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8字草坪砖,所述第一侧边设有第二榫槽,所述第二侧边设有第三榫槽,所述第三侧边设有第一榫头,所述第四侧边设有第一榫槽,所述第五侧边设有第三榫头,所述草坪砖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植草孔,所述草坪砖主体包括面层、透水层、储水层和防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8字草坪砖,草坪砖砖体从上到下分别为面层、透水层、储水层和防水层。雨水下降过程中,一部分雨水透过砖体本身到达储水层储蓄起来,另一部分聚集在植草孔中的雨水经砖体本身依旧到达储水层储蓄起来。砖体自身起到双重功效,不仅保护了植物本身还有效地改善了积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8字草坪砖
本技术涉及园林用砖
,特别涉及一种8字草坪砖。
技术介绍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环境的绿化,草坪砖是为了尽量多地在建筑地面上增加绿化面积,保持水土涵养,亲近自然,而又可以抵抗车辆承载轮胎碾压而设计的砌块。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植草砖为水泥材质且直接平铺在泥土表层,相邻草坪砖间连接不紧密,随着车辆及行人长期踩踏草坪砖易松动翘起位置发生改变,后期维护费用成本高。专利号201720586626.4公布了一种可防止积水的植草砖,仅在砖体内部设置了四条与植草孔相通的导流槽,201720666478.7植草砖,在植草孔抵接面开设了溢水通道,但在雨水急速下降过程中,易因导流不及时出现积水现象,对植物造成一定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力稳固、不易松动、连接牢固且有效透水的8字草坪砖。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8字草坪砖,包括草坪砖主体,所述草坪砖主体的边侧依次环绕设置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第二榫槽,所述第二侧边设有第三榫槽,所述第三侧边设有第一榫头,所述第四侧边设有第一榫槽,所述第五侧边设有第三榫头,所述草坪砖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植草孔,所述草坪砖主体包括面层、透水层、储水层和防水层。优选的,所述植草孔贯穿于草坪砖主体顶部,所述植草孔为方形孔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三榫头与第三榫槽互相匹配,所述第一榫头与第二榫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榫槽与第二榫头互相匹配。<br>优选的,所述第一榫头、第一榫槽、第二榫槽、第二榫头、第三榫头和第三榫槽为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面层的底部设有透水层,所述透水层的底部设有储水层,所述储水层的底部设有防水层。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底部涂覆有至少为一层的防水涂料层。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均匀设有锯齿状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8字草坪砖,草坪砖砖体从上到下分别为面层、透水层、储水层和防水层。雨水下降过程中,一部分雨水透过砖体本身到达储水层储蓄起来,另一部分聚集在植草孔中的雨水经砖体本身依旧到达储水层储蓄起来。砖体自身起到双重功效,不仅保护了植物本身还有效地改善了积水问题。(2)本技术的8字草坪砖,相邻草坪砖主体间设置有榫卯结构,且在设置上遵循“左上榫头-左下榫槽-右上榫槽-右下榫头”的规则,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相邻的砖体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进行精准匹配和定位,使得二者间连接更加牢固紧密。(3)本技术的8字草坪砖,砖体的下表面设置为锯齿状凸起,在铺设时能很好地陷入泥土并与泥土充分接触,两者间摩擦力较大,砖体表面受力稳固,不易松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砖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草坪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草坪砖主体;2、植草孔;3、第一榫头;4、第一榫槽;5、第二榫槽;6、第二榫头;7、第三榫头;8、第三榫槽;9、面层;10、透水层;11、储水层;12、防水层;13、锯齿状凸起;14、第一侧边;15、第二侧边;16、第三侧边;17、第四侧边;18、第五侧边;19、第六侧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8字草坪砖,包括草坪砖主体1,所述草坪砖主体1的边侧依次环绕设置有第一侧边14、第二侧边15、第三侧边16、第四侧边17、第五侧边18和第六侧边19,所述第一侧边14设有第二榫槽5,所述第二侧边15设有第三榫槽8,所述第三侧边16设有第一榫头3,所述第四侧边17设有第一榫槽4,所述第五侧边18设有第三榫头7,所述草坪砖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植草孔2,所述草坪砖主体1包括面层9、透水层10、储水层11和防水层12。具体的,所述植草孔2贯穿于草坪砖主体1顶部,所述植草孔2为方形孔状结构;植草孔2用于种植草坪。具体的,所述第三榫头7与第三榫槽8互相匹配,所述第一榫头3与第二榫槽5相匹配,所述第一榫槽4与第二榫头6互相匹配;使得第二榫槽5与第三榫头7能够互相插入连接,第二榫头6与第三榫槽8能够互相插入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榫头3、第一榫槽4、第二榫槽5、第二榫头6、第三榫头7和第三榫槽8为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方便对相邻砖进行拼接。具体的,所述面层9的底部设有透水层10,所述透水层10的底部设有储水层11,所述储水层11的底部设有防水层12;提高草坪砖的蓄水能力,渗透能力和防水能力。具体的,所述防水层12的底部涂覆有至少为一层的防水涂料层;用于防水。具体的,所述防水层12的底部均匀设有锯齿状凸起13;在铺设时能很好地陷入泥土并与泥土充分接触,两者间摩擦力较大,砖体表面受力稳固,不易松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草坪砖砖体铺设接触时,第一榫头3与第二榫槽5形成一个榫卯结构,第二榫头6与第一榫槽4形成一个榫卯结构,第三榫头7与第三榫槽8形成一个榫卯结构,相邻砖体间通过榫卯结构进行精准匹配和定位,使得二者间连接更加牢固紧密。其次,呈锯齿状的砖体下表面在铺设时能很好地陷入泥土并与泥土充分接触。二者共同作用使得草坪砖铺设更加稳固、受力均匀、不易松动;榫卯结构在设置上遵循“左上榫头-左下榫槽-右上榫槽-右下榫头”的规则。本实施例中,所述面层9为耐磨且防滑材质,透水层10为透水系数较大材质,储水层11为保水性较好材质,防水层12为防水涂料且可视具体情况涂一层、两层或三层以上。雨水下降过程中,一部分雨水透过砖体本身到达储水层11储蓄起来,另一部分聚集在植草孔2中的雨水经砖体本身依旧到达储水层11储蓄起来。砖体自身起到双重功效,保护植物根系免受水淹的同时还有效地改善了地面积水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8字草坪砖,包括草坪砖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坪砖主体(1)的边侧依次环绕设置有第一侧边(14)、第二侧边(15)、第三侧边(16)、第四侧边(17)、第五侧边(18)和第六侧边(19),所述第一侧边(14)设有第二榫槽(5),所述第二侧边(15)设有第三榫槽(8),所述第三侧边(16)设有第一榫头(3),所述第四侧边(17)设有第一榫槽(4),所述第五侧边(18)设有第三榫头(7),所述草坪砖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植草孔(2),所述草坪砖主体(1)包括面层(9)、透水层(10)、储水层(11)和防水层(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8字草坪砖,包括草坪砖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坪砖主体(1)的边侧依次环绕设置有第一侧边(14)、第二侧边(15)、第三侧边(16)、第四侧边(17)、第五侧边(18)和第六侧边(19),所述第一侧边(14)设有第二榫槽(5),所述第二侧边(15)设有第三榫槽(8),所述第三侧边(16)设有第一榫头(3),所述第四侧边(17)设有第一榫槽(4),所述第五侧边(18)设有第三榫头(7),所述草坪砖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植草孔(2),所述草坪砖主体(1)包括面层(9)、透水层(10)、储水层(11)和防水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字草坪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孔(2)贯穿于草坪砖主体(1)顶部,所述植草孔(2)为方形孔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字草坪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榫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丹,刘雁丽,庄凯,汤阳泽,顾亚兰,沈秋菊,张志南,
申请(专利权)人: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