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式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90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式接线端子,包括前盖、后盖、五金件和按键,前盖和后盖通过卡接连接,五金件包括“工”字形的导电件和压线件;导电件和压线件固定连接;导电件的侧端面设有贯通的接线孔;压线件包括连接板和压线板;连接板与导电件的下端面相互连接,压线板内置于接线孔中并与导电件的上端面接触;压线板上设有支撑件;按键包括按键块和转动块;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远离按键块一侧设有作用面;作用面与支撑件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过设置特定结构是各零件相互装配并固定,保证了接线端子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按键、五金件、前盖和后盖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装配。便于生产和装配。便于生产和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键式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按键式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接线端子以其成本低廉、使用便捷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但是,现有的接线端子的结构复杂,没有设置很多的限位装置或结构,这既不方便使用者使用接线端子,也会在生产和装配过程中,接线端子内部结构在存在振动或撞击的情况下,内部结构的错位或滑移会导致导线从接线端子上松脱,影响接线安全。另外,设置有按键的接线端子直接将按键作用于五金件上,若五金件和按键达不到相应的生产精度,按键容易从五金件表面脱落,导致不能很好地按压五金件进而达到连接导线的目的。现有的接线端子在导线插入的过程不能保证导线与五金件的接触情况,若电线掉落或卡在接线盒中容易发生漏电现象,这将加大使用者的安全风险和降低接线端子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接线端子结构复杂、使用风险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可控、结构简单的按键式接线端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其技术方案为:r/>[0005]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式接线端子,包括前盖(1)、后盖(2)、五金件(3)和按键(4),所述前盖(1)和后盖(2)通过卡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金件(3)包括“工”字形的导电件(31)和压线件(32);所述导电件(31)和压线件(32)固定连接;所述导电件(31)的侧端面设有贯通的接线孔(311);所述压线件(32)包括连接板(321)和压线板(322);所述连接板(321)与导电件(31)的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压线板(322)内置于接线孔(311)中并与导电件(31)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压线板(322)上设有支撑件(323);所述按键(4)包括按键块(41)和转动块(42),所述转动块(42)包括第一转动块(421)和第二转动块(422),所述按键块(41)、第一转动块(421)和第二转动块(422)在空间上呈“Y形”;所述第一转动块(421)的右端面、第二转动块(422)的左端面设有低于对应转动块(42)的滑动曲面(43);所述滑动曲面(43)包括第一滑动曲面(431)和第二滑动曲面(432);所述第一转动块(421)和第二转动块(422)远离按键块一侧设有作用面(44);所述作用面(44)与支撑件(323)相互接触;向上拨起按键块(41),作用面(44)绕支撑件(323)逆时针转动,第一滑动曲面(431)和第二滑动曲面(432)沿前盖(1)内腔的上端面由前向后滑动,作用面(44)按压支撑件(323)使压线板向下运动,导线穿过导电件(31)上端面与压线板(322)之间的间隙,将导线穿进插线孔中;向下按按键块(41),作用面(44)、第一滑动曲面(431)和第二滑动曲面(432)做反向运动,压线板(322)闭合,压紧导线实现导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面(44)包括上作用面(441)、中作用面(442)和下作用面(443);所述上作用面(441)位于中作用面(442)的左上方,所述下作用面(443)位于中作用面(442)的右下方;所述中作用面(442)与支撑件(323)相互接触;所述下作用面(443)沿支撑件(323)轴向方向的截面宽度小于中作用面(442)的截面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运鹏郭嘉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坷钠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