔铆点铆接的方式相互固定;导电板和接线结构均为金属材料;导电板为长方形薄板,导电板设于接线结构内部;接线结构设置为“匚”型结构;所述导电板与接线结构的“匚”型结构的下端内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五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的“匚”型结构的上端和下端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与导电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匹配;“匚”型结构中间段左侧为细长的金属竖梁,金属竖梁的上、下两端均分别与“匚”型结构的上端、下端固定连接;“匚”型结构中间段右侧为开口;外部金属导线插入“匚”型结构的方向,为从“匚”型结构中间段的右侧到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五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竖梁的数目至少为2条,且金属竖梁在“匚”型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五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还设有前置金属弹片和后置金属弹片;所述前置金属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茂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坷钠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