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88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包括: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位于热井上方;热井;还包括:管体,所示管体两端插入热井液面下,管体中部位于蒸汽管之间的空间;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加热面固定连接在管体中部外表面;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在管体一端。以解决现有技术热经济性较低和设备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
技术介绍
凝汽器的热井凝结水温度t1比凝汽器的蒸汽管排汽所对应饱和温度t0低的现象称为凝结水过冷现象,该温差叫做凝结水的过冷度。过冷度增加会使热井凝结水回热加热所需的热量增加,从而使系统的热经济性降低,另外过冷度增加还会使热井凝结水的溶氧增加,引起低压设备和管道的氧腐蚀,使设备安全可靠性降低,因此要尽量减小凝汽器的过冷度。现有的凝汽器由于凝结器内存在汽阻,蒸汽从排汽口向下部流动时遇到阻力,造成下部蒸汽压力低于上部压力,下部凝结水温度t1较蒸汽管排汽所对应饱和温度t0较低,从而产生过冷,由于汽阻消除技术上非常困难,想通过重新设计凝汽器结构进一步降低过冷度几乎办不到,这也使得现有的凝汽器回热加热所需的热量较大,容易引起低压设备和管道的氧腐蚀,使凝汽器的热经济性和设备安全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包括: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位于热井上方;热井;还包括:管体,所示管体两端插入热井液面下,管体中部位于蒸汽管之下热井之上;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加热面固定连接在管体中部外表面;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在管体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为铜管。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片数量为2个以上,制冷片绕管体中心轴线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片与管体外表面之间填充散热硅胶。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凝汽器过冷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水泵电连接,控制器与制冷片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技术通过加装管体,将管体两端插入热井液面以下,将管体中部设置在蒸汽管之下热井之上,在管体外表面固定连接制冷片,制冷片的制热面固定连接管体外表面,然后通过水泵将热井中的水抽入管体中,水通过制冷片所在的管体,制冷片的制热面将通过管体的水升温然后重新回到热井内,而制冷片的制冷面与制热面相对,制冷面将使蒸汽管的排汽降温,从而使热井凝结水温度t1与蒸汽管排汽所对应饱和温度t0之差减小,从而降低凝汽器的过冷度,从而降低热井凝结水回热加热所需的热量和热井凝结水的溶氧。本技术使得凝汽器高难度进一步降低,具有良好热经济性和安全性;2)本技术采用铜管作为管体材质,铜管导热系数更高,使得制冷片的制热面向凝结水传导热量的效率更高,降低过冷度的效率更高;3)本技术采用2个以上制冷片,制冷片数量更多,降低过冷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4)本技术使制冷片与管体外表面之间填充散热硅胶,进一步提升制冷片的制热面向凝结水传导热量的效率,降低过冷度的效率更高;5)本技术控制器通过凝汽器过冷度传感器检测凝汽器过冷度,当过冷度较大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和制冷片打开,降低热井凝结水温度t1与蒸汽管排汽所对应饱和温度t0之差,当过冷度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和制冷片关闭以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实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实例1的制冷片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实例1的电路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3,一种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包括:蒸汽管1,所述蒸汽管1位于热井2上方;热井2;还包括:管体3,所示管体3两端插入热井2液面下,管体3中部位于蒸汽管1之下热井2之上;制冷片5,所述制冷片5加热面固定连接在管体3中部外表面,制冷片5与电源导线连接;水泵4,所述水泵4连接在管体3一端。本技术通过加装管体3,将管体3两端插入热井2液面以下,将管体3中部设置在蒸汽管1之下热井2之上,在管体3外表面固定连接制冷片5,制冷片5的制热面固定连接管体3外表面,然后通过水泵4将热井2中的水抽入管体3中,水通过制冷片5所在的管体3,制冷片5的制热面将通过管体3的水升温然后重新回到热井2内,而制冷片5的制冷面与制热面相对,制冷面将使蒸汽管1的排汽降温,从而使热井2凝结水温度t1与蒸汽管1的排汽温度t0之差减小,从而降低凝汽器的过冷度,从而降低热井2凝结水回热加热所需的热量和热井2凝结水的溶氧。本技术使得凝汽器高难度进一步降低,具有良好热经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管体3为铜管。铜管导热效率高。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片5数量为2个以上,制冷片5绕管体3中心轴线均匀分布。进一步提升制冷片5对凝结水的加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片5与管体3外表面之间填充散热硅胶6。进一步提升制冷片5对凝结水的加热效率。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与凝汽器过冷度传感器7电连接,控制器8同与水泵4串联的第一继电器导线连接,控制器8控制第一继电器通断实现制冷片5启停,控制器8同与制冷片5串联的第二继电器导线连接,控制器8控制第二继电器通断实现制冷片5启停。控制器8可以是PLC、Arduino或树莓派等带外围电路的控制器8,凝汽器过冷度传感器7为凝汽器设置的普通冷度传感器。本技术控制器8通过凝汽器过冷度传感器7检测凝汽器过冷度,当过冷度较大时,控制器8控制水泵4和制冷片5打开,降低热井2凝结水温度t1与蒸汽管1排汽所对应饱和温度t0之差,当过冷度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8控制水泵4和制冷片5关闭以节约能源。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包括:/n蒸汽管(1),所述蒸汽管(1)位于热井(2)上方;/n热井(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管体(3),所示管体(3)两端插入热井(2)液面下,管体(3)中部位于蒸汽管(1)之下热井(2)之上;/n制冷片(5),所述制冷片(5)加热面固定连接在管体(3)中部外表面;/n水泵(4),所述水泵(4)连接在管体(3)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包括:
蒸汽管(1),所述蒸汽管(1)位于热井(2)上方;
热井(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管体(3),所示管体(3)两端插入热井(2)液面下,管体(3)中部位于蒸汽管(1)之下热井(2)之上;
制冷片(5),所述制冷片(5)加热面固定连接在管体(3)中部外表面;
水泵(4),所述水泵(4)连接在管体(3)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温度平衡装置的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为铜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吕玉坤史久志李钟张玉柱邓健罗婕莹李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