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灯天线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7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灯天线支撑架,包括底座及支撑杆,所述底座固定至所述支撑杆底部,射灯天线安装至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底座安装至配重座上,所述配重座上设置有若干配重腔,所述配重腔顶部开口,所述配重腔中放置有配重块。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用途是,支撑架在配重座的重力作用下保持位置的固定,并保持稳定;需要移动时,将配重块移出配重腔,即可轻松移动本支撑架,使射灯天线位于所需的位置或转动至所需的方位角,保证信号的覆盖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在楼顶打洞;调整方便快捷,能够对射灯天线进行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调节,以提高信号覆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灯天线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射灯天线支撑架。
技术介绍
射灯型天线因其隐蔽性较好,作为移动通信天线使用越来越广泛,一般的安装方式为固定在楼顶墙面,或者安装至固定的天线支撑架上。该两种安装方式在固定后均无法调整天线方位角,给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作带来极大困扰,此外,受限于安装位置处环境的变化,会导致部分无线信号被遮挡,天线的位置及方位角均不能够进行调整或者调整及其麻烦,影响无线信号的覆盖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射灯天线的支撑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射灯天线安装后无法调整位置和方位角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射灯天线支撑架,包括底座及支撑杆,所述底座固定至所述支撑杆底部,射灯天线安装至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底座安装至配重座上,所述配重座上设置有若干配重腔,所述配重腔顶部开口,所述配重腔中放置有配重块。通过本方案,支撑架在配重座的重力作用下保持位置的固定,并保持稳定;需要移动时,将配重块移出配重腔,即可轻松移动本支撑架,使射灯天线位于所需的位置或转动至所需的方位角,保证信号的覆盖效果。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立杆与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抱卡连接至所述立杆上,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射灯天线安装至所述安装板上。通过本方案,射灯天线安装至横杆的端部,使之能够伸出建筑物,避免建筑物的遮挡,进一步提高信号覆盖效果。优选地,所述抱卡包括固定板与至少两个抱环,所述抱环为“U”型,所述抱环的两个端部均通过螺母连接至所述固定板上。通过本方案,松开抱卡即可调整横杆的方位角,从而无需移开配重块,方便了方位角的调节。优选地,所述底座安装至所述配重座中心的一侧,所述配重座的重心与所述安装板分设所述立杆的两侧。通过本方案,延长横杆的长度时保证支撑架的整体重心位于配重座上,从而保持本装置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配重座上设置有调节槽,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安装至所述调节槽中,所述配重座的中心与所述调节槽的中心重合。通过本方案,使支撑杆能够沿调节槽进行位置的调节,无需移开配重块,提高射灯天线位置调节的便捷性。优选地,所述配重腔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配重座的四个角部;所述配重块为水泥块。通过本方案,水泥块作为配重块能够降低成本。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强筋。通过本方案,提高支撑杆与底座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在楼顶打洞;调整方便快捷,能够对射灯天线进行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调节,以提高信号覆盖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射灯天线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射灯天线支架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射灯天线支撑架中配重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射灯天线支撑架,包括底座1200及支撑杆1100,所述底座1200固定至所述支撑杆1100底部,射灯天线安装至所述支撑杆1100上,所述底座1200安装至配重座1300上,所述配重座1300上设置有若干配重腔1310,所述配重腔1310顶部开口,所述配重腔1310中放置有配重块(图中未示出)。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支撑架1100在配重座1300的重力作用下保持位置的固定,并保持稳定;需要移动时,将配重块移出配重腔1310,即可轻松移动本支撑架,使射灯天线位于所需的位置或转动至所需的方位角,保证信号的覆盖效果。在该实施例中,配重座1300例如是通过角钢和/或槽钢焊接或螺接而成的架体,预留出放置配重块的配重腔1310,使配重块能够通过配重腔1310顶部的开口放置与取出。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100包括立杆1110与横杆1120,所述横杆1120一端通过抱卡1130连接至所述立杆1110上,所述横杆1120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1121,所述射灯天线安装至所述安装板1121上。射灯天线安装至横杆1120的端部,使之能够伸出建筑物,避免建筑物的遮挡,进一步提高信号覆盖效果。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抱卡1130包括固定板1131与至少两个抱环1132,所述抱环1132为“U”型,所述抱环1132的两个端部均通过螺母连接至所述固定板1131上。松开抱卡1130即可调整横杆1120的方位角,从而无需移开配重块,方便了方位角的调节。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200安装至所述配重座1300中心的一侧,所述配重座1300的重心与所述安装板1121分设所述立杆1110的两侧。延长横杆1120的长度时保证支撑架1100的整体重心位于配重座1300上,从而保持本装置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配重腔1310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配重座1300的四个角部;所述配重块为水泥块。水泥块作为配重块能够降低成本。四个角部均利用水泥块压住固定,提高稳定性,保证重心位于配重座1300中心;该水泥块例如是长方体或立方体的标准方块形状,四个相同重量的配重块放置于配重座1300的四角,提高稳定性。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100与所述底座1200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强筋1210,提高支撑杆1100与底座120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本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在楼顶打洞;调整方便快捷,能够对射灯天线进行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调节,以提高信号覆盖效果。实施例二如图6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射灯天线支撑架,在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灯天线支撑架,包括底座及支撑杆,所述底座固定至所述支撑杆底部,射灯天线安装至所述支撑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安装至配重座上,所述配重座上设置有若干配重腔,所述配重腔顶部开口,所述配重腔中放置有配重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灯天线支撑架,包括底座及支撑杆,所述底座固定至所述支撑杆底部,射灯天线安装至所述支撑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安装至配重座上,所述配重座上设置有若干配重腔,所述配重腔顶部开口,所述配重腔中放置有配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灯天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立杆与横杆,所述横杆一端通过抱卡连接至所述立杆上,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射灯天线安装至所述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灯天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卡包括固定板与至少两个抱环,所述抱环为“U”型,所述抱环的两个端部均通过螺母连接至所述固定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闯张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