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输电线多路高精度GPS单端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多线路三相电流检测单元(1)、阀值检测故障线路识别单元(2)、高速数据采集与模数转换单元(3)、预值设定器(4)、故障行波形态特征数据提取单元(5)、GPS写时标接口电路(7)、高精度GPS装置(8)、GPS读时标接口电路(9)和工控机(6)所构成,所述工控机(6)由高性能的处理器CPU,133MHz及以上高速PCI总线,存储单元(6.1)、故障行波形态特征数据的时差分析单元(6.4)、故障距离计算单元(6.3)、故障显示单元(6.2)、人机接口单元(6.5)及其它辅助设施构成;其中: 多线路三相电流检测单元(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各线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绕组:CTa1,CTb1,CTc1,…,CTan,CTbn,CTcn,其输端出连接阀值检测故障线路识别单元(2)的输入端;阀值检测故障线路识别单元(2)输出端连接高速数据采集与模数转换单元(3)的输入端;高速数据采集与模数转换单元(3)的输出端连接故障行波形态特征数据提取单元(5)的输入端;预值设定器(4)输入端连接故障行波形态特征数据提取单元(5)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故障行波形态特征数据提取单元(5)的输入端;故障行波形态特征数据提取单元(5)的一个输出端连接GPS写时标接口电路(7)的输入端,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工控机(6)的存储单元(6.1);GPS写时标接口电路(7)的输出端连接高精度GPS装置(8)的输入端;高精度GPS装置(8)的输出端连接GPS读时标接口电路(9)的输入端;GPS读时标接口电路(9)的输出端连接存储单元(6.1);存储单元(6.1)与故障行波形态特征数据的时差分析单元(6.4)、故障距离计算单元(6.3)、故障显示单元(6.2)和人机接口单元(6.5)双向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网故障诊断
,特别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多路高精度GPS单端故障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输电线故障定位装置是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网故障诊断的主要设备。常用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从原理上看,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方法(1)阻抗法这种方法通过检测线路一侧(单端法)或两侧(双端法)的电压、电流值,通过数学方法计算检测点至输电线路故障点的等值阻抗,从而确定输电线路故障的位置。这种方法的定位精度受非线性的过渡电阻、线路参数不平衡和分布参数以及线路故障等值阻抗的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其误差较大。(2)行波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故障行波以及反射波到达线路一端(单端法)或两端(双端法)的时间,计算出故障点位置。这种方法的定位精度受采样速度、计时频率、行波及其反射波识别、雷电干扰等影响,定位精度也不高。目前,上述两类方法在实际使用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定位精度低行波法误差一般在500-1000米,阻抗法误差一般在线路总长度的3-5%;(2)可靠性不高行波测距在近距离故障时难以抓到波头,死区较大;阻抗法的误差随着故障线路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因而,在较远距离不可靠;(3)一个变电站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刘经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