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73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包括:第二气动伸缩单元,所述第二气动伸缩单元被设置为在充气时仅能沿自身轴向延伸;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气动伸缩单元两端;四个第一气动伸缩单元,位于同一平面,且两两对称地分别连接设置在两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被设置为在充气时仅能沿自身轴向单向延伸,对称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连接件的两第一气动伸缩单元的延伸方向相反且同时正交于第二气动伸缩单元的轴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换方便、组装灵活、功能强大、结构简单、易操作等优点,通过对模块化组件较为简单的选择和串并联组装,就能够组合出多种多样的机器人构型,从而使机器人能够较好地适应多种多样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发展迅猛,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太空探索、货物运输、医疗手术、救灾救援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但传统的机器人大都由刚性机构通过装配组成,其具有结构复杂、灵活度有限,安全性和人工交互性较差,环境适应能力低等缺点。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下,例如对于一些易碎品或者较为柔软的对象进行抓取和搬运的动作,或者是需要在一些崎岖的不规则路面或者是狭窄的管道中进行检测工作的,传统的刚性机器人很难实现类似的任务,而软体机器人在这样的工况下就具有独特的优势。相比于刚性机器人,软体机器人具有柔度大,质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和控制方便等优势。为了使机器人具有更丰富的功能,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模块化机器人应运而生。模块化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模块化机器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结构简单、功能各具特色的可更换单元,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或工作场合来搭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二气动伸缩单元(2),所述第二气动伸缩单元(2)被设置为在充气时仅能沿自身轴向延伸;/n第二连接件(4),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气动伸缩单元(2)两端;/n四个第一气动伸缩单元(1),位于同一平面,且两两对称地分别连接设置在两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左右两侧,被设置为在充气时仅能沿自身轴向单向延伸,对称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连接件(4)的两第一气动伸缩单元(1)的延伸方向相反且同时正交于所述第二气动伸缩单元(2)的轴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气动伸缩单元(2),所述第二气动伸缩单元(2)被设置为在充气时仅能沿自身轴向延伸;
第二连接件(4),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气动伸缩单元(2)两端;
四个第一气动伸缩单元(1),位于同一平面,且两两对称地分别连接设置在两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左右两侧,被设置为在充气时仅能沿自身轴向单向延伸,对称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连接件(4)的两第一气动伸缩单元(1)的延伸方向相反且同时正交于所述第二气动伸缩单元(2)的轴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动伸缩单元(2)包括:
第二轴向伸缩主体(21),整体呈柱状,采用柔性材料且内部沿轴向设有封闭气腔;
若干刚性的限制环,均匀间隔地沿轴向设在所述第二轴向伸缩主体(21)的外周壁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轴向伸缩主体(21)的径向变形;
两连接头(2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向伸缩主体(21)两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2)通过卡槽、螺纹或者插销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伸缩主体(21)的材料为硅橡胶材料、气动人工肌肉、形状记忆合金、电介质弹性体或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管道爬行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伸缩单元(1)包括:
导引套(11),被设置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念峰陈必成葛宪东张宪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