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春梅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49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侧相对面之间阵列均设有连接杆;矩形框架底部两端侧面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两端底部均螺纹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矩形框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导轮;矩形框架一侧固定有连接头;矩形框架远离连接头一侧固定有连接头相配合的弹簧插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座与支撑板螺纹配合对导轮与支撑座之间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便于对防护栏整体进行插入安装或搬运,同时矩形框架通过弹簧插销与连接头相互连接,拼装拆卸简单,稳定性较强,满足了建筑施工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其中,防护栏是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的重要种类,起到防护与保护建筑施工的功能。现有施工防护栏的连接结构复杂,使得其在拼接和拆卸时不方便,不便于搬运,且现有的防护栏在风力较大或台风情况家,安装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通过矩形框架、支撑座和插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施工防护栏安装搬运不便、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顶部内侧与底部内侧相对面之间阵列均设有连接杆;所述矩形框架底部两端侧面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底部均螺纹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所述矩形框架底部且位于相邻两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轮;所述矩形框架一侧固定有连接头;所述矩形框架远离连接头一侧固定有连接头相配合的弹簧插销。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支撑板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底端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表面与第一螺纹杆之间开有第一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插杆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插杆顶部固定有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顶端固定有与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杆。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顶部与底部一侧均涂覆有反光隔带;所述矩形框架顶部阵列均设有防爬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矩形框架、支撑座和插座的配合使用,插杆与支撑座螺纹配合,支撑座与支撑板螺纹配合对导轮与支撑座之间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便于对防护栏整体进行插入安装或搬运,同时矩形框架通过弹簧插销与连接头相互连接,拼装拆卸简单,稳定性较强,满足了建筑施工实际使用的需要。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支撑座与插杆的装配结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矩形框架,2-支撑座,3-插杆,101-连接杆,102-支撑板,103-导轮,104-连接头,105-弹簧插销,106-反光隔带,107-防爬刺,201-第一螺纹杆,202-垫板,203-第一螺纹孔,301-六角螺母,302-第二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顶部内侧与底部内侧相对面之间阵列均设有连接杆101;矩形框架1底部两端侧面均设有支撑板102;支撑板102两端底部均螺纹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3;矩形框架1底部且位于相邻两支撑板10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轮103;矩形框架1一侧固定有连接头104;矩形框架1远离连接头104一侧固定有连接头104相配合的弹簧插销105。其中,支撑座2包括与支撑板102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杆201;第一螺纹杆201底端固定有垫板202;垫板202表面与第一螺纹杆201之间开有第一螺纹孔203。其中,插杆3为圆锥形结构;插杆3顶部固定有六角螺母301;六角螺母301顶端固定有与第一螺纹孔203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杆302。其中,矩形框架1顶部与底部一侧均涂覆有反光隔带106;矩形框架1顶部阵列均设有防爬刺10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1)顶部内侧与底部内侧相对面之间阵列均设有连接杆(101);/n其特征在于:/n所述矩形框架(1)底部两端侧面均设有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两端底部均螺纹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3);/n所述矩形框架(1)底部且位于相邻两支撑板(10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轮(103);/n所述矩形框架(1)一侧固定有连接头(104);所述矩形框架(1)远离连接头(104)一侧固定有连接头(104)相配合的弹簧插销(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1)顶部内侧与底部内侧相对面之间阵列均设有连接杆(10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框架(1)底部两端侧面均设有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两端底部均螺纹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3);
所述矩形框架(1)底部且位于相邻两支撑板(10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轮(103);
所述矩形框架(1)一侧固定有连接头(104);所述矩形框架(1)远离连接头(104)一侧固定有连接头(104)相配合的弹簧插销(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白春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