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潜水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3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潜水电泵,包括潜水电泵主体、上连接板、下底座和第二连接块,所述潜水电泵主体的表面连接有上连接板,且上连接板的一侧贯穿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一侧抵接有第一卡块,且第一卡块的一侧插设在第一卡腔的内部,所述第一卡腔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卡腔开设在第一连接套的顶端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壁连接有外滤网,且外滤网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扇叶和第一刮板,能方便对外滤网表面粘附的水草或树叶进行刮除,且该装置通过设置下连接座和缓冲气囊,能有效对下底座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潜水电泵
本技术涉及潜水电泵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潜水电泵。
技术介绍
潜水电泵是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一般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山区人畜用水,亦可供中央空调冷却。目前,现有的部分潜水电泵,其在野外环境进行工作时,可能会有水草或树叶被进水口抽吸,堵在进水口滤网的表面,影响潜水电泵的抽水效率,且现有的部分潜水电泵,其在水池或养殖池内进行工作时,因为水池的底端一般是水泥浇筑的,但是,架设潜水电泵时,是通过牵引绳将潜水电泵沉入至水池底部的,但是潜水电泵质量较大,在架设电泵时,可能会导致电泵直接下坠至水池底端,使潜水电泵底端和水池底端产生磕碰,造成潜水电泵产生损耗,影响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潜水电泵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潜水电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部分潜水电泵,其滤网不具防堵功能,且现有的部分潜水电泵,其底端不具有防护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潜水电泵,包括潜水电泵主体(1)、上连接板(2)、下底座(12)和第二连接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泵主体(1)的表面连接有上连接板(2),且上连接板(2)的一侧贯穿有第一顶杆(18),所述第一顶杆(18)的一侧抵接有第一卡块(19),且第一卡块(19)的一侧插设在第一卡腔(20)的内部,所述第一卡腔(20)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卡腔(20)开设在第一连接套(3)的顶端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内壁连接有外滤网(5),且外滤网(5)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扇叶(4),所述第一扇叶(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刮板(17),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一侧内壁连接有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潜水电泵,包括潜水电泵主体(1)、上连接板(2)、下底座(12)和第二连接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电泵主体(1)的表面连接有上连接板(2),且上连接板(2)的一侧贯穿有第一顶杆(18),所述第一顶杆(18)的一侧抵接有第一卡块(19),且第一卡块(19)的一侧插设在第一卡腔(20)的内部,所述第一卡腔(20)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卡腔(20)开设在第一连接套(3)的顶端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内壁连接有外滤网(5),且外滤网(5)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扇叶(4),所述第一扇叶(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刮板(17),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一侧内壁连接有第二扇叶(6),所述第二扇叶(6)的一侧抵接有内滤网(7),所述潜水电泵主体(1)的底端连接有下底座(12),且下底座(12)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3),所述第二连接块(13)的表面抵接有第一连接块(8),且第一连接块(8)的内部贯穿有插销(14),所述第一连接块(8)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座(9),且第一连接座(9)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底端连接有下连接座(11),且下连接座(11)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6),且第二连接杆(16)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座(9),所述第一连接座(9)的底端抵接有缓冲气囊(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冠邦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