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17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彩砖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包括上位砖体,上位砖体的正下方设置有下位砖体,上位砖体的上表面喷涂有耐磨防腐层,上位砖体的下表面和下位砖体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相对应的三个纵向预制槽,相对应的两个纵向预制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工型件,上位砖体的下表面涂有上位防潮层。该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在保障下位砖体的整体强度的情况下,减小下位砖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上位砖体和下位砖体之间留有的间隙区,大大降低了水分渗透接触面积,上位防潮层能够将渗透到上位砖体和下位砖体之间水分进行隔离,进一步将渗透水分进行隔离,有效的减小地面对彩砖的水分渗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
本技术涉及彩砖相关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在景区内,地面为了方便游客行人的行走,通常铺设有地砖,为了增加观赏性,很多路面采用彩砖进行铺设,景区路面彩砖一般为整体式结构,结构较为固定,在地面上铺设,现有的彩砖一般是采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用水泥做凝固剂,但现有的彩砖较为的透气透水,这就意味着在地面返潮时,地面的水分易透过彩砖到彩砖的表面,不便于游客行人的同行,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景区路面彩砖,来防止地面返潮的水分透过彩砖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了景区彩砖在地面返潮时水分易透过彩砖影响游客行人通行的问题。一种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包括上位砖体,所述上位砖体的正下方设置有下位砖体,所述上位砖体的上表面喷涂有耐磨防腐层,所述上位砖体的下表面和下位砖体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相对应的三个纵向预制槽,相对应的两个纵向预制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工型件,上位砖体的下表面涂有上位防潮层,所述下位砖体的上表面浸泡设置有防潮液区,所述上位砖体和下位砖体之间设置有间隙区,所述下位砖体的底部表面均匀分布有锥形孔,所述下位砖体的底部表面与锥形孔的内侧壁均涂有下位防潮层。优选的,所述耐磨防腐层将上位砖体的顶部表面完全覆盖,所述耐磨防腐层的厚度为1-2毫米。优选的,所述上位砖体的底部表面与下位砖体的顶部表面相对应,上位砖体的左右及前后侧面均与下位砖体相平齐。优选的,所述工型件与相对应纵向预制槽内侧壁之间的配合关系为过渡配合,三个所述纵向预制槽为横向等距设置。优选的,所述锥形孔的内侧顶部面积小于其内侧底部开口面积,所述锥形孔呈网格状分布在下位砖体的底部表面。优选的,所述间隙区的空隙高度为4-5毫米,所述防潮液区的浸泡厚度为2-3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1)、该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通过设置上位砖体、下位砖体和工型件相互配合,在设备使用时,下位砖体的底部表面与地面进行接触,使得下位防潮层与地面进行接触,进行底层的防潮保护,而防潮液区进一步阻止水分通过下位砖体进行渗透,而上位砖体和下位砖体之间留有的间隙区,大大降低了水分渗透接触面积,而上位防潮层能够将渗透到上位砖体和下位砖体之间水分进行隔离,进一步将渗透水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上位砖体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潮效果。(2)、该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通过设置上位砖体和耐磨防腐层相互配合,在设备使用时,耐磨防腐层的设置大大增加了上位砖体顶部表面的防腐耐磨性,从而有效的增加彩砖的综合使用性能。(3)、该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通过设置工型件将上位砖体和下位砖体之间相互连接,当上位砖体的顶部表面损坏时,可以将上位砖体进行更换,无需更换下位砖体,保障下位砖体与地面和相邻砖体之间的契合度,降低景区地面的维护成本。(4)、该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通过在下位砖体的底部设置锥形孔与地面进行接触,在保障下位砖体的整体强度的情况下,减小下位砖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的减小地面对下位砖体的水分渗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位砖体俯视示意图。图中:1上位砖体、2下位砖体、3耐磨防腐层、4纵向预制槽、5工型件、6上位防潮层、7防潮液区、8间隙区、9锥形孔、10下位防潮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包括上位砖体1,上位砖体1的正下方设置有下位砖体2,上位砖体1的底部表面与下位砖体2的顶部表面相对应,上位砖体1的左右及前后侧面均与下位砖体2相平齐,上位砖体1的上表面喷涂有耐磨防腐层3,耐磨防腐层3的设置大大增加了上位砖体1顶部表面的防腐耐磨性,从而有效的增加彩砖的综合使用性能,耐磨防腐层3将上位砖体1的顶部表面完全覆盖,耐磨防腐层3的厚度为1-2毫米,上位砖体1的下表面和下位砖体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相对应的三个纵向预制槽4,相对应的两个纵向预制槽4之间固定连接有工型件5,工型件5与相对应纵向预制槽4内侧壁之间的配合关系为过渡配合,通过设置工型件5将上位砖体1和下位砖体2之间相互连接,当上位砖体1的顶部表面损坏时,可以将上位砖体1进行更换,无需更换下位砖体1,保障下位砖体1与地面和相邻砖体之间的契合度,降低景区地面的维护成本,三个纵向预制槽4为横向等距设置,上位砖体1的下表面涂有上位防潮层6,下位砖体2的上表面浸泡设置有防潮液区7,上位砖体1和下位砖体2之间设置有间隙区8,间隙区8的空隙高度为4-5毫米,而上位砖体和下位砖体之间留有的间隙区,大大降低了水分渗透接触面积,防潮液区7的浸泡厚度为2-3毫米,下位砖体2的底部表面均匀分布有锥形孔9,锥形孔9的内侧顶部面积小于其内侧底部开口面积,锥形孔9呈网格状分布在下位砖体2的底部表面,下位砖体2的底部表面与锥形孔9的内侧壁均涂有下位防潮层10,锥形孔9的设置大大减小了下位砖体2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的减小地面对下位砖体2的水分渗透。在设备使用时,下位砖体2的底部表面与地面进行接触,使得下位防潮层10与地面进行接触,进行底层的防潮保护,而防潮液区7进一步阻止水分通过下位砖体2进行渗透,而上位砖体1和下位砖体2之间留有的间隙区8,大大降低了水分渗透接触面积,而上位防潮层6能够将渗透到上位砖体1和下位砖体2之间水分进行隔离,进一步将渗透水分进行隔离,当上位砖体1的顶部表面损坏时,可以将上位砖体1进行更换,无需更换下位砖体2,保障下位砖体2与地面和相邻砖体之间的契合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包括上位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砖体(1)的正下方设置有下位砖体(2),所述上位砖体(1)的上表面喷涂有耐磨防腐层(3),所述上位砖体(1)的下表面和下位砖体(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相对应的三个纵向预制槽(4),相对应的两个纵向预制槽(4)之间固定连接有工型件(5),上位砖体(1)的下表面涂有上位防潮层(6),所述下位砖体(2)的上表面浸泡设置有防潮液区(7),所述上位砖体(1)和下位砖体(2)之间设置有间隙区(8),所述下位砖体(2)的底部表面均匀分布有锥形孔(9),所述下位砖体(2)的底部表面与锥形孔(9)的内侧壁均涂有下位防潮层(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包括上位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砖体(1)的正下方设置有下位砖体(2),所述上位砖体(1)的上表面喷涂有耐磨防腐层(3),所述上位砖体(1)的下表面和下位砖体(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相对应的三个纵向预制槽(4),相对应的两个纵向预制槽(4)之间固定连接有工型件(5),上位砖体(1)的下表面涂有上位防潮层(6),所述下位砖体(2)的上表面浸泡设置有防潮液区(7),所述上位砖体(1)和下位砖体(2)之间设置有间隙区(8),所述下位砖体(2)的底部表面均匀分布有锥形孔(9),所述下位砖体(2)的底部表面与锥形孔(9)的内侧壁均涂有下位防潮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潮防腐功能的景区路面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腐层(3)将上位砖体(1)的顶部表面完全覆盖,所述耐磨防腐层(3)的厚度为1-2毫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传忠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永昌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