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部分隧道存在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既有衬砌背后空洞、既有衬砌厚度不足、施工缝渗漏水以及既有衬砌开裂等质量缺陷及病害,严重时需采取对既有隧道衬砌结构进行拆除重构,重构后既有隧道衬砌与重构隧道衬砌接触面不可避免的产生新旧混凝土施工接缝,而这种施工接缝是结构整体受力和结构自防水的薄弱环节。目前,重构隧道衬砌后常规的施工缝为一平面结构,由于施工缝接触面积限制,其防水仅在施工缝中部位置设置一道止水胶,且钢筋混凝土衬砌地段,为满足钢筋接头搭接在同一截面面积不大于50%的规范要求,需在既有衬砌施工缝处钻孔植筋,施工工序繁杂,工效低,在拆除既有施工缝结构后无法恢复原有中埋式止水带和止水条两道防水措施,防水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隧道衬砌重构后施工缝接触面积较小,无空间设置多层级防水,防水能力降低,新旧混凝土黏结面较小,施工缝处结构整体受力有待加强,钻孔植筋施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衬砌(1)、重构衬砌(2)和初期支护(3),所述既有衬砌(1)和重构衬砌(2)之间形成错台施工缝(6),所述错台施工缝(6)上设有至少三道止水胶(7),且所述既有衬砌(1)与所述初期支护(3)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8)。/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衬砌(1)、重构衬砌(2)和初期支护(3),所述既有衬砌(1)和重构衬砌(2)之间形成错台施工缝(6),所述错台施工缝(6)上设有至少三道止水胶(7),且所述既有衬砌(1)与所述初期支护(3)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错台施工缝(6)包括多个施工缝接触面(61),在每个所述施工缝接触面(61)上设有至少一道所述止水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接触面(61)涂抹有渗透型环氧树脂防水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重构隧道衬砌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胶(7)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cm。
技术研发人员:钟昌桂,朱勇,张磊,张海波,熊国兴,高强,刘伟中,侯俊,王芳,黄华,曾宏飞,邸成,卿伟宸,陈柯霖,王加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