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机的叶轮及应用有该叶轮的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2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的叶轮,包括前盘、后盘、间隔设置在前盘和后盘之间的中盘,所述叶轮还包括设置前盘和后盘之间、中盘周部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盘上、叶片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向一侧形成有翻边状、朝向前盘方向延伸的导叶。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该叶轮的吸油烟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不改变叶轮的整体尺寸、不增加材料,就能增大叶轮的风量和降低运行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风机的叶轮及应用有该叶轮的吸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油烟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离心风机的叶轮及应用有该叶轮的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多翼式离心风机是吸油烟机及其它通风设备的主要动力系统,其具有结构紧凑、噪声低、压力系数高、流量系数大等特点。如申请号为201810089833.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风机,风机包括电机、叶轮和净芯环,叶轮和净芯环分别依次平行安装于电机的电机轴上,使叶轮和净芯环为分体结构。目前,增大离心风机风量的同时而不增大噪音的常用方法分为加大方法以及缩小方法,加大方法为增大叶轮的旋转直径以及加长叶片,但该方法受限于体积尺寸,且加大后制造难度也相应的变大,加大后的叶轮旋转起来的动平衡也会变差;缩小方法为缩小叶轮的直径和长度尺寸,增大转速,使噪音向低频段转移,再使用能够降低低频段的吸音材料进行吸音,但该方法中的吸音材料成本较高,且吸音材料容易受到污染而降低吸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不改变叶轮的整体尺寸、不增加材料,就能增大风量和降低噪音的离心风机的叶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该叶轮的吸油烟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风机的叶轮,包括前盘、后盘、间隔设置在前盘和后盘之间的中盘,所述叶轮还包括设置前盘和后盘之间、中盘周部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盘上、叶片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向一侧形成有翻边状、朝向前盘方向延伸的导叶。为了确定导叶在通孔上的翻边位置,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路径上,所述通孔位于导叶的上游,所述导叶远离通孔的一侧在后盘上的投影上形成有相对的导叶第一端和导叶第二端,所述导叶第一端相对于导叶第二端位于中盘的径向外侧,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路径上,导叶的导叶第一端位于导叶第二端的上游。为了确定导叶的倾斜角度,所述导叶为直叶片,所述导叶的导叶第一端、中盘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1,导叶的导叶第一端、导叶第二端之间的连线为L2,L1和L2的夹角为θ1,θ1大于叶片的进口角、小于60°。为了导叶翻边角度,所述导叶与通孔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90°。为了确定导叶的数量,所述导叶的数量不超过叶片数量的一半。为了确定导叶的弧形,所述导叶为圆弧叶片,所述导叶的导叶第一端和导叶第二端之间呈圆弧形,并且圆心角为θ2,θ2≤60°。为了确保叶轮前侧的主要进风区域,以及确保叶轮更好的动平衡,所述中盘的中部形成有向前盘方向凹陷的呈圆台状的凸台,所述凸台包括靠近前盘的凸台第一端部、靠近后盘的凸台第二端部以及连接凸台第一端部和凸台第二端部周部的凸台侧部,所述通孔以及导叶设置在凸台侧部上。为了确定导叶的长度,所述导叶靠近凸台第一端部的一端与凸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为3mm~5mm,所述导叶靠近凸台第二端部的一端与凸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为3mm~5mm。为了保证强度,所述凸台靠近后盘的周部与叶片靠近凸台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5mm。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该离心风机的叶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中盘上开设通孔后,在通孔周向一侧形成有翻边状、朝向前盘方向延伸的导叶,再通过设置导叶的倾斜度、翻边高度、翻边角度、长度以及个数,从而能够不改变叶轮的整体尺寸、不增加材料,就能增大叶轮的风量和降低运行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吸油烟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叶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叶轮的中盘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叶轮的导叶在后盘上的投影;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叶轮的中盘的侧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叶轮的中盘的正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叶轮的中盘的侧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叶轮的导叶在后盘上的投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00和设置在集烟罩100上方的风机架200,风机架200内设置风机系统(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风机系统为离心风机。参见图2,为离心风机的叶轮。叶轮包括前盘1、后盘2、间隔设置在前盘1和后盘2之间的中盘3,叶轮还包括设置前盘1和后盘2之间、中盘3周部的叶片4,由此构成双进风的离心风机。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相同。参见图3,中盘3上、叶片4的内侧开设有通孔31,在通孔31周向一侧形成有翻边状、朝向前盘1方向延伸的导叶32。通孔31为矩形孔,导叶32为直叶片。在本实施例中,导叶32通过开设通孔31并将原通孔31位置的材料进行翻折而形成,由此,无需增加额外的材料。可替代的,导叶32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的方式设置在通孔31上。通孔31在周向上的高度大于导叶32的高度,导叶32在未翻折前,其待翻折的端部与通孔31边缘之间的最小间隙保证在2~3倍的料厚,如中盘3为1mm厚度的板材,导叶32的高度为10mm,则通孔31在周向上的高度为12mm以上。参见图4,在叶轮的旋转路径上,通孔31位于导叶32的上游,导叶32远离通孔31的一侧在后盘2上的投影上形成有相对的导叶第一端321和导叶第二端322。导叶第一端321相对于导叶第二端322位于中盘2的径向外侧,在叶轮的旋转路径上,导叶32的导叶第一端321位于导叶第二端322的上游。导叶32为直叶片,导叶32的导叶第一端321、中盘3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1,导叶32的导叶第一端321、导叶第二端322之间的连线为L2,L1和L2的夹角为θ1,θ1大于叶片4的进口角、小于60°,优选范围为30°±10°。导叶32与通孔31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90°,优选为45°~60°,导叶32的倾斜方向与叶轮的转动方向一致,流动阻力小。导叶32的数量不超过叶片4数量的一半,如本实施例中的叶片4数量为60片,则导叶32的数量最多为30片。导叶32的数量为6片以上,优选范围为10片~20片。导叶32的高度越小,阻力及导向作用也就越小,风机系统的用于驱动叶轮的交流电机主要转速在800rpm-1200rpm范围内,优选高度范围为5mm-15mm,转速越高,导叶32高度越小;风机系统如采用直流电机,则直流电机转速在1300-1500rpm范围内,优选高度范围为5mm-10mm。导叶32与通孔31之间夹角越小,导叶32的翻边高度可以在优选范围内取较大值,导叶32与通孔31之间夹角为90°的情况下,优先选取优选范围内的较小值,如交流电机主要转速在800rpm-1200rpm范围内,导叶32与通孔31之间夹角为90°时,导叶32的高度优选5mm,导叶32与通孔31之间夹角为30°【夹角优选范围为15°~90°】时,导叶32的高度优选15mm。参见图5,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风机的叶轮,包括前盘(1)、后盘(2)、间隔设置在前盘(1)和后盘(2)之间的中盘(3),所述叶轮还包括设置前盘(1)和后盘(2)之间、中盘(3)周部的叶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盘(3)上、叶片(4)的内侧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周向一侧形成有翻边状、朝向前盘(1)方向延伸的导叶(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机的叶轮,包括前盘(1)、后盘(2)、间隔设置在前盘(1)和后盘(2)之间的中盘(3),所述叶轮还包括设置前盘(1)和后盘(2)之间、中盘(3)周部的叶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盘(3)上、叶片(4)的内侧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周向一侧形成有翻边状、朝向前盘(1)方向延伸的导叶(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路径上,所述通孔(31)位于导叶(32)的上游,所述导叶(32)远离中盘(3)的一侧在后盘(2)上的投影上形成有相对的导叶第一端(321)和导叶第二端(322),所述导叶第一端(321)相对于导叶第二端(322)位于中盘(3)的径向外侧,在所述叶轮的旋转路径上,导叶(32)的导叶第一端(321)位于导叶第二端(322)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32)为直叶片,所述导叶(32)的导叶第一端(321)、中盘(3)中心之间的连线为L1,导叶(32)的导叶第一端(321)、导叶第二端(322)之间的连线为L2,L1和L2的夹角为θ1,θ1大于叶片(4)的进口角、小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32)与通孔(31)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90°。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国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