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494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挖孔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沿人工挖孔桩洞口设置圆形的井口防护栏,支架底部通过夹具固定在井口防护栏上;支架上设置顶部组件,顶部组件包括雨棚及导风板:雨棚向一侧倾斜,雨棚下方沿雨棚下方水平设置导风板;导风板的末端与雨棚连接处设置槽体,所述槽体两端封闭,中央呈漏斗形,漏斗形底部与导风管连接,导风管向下延伸至人工挖孔桩洞口底部。该装置置在为人工挖孔桩提供遮挡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人孔挖孔桩的换气功能,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工挖孔桩
,具体涉及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从而在公路、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是将桩基的中心位置确定后从地面往下逐级挖孔,完成一级需要浇注护壁后再继续向下挖掘,施工进程慢,当在雨季遇上连续阴雨天时,会导致雨水倒灌进入孔桩内,导致孔桩积水,影响施工,其次,因为下雨,打湿孔桩周围软土层,从而导致孔桩偏移,可能会导致孔桩坍塌,或孔桩内壁土层大范围脱落,修整或重新开掘需要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现有技术CN20192020136.8一种挖孔桩钢架构,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设计了一个挡雨板对桩口进行密闭遮盖,该方法虽然防止雨水等从桩口落入到桩内,同时配合安装环对雨水的阻隔,进一步的减少渗入桩内的雨水,但是如果雨期较长,密闭环境下,使地下特殊地层中一般含有CO、SO2、H2S或其它有毒气体无法排出,且导致孔桩内部的缺氧情况加重,这种情况下,在工期紧张,一些可施工的阴霾小雨天气也无法正常的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洞口遮雨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阴雨天,雨水倒灌进入孔桩内,导致孔桩积水、孔桩偏移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装置,以解决阴雨天无非施工时,以及挖孔桩内部有毒气体累积、缺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沿人工挖孔桩洞口设置圆形的井口防护栏,其特征在于遮雨装置包括支架及固定在支架上的顶部组件,支架底部通过夹具固定在井口防护栏上;顶部组件包括雨棚及导风板:雨棚向一侧倾斜,雨棚下方沿雨棚下方水平设置导风板;导风板的末端与雨棚连接处设置槽体,所述槽体两端封闭,中央呈漏斗形,漏斗形底部与导风管连接,导风管向下延伸至人工挖孔桩洞口底部。雨棚及导风板形成了较大的导风区域,并通过导风管将自然风引入人工挖孔桩洞口内,实现了人工挖孔桩的换气功能。具体的,所述支架采用型钢焊接而成;所述雨棚及导风板均采用若干彩钢瓦拼合组成,彩钢瓦搭接在另一块彩钢瓦上,并用螺栓将彩钢瓦固定在支架上。这些材料均为施工现场容易获得的常规材料,且便于加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夹具包括两端向下弯折为马蹄形的扁钢,扁钢中央下方设置圆槽导轨滚轮,井口防护栏上设置与之对应的导轨;钢片两端设置螺孔并在螺孔内穿入螺栓,可根据风向转动遮雨装置,以增大导风管的出风量,并通过螺栓将遮雨装置锁定在井口防护栏上。本技术的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在为人工挖孔桩提供遮挡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人孔挖孔桩的换气功能,方便实用;制作遮雨装置的材料均为常规材料,制作便捷且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其中,井口防护栏1,支架2,顶部组件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沿人工挖孔桩洞口设置圆形的井口防护栏1,其特征在于遮雨装置包括支架2及固定在支架2上的顶部组件3,支架2底部通过夹具固定在井口防护栏1上;顶部组件3包括雨棚及导风板:雨棚向一侧倾斜,雨棚下方沿雨棚下方水平设置导风板;导风板的末端与雨棚连接处设置槽体,所述槽体两端封闭,中央呈漏斗形,漏斗形底部与导风管连接,导风管向下延伸至人工挖孔桩洞口底部。实施例2: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沿人工挖孔桩洞口设置圆形的井口防护栏1,其特征在于遮雨装置包括支架2及固定在支架2上的顶部组件3,支架2不少于四个支脚,四个支脚采用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若干不同管径的杆体组成,杆体两端设置螺纹,相邻的杆体间可通过端部的螺纹连接,相邻的一截的杆体可收纳于下一截的杆体内;伸缩杆底部设置夹具,通过夹具将遮雨装置固定在井口防护栏1上。夹具包括两端向下弯折为马蹄形的扁钢,扁钢中央下方设置圆槽导轨滚轮,井口防护栏1上设置与之对应的导轨;钢片两端设置螺孔并在螺孔内穿入螺栓。顶部组件3包括雨棚及导风板:雨棚向一侧倾斜,雨棚下方沿雨棚下方水平设置导风板;导风板的末端与雨棚连接处设置槽体,所述槽体两端封闭,中央呈漏斗形,漏斗形底部与导风管连接,导风管向下延伸至人工挖孔桩洞口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沿人工挖孔桩洞口设置圆形的井口防护栏(1),其特征在于遮雨装置包括支架(2)及固定在支架(2)上的顶部组件(3),支架(2)底部通过夹具固定在井口防护栏(1)上;顶部组件(3)包括雨棚及导风板:雨棚向一侧倾斜,雨棚下方沿雨棚下方水平设置导风板;导风板的末端与雨棚连接处设置槽体,所述槽体两端封闭,中央呈漏斗形,漏斗形底部与导风管连接,导风管向下延伸至人工挖孔桩洞口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挖孔桩洞口通风遮雨装置,沿人工挖孔桩洞口设置圆形的井口防护栏(1),其特征在于遮雨装置包括支架(2)及固定在支架(2)上的顶部组件(3),支架(2)底部通过夹具固定在井口防护栏(1)上;顶部组件(3)包括雨棚及导风板:雨棚向一侧倾斜,雨棚下方沿雨棚下方水平设置导风板;导风板的末端与雨棚连接处设置槽体,所述槽体两端封闭,中央呈漏斗形,漏斗形底部与导风管连接,导风管向下延伸至人工挖孔桩洞口底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英起星孙富绕张会良张瑜杨诚白建州吴宏伟姜玉博黄金金段树勇彭云江资毕成李家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