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7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既有衬砌、重构衬砌和初期支护,既有衬砌和重构衬砌之间形成错台施工缝,错台施工缝上设有至少三道止水胶,且既有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施工方法包括对既有衬砌进行部分拆除,并形成错台施工缝;在既有衬砌表面铺设防水卷材,并与初期支护的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搭接的宽度大于15cm;在错台施工缝的每个施工缝接触面均设置至少一道止水胶,止水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cm,并施工重构衬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截、排相结合的防水结构体系,错台构造的施工缝增加了接触面面积,增强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能力,实现了多层级防水及钢筋接头的错缝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部分隧道存在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既有衬砌背后空洞、既有衬砌厚度不足、施工缝渗漏水以及既有衬砌开裂等质量缺陷及病害,严重时需采取对既有隧道衬砌结构进行拆除重构,重构后既有隧道衬砌与重构隧道衬砌接触面不可避免的产生新旧混凝土施工接缝,而这种施工接缝是结构整体受力和结构自防水的薄弱环节。目前,重构隧道衬砌后常规的施工缝为一平面结构,由于施工缝接触面积限制,其防水仅在施工缝中部位置设置一道止水胶,且钢筋混凝土衬砌地段,为满足钢筋接头搭接在同一截面面积不大于50%的规范要求,需在既有衬砌施工缝处钻孔植筋,施工工序繁杂,工效低,在拆除既有施工缝结构后无法恢复原有中埋式止水带和止水条两道防水措施,防水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隧道衬砌重构后施工缝接触面积较小,无空间设置多层级防水,防水能力降低,新旧混凝土黏结面较小,施工缝处结构整体受力有待加强,钻孔植筋施工工序繁杂,施工工效低等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既有衬砌、重构衬砌和初期支护,所述既有衬砌和重构衬砌之间形成错台施工缝,所述错台施工缝上设有至少三道止水胶,且所述既有衬砌与所述初期支护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由于将施工缝设计成错台结构,衬砌结构钢筋在施工缝处的搭接接头满足同一截面面积不大于50%的规范要求,无需再在施工缝处钻孔植筋,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工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截、排相结合的既有衬砌与重构衬砌施工缝接触面的防水结构体系,提供了一种多重的防水结构,错台构造的施工缝接触面,增加了接触面的面积,增强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能力,实现了多层级防水,提高了防水能力,实现了钢筋接头的错缝布置。本技术对于重构隧道衬砌地段,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错台施工缝包括多个施工缝接触面,在每个所述施工缝接触面上设有至少一道所述止水胶,以提高防水能力。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施工缝接触面涂抹有渗透型环氧树脂防水涂料。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止水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c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既有衬砌和所述初期支护的所述防水卷材的搭接长度大于15c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初期支护预埋有环向盲管,且在所述重构衬砌的下部预留有排水槽,所述环向盲管与所述排水槽相连通,所述排水槽和隧道侧沟相连通,从而可顺利将隧道地下水引入侧沟。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水槽包括槽口,在所述槽口内预埋有半剖PE管,在所述半剖PE管的外表面固定有钢筋固定环,且所述半剖PE管和所述钢筋固定环之间设有骨架钢筋,所述槽口内填充有微膨胀水泥封闭体。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所述的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既有衬砌进行部分拆除,并形成错台施工缝;步骤二:在所述既有衬砌表面铺设防水卷材,并与初期支护的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所述搭接的宽度大于15cm;步骤三:在所述错台施工缝的每个施工缝接触面均设置至少一道止水胶,所述止水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cm,并施工重构衬砌。本技术所述的施工方法,由于将隧道衬砌施工缝设计成错台结构,无需再在施工缝处钻孔植筋,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工效,且实现了多层级防水,提高了防水能力。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三还包括:清理所述错台施工缝两侧20cm范围内的混凝土,并涂抹渗透型环氧树脂防水涂料。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二还包括:拆除完成后,在所述初期支护预埋环向盲管至拱脚附近,所述步骤三还包括:施工位于所述重构衬砌内的排水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截、排相结合的既有衬砌与重构衬砌施工缝接触面的防水结构体系,提供了一种多重的防水结构,错台构造的施工缝接触面,增加了接触面的面积,增强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能力,实现了多层级防水,提高了防水能力,实现了钢筋接头的错缝布置。本技术对于重构隧道衬砌地段,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点。(2)本技术所述的施工方法,由于将隧道衬砌施工缝设计成错台结构,无需再在施工缝处钻孔植筋,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工效,且实现了多层级防水,提高了防水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断面图。图3是图1中的B-B断面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既有衬砌,2-重构衬砌,3-初期支护,4-环向盲管,5-排水槽,51-半剖PE管,52-骨架钢筋,53-钢筋固定环,54-槽口,55-微膨胀水泥封闭体,6-错台施工缝,61-施工缝接触面,7-止水胶,8-防水卷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既有衬砌1、重构衬砌2和初期支护3,所述既有衬砌1和重构衬砌2之间形成错台施工缝6,所述错台施工缝6包括三个施工缝接触面61,在每个所述施工缝接触面61上设有一道止水胶7,所述止水胶7的宽度为2cm。且在每个所述施工缝接触面61处均涂抹有渗透型环氧树脂防水涂料,涂抹前应采用钢丝刷清洁二衬混凝土表面,确保混凝土表面干净,用量不小于0.5kg/m2,涂刷次数不小于2遍。所述既有衬砌1的表面铺设有防水卷材8,所述既有衬砌1的防水卷材8与所述初期支护3的防水卷材焊接连接,且搭接长度大于15cm。另外,在既有拆除衬砌1后,在所述初期支护3预埋环向盲管4,且在所述重构衬砌2的下部预留有排水槽5,所述环向盲管4与所述排水槽5相连通,所述排水槽5和隧道侧沟相连通,以便顺利排出地下水。具体的,所述环向盲管4采用打孔波纹管,外裹无纺布,引至拱脚附近,顺接排水槽5。如图4所示,所述排水槽5包括槽口54,在所述槽口54内预埋有半剖PE管51,在所述半剖PE管51的外表面固定有钢筋固定环53,且所述半剖PE管51和所述钢筋固定环53之间设有3根通长骨架钢筋52,并交错焊接钢筋毛刺,以加强其与后续喷射混凝土之间粘结性,所述槽口54内填充有微膨胀水泥封闭体55进行封闭。实施例2一种适用于重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衬砌(1)、重构衬砌(2)和初期支护(3),所述既有衬砌(1)和重构衬砌(2)之间形成错台施工缝(6),所述错台施工缝(6)上设有至少三道止水胶(7),且所述既有衬砌(1)与所述初期支护(3)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衬砌(1)、重构衬砌(2)和初期支护(3),所述既有衬砌(1)和重构衬砌(2)之间形成错台施工缝(6),所述错台施工缝(6)上设有至少三道止水胶(7),且所述既有衬砌(1)与所述初期支护(3)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错台施工缝(6)包括多个施工缝接触面(61),在每个所述施工缝接触面(61)上设有至少一道所述止水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接触面(61)涂抹有渗透型环氧树脂防水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胶(7)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昌桂朱勇张磊张海波熊国兴高强刘伟中侯俊王芳黄华曾宏飞邸成卿伟宸陈柯霖王加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