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其中的背光模组包括金属背板、发光元件、非金属封板及天线PCB,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板面向显示面的一侧,所述金属背板具有与所述发光元件保持错开的贯通孔,所述非金属封板至少部分地嵌入封闭所述贯通孔并使所述背光模组的后表面平整,所述天线PCB位于所述非金属封板与所述显示面之间,所述天线PCB位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投影范围内。该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在保证无线信号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天线PCB的内置集成,使产品整体外观平整轻薄、产品集成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大尺寸显示屏产品多采用金属外壳,在布置天线PCB时,为了避免信号遭受屏蔽,需要将天线PCB设置于金属外壳之外安装部位。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大屏产品外表形成较大凸起,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及整体尺寸,不利于大屏产品实现平板化、轻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在保证无线信号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天线PCB的内置集成,使产品整体外观平整轻薄、产品集成度高。本技术提供的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包括金属背板、发光元件、非金属封板及天线PCB,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板面向显示面的一侧,所述金属背板具有与所述发光元件保持错开的贯通孔,所述非金属封板至少部分地嵌入封闭所述贯通孔并使所述背光模组的后表面平整,所述天线PCB位于所述非金属封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面之间,所述天线PCB位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投影范围内。可选的,所述金属背板面向所述显示面的一侧表面具有筋槽,所述筋槽用于收容布置电连接线。可选的,所述筋槽开设有可供电连接线穿越的过线孔。可选的,所述贯通孔的轴向投影轮廓与所述天线PCB的外轮廓之单边距离不小于10mm。可选的,所述贯通孔的轴向投影轮廓与所述天线PCB的外轮廓之单边距离为10mm~20mm。可选的,所述非金属封板接近所述显示面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所述天线PCB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可选的,所述天线PCB粘接于所述非金属封板上。可选的,所述非金属封板为塑料封板。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于金属背板上开设一贯通孔,以非金属封板嵌入封闭该贯通孔,将天线PCB设置于非金属封板与背光模组的显示面之间、并使天线PCB位于贯通孔的轴向投影范围内,使得天线PCB的无线信号可穿过非金属封板后对外传输、不受屏蔽或衰减影响,天线PCB得以内置集成于产品的金属外壳之内,使背光模组整体外观十分平整、易于实现轻薄设计效果,产品集成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的背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的金属背板正面的第一示意图;图3为图2中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的金属背板的M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的金属背板正面的第二示意图;图5为图4中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的金属背板的N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金属背板,11-贯通孔,12-筋槽,13-过线孔,2-发光元件,3-非金属封板,31-容置槽,4-天线PCB,5-电连接线,6-双面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结合参阅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的一种具体构造,包括金属背板1、发光元件2、非金属封板3及天线PCB4,用以实现天线PCB4的内置集成,使背光模组外观平整轻薄。其中,发光元件2设置于金属背板1面向背光模组的显示面的一侧。其中,显示面为背光模组的显像表面,即显示屏的产品正面,用以供用户观看显示屏显示的图像。发光元件2用以提供背光模组所需的发光光源,可为LED、min-LED等类型。示范性地,发光元件2组成多个发光灯条。其中,发光灯条具有条带状构造,由多个发光元件2沿一分布线依次分布形成。相应地,金属背板1面向背光模组的显示面的一侧布置有多个发光灯条。示范性地,归属同一发光灯条的多个发光元件2电性连接。可选的,各发光灯条两两平行分布。金属背板1具有贯通金属背板1前后壁面的贯通孔11,该贯通孔11与发光元件2保持错开。换言之,发光元件2不会暴露于贯通孔11内。例如,贯通孔11位于多个发光元件2之间的位置;在发光元件2以发光灯条形式实现时,贯通孔11位于两发光灯条之间。非金属封板3至少部分地嵌入封闭贯通孔11,例如,非金属封板3可一端嵌入于贯通孔11内,亦可全部嵌入于贯通孔11内。当非金属封板3嵌入到位时,贯通孔11被完全填补封闭,且背光模组的背侧表面保持平整。当非金属封板3一端嵌入于贯通孔11内时,非金属封板3可具有台阶结构。示范性地,非金属封板3远离显示面的一侧表面与金属背板1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外表面平齐,保证背光模组的背侧表面平整。可以理解,非金属封板3既可自金属背板1面向显示面的一侧嵌入贯通孔11,亦可自金属背板1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嵌入贯通孔11。非金属封板3可由不同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示范性地,非金属封板3为塑料封板。天线PCB4位于非金属封板3与背光模组的显示面之间,由非金属封板3实现封闭,使天线PCB4完全内置于背光模组的壳体之内。且天线PCB4位于贯通孔11的轴向投影范围内,即天线PCB4的外轮廓小于非金属封板3的外轮廓,保证天线PCB4的无线信号传输所需的通道空间,免受金属背板1的屏蔽或衰减影响,使信号强度满足应用要求。示范性地,贯通孔11的轴向投影轮廓与天线PCB4的外轮廓之单边距离不小于10mm。相应地,非金属封板3位于贯通孔11内的部分与天线PCB4的单边距离亦不小于10mm,保证天线PCB4的无线信号传输所需的通道空间,且使各向空间位置较为平均。示范性地,贯通孔11的轴向投影轮廓与天线PCB4的外轮廓之单边距离为10mm~20mm。示范性地,非金属封板3面向显示面的一侧设有容置槽31,天线PCB4设置于容置槽31内,进一步缩短天线PCB4与外界环境之距离,增强信号强度。天线PCB4可通过不同方式固定,示范性地,天线PCB4粘接于非金属封板3上,进一步缩短天线PCB4与外界环境之距离,增强信号强度。例如,天线PCB4通过双面胶6粘贴于非金属封板3的容置槽31之表面。示范性地,金属背板1面向显示面的一侧表面具有筋槽12,筋槽12用于收容布置电连接线5。所谓筋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背板、发光元件、非金属封板及天线PCB,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板面向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面的一侧,所述金属背板具有与所述发光元件保持错开的贯通孔,所述非金属封板至少部分地嵌入封闭所述贯通孔并使所述背光模组的背侧表面平整,所述天线PCB位于所述非金属封板与所述显示面之间,且所述天线PCB位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投影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背板、发光元件、非金属封板及天线PCB,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板面向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面的一侧,所述金属背板具有与所述发光元件保持错开的贯通孔,所述非金属封板至少部分地嵌入封闭所述贯通孔并使所述背光模组的背侧表面平整,所述天线PCB位于所述非金属封板与所述显示面之间,且所述天线PCB位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投影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板面向所述显示面的一侧表面具有筋槽,所述筋槽用于收容布置电连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槽开设有可供电连接线穿越的过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贵,黄敬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