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包括倒伏器主机和副机;其中,弓形天线的两端分为与所述倒伏器主机和所述副机连接,所述倒伏器主机沿天线纵轴向一侧与短横杆组件连接,相对的一侧设有通轴;其中所述短横杆组件与天线座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通轴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所述弓形天线,从而在所述倒伏器主机和所述副机共同作用下实现天线倒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横杆组件的占用空间,并且将原有的弓形天线的底部中间的空间空置出来,减少了倒伏器装置整体在车顶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
本技术的实施例属于倒伏装置
,更具体地,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部队信息化发展需求,通信装备轻量化和装车设备紧凑化也越发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天线性能,保证天线不受损伤,同时保证装有车载天线的车辆在通过涵洞、树林、立交桥、隧道等障碍物时的快速性,可采用倒伏装置,使固定在舱外倒伏装置上的天线自动倒伏,保障移动通信顺利的进行。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弓形天线倒伏装置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倒伏器主机设于弓形天线轴线中间,倒伏器主机的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倒伏器主机横向两侧分别设有长度相同并对应的连接端,用于连接横杆组件,两侧的横杆组件的一端分别与弓形天线连接,另一端与倒伏器主机的连接端连接;并且每个横杆组件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天线的支撑杆组件,其中一端固定于横杆组件上,另一端与天线上的固定夹连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天线设置,一方面车载顶部占用面积大,不能满足通信装备轻量化和装车设备紧凑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采用硬轴传动形式,硬轴传动对倒伏装置安装要求高,要求传动轴中心和主机旋转轴中心必须在一条中心线上,安装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减少了横杆组件的占用空间,同时减少了倒伏器装置整体在车顶的占用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包括倒伏器主机和副机;其中,弓形天线的两端分为与所述倒伏器主机和所述副机连接,所述倒伏器主机沿天线纵轴向一侧与短横杆组件连接,相对的一侧设有通轴;其中所述短横杆组件与天线座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通轴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所述弓形天线,从而在所述倒伏器主机和所述副机共同作用下实现天线倒竖。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一端分设于所述通轴的径向两侧,另一端通过固定夹与所述弓形天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轴上设有固定所述支撑杆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倒伏器主机通过控制电缆与控制器电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电缆与电源直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倒伏器主机上还设有摇把。进一步地,所述副机通过底板固定于车顶,该底板上设有沿天线轴向间隔设置的支撑臂。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之间设有转动轴,天线一端的连接部套设于该转动轴上。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将倒伏器主机从中间位置布置移动到天线的一端,天线另一端与倒伏器副机连接,同时使得现有技术中两根横杆组件改为一根短横杆组件,减少了横杆组件的占用空间,并且将原有的弓形天线的底部中间的空间空置出来,减少了倒伏器装置整体在车顶的占用空间。(2)本技术的弓形天线倒伏装置,通过倒伏器一侧通轴的改进,以及在另一端设置副机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倒伏器主机能够设于天线的一端,并且仅需一根支撑杆便能够满足支撑天线的要求。(3)本技术的弓形天线倒伏装置,采用软轴传动对整套倒伏装置的安装要求较硬轴传动低很多,可以允许主机旋转中心与传动轴中心有一定偏差。(4)本技术的弓形天线倒伏装置,适用于车顶设备多,空间有限,并且安装设备后整车通过性或运输性满足要求的车型,能够灵活合理的布置弓形天线在车顶的位置,更好地实现弓形天线的倒竖。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弓形天线倒伏装置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倒伏器主机的主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倒伏器主机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整体示意图;图5为图4中倒伏器主机处的俯视图;图6为图4中倒伏器副机处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涉及的倒伏器主机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涉及的倒伏器主机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侧视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倒伏器主机、2-天线座法兰盘、3-支撑杆、4-固定夹、5-短横杆组件、6-副机、7-控制器、8-摇把、9-天线、10-控制电缆、11-电源电缆、12-通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整体示意图,本技术的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包括倒伏器主机1、天线座法兰盘2、支撑杆3、固定夹4、短横杆组件5、副机6、控制器7、摇把8、控制电缆10、电源电缆11以及通轴12。具体地,本技术的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弓形天线9的两端分为与倒伏器主机1和倒伏器的副机6连接,其中副机6用于固定弓形天线万向节端。图5为图4中倒伏器主机处的俯视图,并且图7和图8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倒伏器主机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结合上述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倒伏器主机(1)和副机(6);其中,/n弓形天线(9)的两端分为与所述倒伏器主机(1)和所述副机(6)连接,所述倒伏器主机(1)沿天线纵轴向一侧与短横杆组件(5)连接,相对的一侧设有通轴(12);其中所述短横杆组件(5)与天线座法兰盘(2)固定连接,所述通轴(12)上固定有支撑杆(3)支撑所述弓形天线(9),从而在所述倒伏器主机(1)和所述副机(6)共同作用下实现天线倒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倒伏器主机(1)和副机(6);其中,
弓形天线(9)的两端分为与所述倒伏器主机(1)和所述副机(6)连接,所述倒伏器主机(1)沿天线纵轴向一侧与短横杆组件(5)连接,相对的一侧设有通轴(12);其中所述短横杆组件(5)与天线座法兰盘(2)固定连接,所述通轴(12)上固定有支撑杆(3)支撑所述弓形天线(9),从而在所述倒伏器主机(1)和所述副机(6)共同作用下实现天线倒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一端分设于所述通轴(12)的径向两侧,另一端通过固定夹(4)与所述弓形天线(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弓形天线倒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轴(12)上设有固定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涛,袁辉,吴晶,方韧,喻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