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C内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2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LC内隔墙,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安装有ALC板,相邻所述ALC板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ALC板间位置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抵接杆、楔形杆和弹簧,所述ALC板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向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抵接杆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ALC板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壁上向内开设有用于与相邻所述ALC板上的所述抵接杆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抵接杆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所述楔形杆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向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楔形杆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内,弹簧套设在所述楔形杆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锁定件的设置,使得相邻两ALC板间通过卡接进行初步固定,方便下一步对ALC板进行聚合物水泥砂浆的连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LC内隔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ALC内隔墙。
技术介绍
ALC是蒸压轻质混凝土的简称,是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的一种。ALC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内含经过处理的钢筋增强),ALC板既可做墙体材料,又可做屋面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公告号为CN20513464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以ALC板材为主体的内隔墙,包括主体框架、以及安装在主体框架内的ALC板材组;所述的主体框架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ALC板材组由若干块ALC板材平铺组成;ALC板材的上端面通过U型连接件与框架梁相连。上述装置通过U型连接件与框架梁相连,同时相邻的ALC板材间通过聚合物水泥砂浆连接,能够有效预防ALC板材安装后在接缝处产生裂缝。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在进行ALC板材安装时,相邻ALC板材间并无建立具体相关的连接关系,仅仅通过聚合物水泥砂浆连接的方式,在安装对接ALC板材时可能会产生对接不方便或对接位置不准确的问题,进而使得ALC板材在安装后表面出现高度差,影响ALC板材安装后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ALC内隔墙,在进行ALC板对接安装时,具有方便安装和对接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ALC内隔墙,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安装有ALC板,相邻所述ALC板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ALC板间位置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抵接杆、楔形杆和弹簧,所述ALC板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向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抵接杆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ALC板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壁上向内开设有用于与相邻所述ALC板上的所述抵接杆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抵接杆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所述楔形杆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向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楔形杆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内,弹簧套设在所述楔形杆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对接ALC板时,抵接杆和限位槽的配合,起到对ALC板的定位和连接功能,同时楔形杆和抵接杆上限位孔的配合,使得两ALC板之间在对接后实现初步的锁定,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聚合物水泥砂浆对ALC板进行进一步的连接,提高ALC板在安装对接后的美观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收缩所述抵接杆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包括凸轮、转轴、复位弹簧和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抵接杆的端部,所述抵接块的尺寸大于所述抵接杆的尺寸,所述安装槽槽口处设置有供所述抵接杆通过的缩口,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抵接杆外,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缩口和所述抵接块端面,所述凸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凸轮与所述抵接块抵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且一端伸出所述ALC板,所述转轴伸出所述ALC板的一端端面设置有一字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件的设置,方便对抵接杆的状态进行控制。当需要运输ALC板时,避免运输过程中对抵接杆造成破坏,转动转轴,转轴进一步带动凸轮发生转动,凸轮最短的一端与抵接块配合,复位弹簧复位产生的弹力使得抵接杆运动进入安装槽内;当需要对接ALC板时,反向转动转轴,转轴带动凸轮最长的一端与抵接块接触,抵接杆进一步抵接进入到限位槽内,实现对ALC板安装时的定位功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ALC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转轴周向转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两抵紧杆和两卡接块,所述ALC板设置有所述转轴的端面沿所述转轴径向开设有凹槽,所述两抵紧杆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所述抵紧杆一端端部呈弧形,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凹槽卡接配合,所述卡接块与所述抵紧杆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ALC板的对接工作后,推动抵紧杆在凹槽内发生滑移,并使得抵紧杆的弧形端面抵接转轴,利用卡接块卡接进入凹槽,卡接块进一步抵接抵紧杆以维持抵紧杆的弧形端面抵紧转轴,两抵紧杆的弧形端面均抵紧转轴,进而起到对转轴周向旋转的限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紧杆呈弧形的端面沿所述转轴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多个条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槽的设置,增大了抵接杆的弧形端面与转轴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进而增大了抵接杆与转轴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强对转轴周向转动的限制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紧杆与所述卡接块抵接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斜面的设置,使得无需手动推动抵紧杆在凹槽内进行滑移,卡接块在卡接进入凹槽的过程中,卡接块抵接引导斜面并推动抵紧杆在凹槽内发生滑移并抵接转轴,实现对转轴周向旋转的限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凸起,所述限位槽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弧形凸起配合的弧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凸起和弧形槽的配合,增大了抵接杆与限位槽之间的摩擦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抵接杆与限位槽之间的卡接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ALC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和与所述第一弧形槽配合的弧形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ALC板的对接工作时,第一弧形槽和弧形块的设置,对两ALC板起到初步定位的功能,方便一ALC板上的抵接杆与另一对接ALC板上的限位槽进行对位,进而实现相邻两ALC板的初步对接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体框架底端设置有用于定位安装所述ALC板的C字框,所述ALC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C字框配合的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字框的设置起到对多块ALC的编排和限制作用,通过将ALC板上的凸块卡接进入C字框,进而使得各ALC板间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提升美观性的同时便于组装对接ALC板。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锁定件的设置,使得相邻两ALC板间通过卡接进行初步固定,方便下一步对ALC板进行聚合物水泥砂浆的连接工作;2.通过C字框的设置,使得在进行ALC板的安装工作时,ALC板间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进而方便进一步进行ALC板的对接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LC板沿竖直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主体框架;2、C字框;3、ALC板;4、凸起;5、弧形块;6、第一弧形槽;7、锁定件;71、抵接杆;72、楔形杆;73、弹簧;74、安装槽;75、弧形凸起;76、限位槽;77、弧形槽;78、连接槽;79、挡板;8、控制件;81、凸轮;82、转轴;83、复位弹簧;84、抵接块;85、缩口;86、一字槽;9、限位件;91、抵紧杆;92、卡接块;93、凹槽;94、条形槽;95、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LC内隔墙,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安装有ALC板(3),相邻所述ALC板(3)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ALC板(3)间位置的锁定件(7),所述锁定件(7)包括抵接杆(71)、楔形杆(72)和弹簧(73),所述ALC板(3)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向内开设有安装槽(74),所述抵接杆(71)安装在所述安装槽(74)内,所述ALC板(3)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壁上向内开设有用于与相邻所述ALC板(3)上的所述抵接杆(71)配合的限位槽(76),所述抵接杆(71)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所述楔形杆(72)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槽(76)的侧壁向内开设有连接槽(78),所述楔形杆(72)安装在所述连接槽(78)内,弹簧(73)套设在所述楔形杆(72)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LC内隔墙,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安装有ALC板(3),相邻所述ALC板(3)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ALC板(3)间位置的锁定件(7),所述锁定件(7)包括抵接杆(71)、楔形杆(72)和弹簧(73),所述ALC板(3)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向内开设有安装槽(74),所述抵接杆(71)安装在所述安装槽(74)内,所述ALC板(3)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壁上向内开设有用于与相邻所述ALC板(3)上的所述抵接杆(71)配合的限位槽(76),所述抵接杆(71)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所述楔形杆(72)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槽(76)的侧壁向内开设有连接槽(78),所述楔形杆(72)安装在所述连接槽(78)内,弹簧(73)套设在所述楔形杆(72)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内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74)内设置有用于收缩所述抵接杆(71)的控制件(8),所述控制件(8)包括凸轮(81)、转轴(82)、复位弹簧(83)和抵接块(84),所述抵接块(84)固定连接在所述抵接杆(71)的端部,所述抵接块(84)的尺寸大于所述抵接杆(71)的尺寸,所述安装槽(74)槽口处设置有供所述抵接杆(71)通过的缩口(85),所述复位弹簧(83)套设在所述抵接杆(71)外,所述复位弹簧(83)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缩口(85)和所述抵接块(84)端面,所述凸轮(81)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82)上,且所述凸轮(81)与所述抵接块(84)抵接,所述转轴(82)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74)内且一端伸出所述ALC板(3),所述转轴(82)伸出所述ALC板(3)的一端端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胜科寿航莹张胜虎寿贤锋张哲
申请(专利权)人:越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