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活性炭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14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流动活性炭塔,包括:活性炭塔,包括塔体和若干间隔安装于塔体内的活性炭层,每层活性炭层包括隔板、安装于隔板上的水帽和位于隔板上的活性炭;进水管和安装于进水管上的自动阀,进水管分别与污水提升泵和塔体底部连接;与塔体底部连接的废炭排出管和安装于废炭排出管上的自动阀;处理水排出管,与塔体连接;活性炭补充装置,包括邻近塔体设置的炭箱和用于连接炭箱底部和塔体顶部的连接管以及与连接管连接的压力水管,连接管和压力水管上分别设有自动阀;在线COD检测仪,与处理水排出管连接或邻近处理水排出管安装于处理水池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流动活性炭塔可提高活性炭的使用效率,自动更新活性炭,并且无需配套反洗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动活性炭塔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流动活性炭塔。
技术介绍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500~1700m2/g,且为多孔结构,正是这种独特的内部构造,使得活性碳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活性碳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糖的脱色,军用防毒面具,香烟过滤嘴,空气净化器,自来水厂水处理,水质净化,饮用水净化,解毒,治理放射元素污染,降低土壤中残留农药,调理土壤性能,治理室内甲醛,蔬菜保鲜,废气处理等等。特别是水质净化行业,活性炭应用广泛且用量大。活性炭技术在国内外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成果。这一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多为微污染原水中有机物的充分去除、印染污水与石油化工污水等有毒或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深度处。传统的固定活性炭塔的过滤床层数为一层,床层厚度为800~2500mm,其应用于污水处理时,污水的流向为由上向下,塔体流速为5~10m/h,需要配备大流量的反洗泵和反洗管路,且周边的阀门、管道等设置比较复杂,而且在水质COD设计指标中,要求入口水质COD≤30mg/L,出口水质COD≤10mg/L,出水不合格时,需要人工更换所有的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活性炭塔,其特征在于,包括:/n活性炭塔,所述活性炭塔包括塔体和若干由上至下间隔安装于所述塔体内的活性炭层,每层所述活性炭层包括隔板、若干间隔安装于所述隔板上的水帽和位于所述隔板上的活性炭;/n进水管和安装于所述进水管上的自动阀,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污水提升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塔体的底部连接;/n与所述塔体的底部连接的废炭排出管和安装于所述废炭排出管上的自动阀;/n处理水排出管,所述处理水排出管与所述塔体邻近其上端的位置连接;/n活性炭补充装置,包括邻近所述塔体设置的炭箱和用于连接所述炭箱底部和所述塔体顶部的连接管以及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压力水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压力水管上分别设有自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动活性炭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性炭塔,所述活性炭塔包括塔体和若干由上至下间隔安装于所述塔体内的活性炭层,每层所述活性炭层包括隔板、若干间隔安装于所述隔板上的水帽和位于所述隔板上的活性炭;
进水管和安装于所述进水管上的自动阀,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污水提升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塔体的底部连接;
与所述塔体的底部连接的废炭排出管和安装于所述废炭排出管上的自动阀;
处理水排出管,所述处理水排出管与所述塔体邻近其上端的位置连接;
活性炭补充装置,包括邻近所述塔体设置的炭箱和用于连接所述炭箱底部和所述塔体顶部的连接管以及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压力水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压力水管上分别设有自动阀;
在线COD检测仪,与所述处理水排出管连接或者邻近所述处理水排出管安装于与所述处理水排出管连接的处理水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活性炭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炭箱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洪振牛胜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汉智力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